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_2015_陈伟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4903488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_2015_陈伟凯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_2015_陈伟凯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_2015_陈伟凯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_2015_陈伟凯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_2015_陈伟凯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_2015_陈伟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_2015_陈伟凯(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陈伟凯刘凤义内容提要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有必要关注和借鉴国外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本文对年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进行了梳理 ,选取在基本理论创新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实两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并着重介绍了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等现代分析工具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问题上的运用 ,如资本循环模型 、再生产模型的扩展 ,对利润率和不平等的经验研究等 。希望这一整理工作能够为学界同仁提供一些研究的线索 ,为我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新思想 。关 键 词国外政治经济学 ;新进展 ;马克思主义作者陈伟凯 ,美国马萨

2、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刘凤义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近两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 ,既要立足于中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深入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也要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 ,为我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新思想 。为此 ,本文对年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梳理 ,希望为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仁提供一些线索 。在年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世

3、界经济危机爆发后 ,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 卷第 期 政治经济学评论 年 月 重新活跃起来 ,出现了自世纪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理论研究热潮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仅在年 ,以英文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文就有近百篇 ,主题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 ,也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问题 ,如收入分配 、经济危机 、金融化 、环境与气候 、全球化与帝国主义等问题 。限于篇幅 ,本文着重介绍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基本理论创新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实两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一 、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方面的进展 ,内容比较丰富 。根据我

4、们搜集到的文献 ,我们选取资本循环理论模型 、资本周转和金融化模型 、非生产性劳动与再生产模型这几个方面 ,其内容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长期关注的问题 ,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而且还代表了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水平 ,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性 。经理人阶级与资本循环模型自世纪年代开始 ,资本主义进入新自由主义时期 ,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如经理人阶级的崛起 ,金融部门的扩张以及持续的低增长 ,这些新变化造成了日益加剧的收入和工资不平等 ,但已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还缺少把这些新变化综合起来分析的理论模型 。瓦苏德万在资本循环的理论框架下 ,探讨金融化及经理人阶级控制对积累分配动态关系的

5、影响 ,分析了两种动态体制 。在第一种机制下 ,增长由利润驱动 ,平稳状态下增长率与成本加成定价的加成比率 、剥削率和生产性劳动在预付总资本中的比重正相关 。而消费信贷是内生的 ,信贷的调整使总需求满足平稳增长的条件 。在第二种机制下 ,消费信贷是外生的 ,增长由金融驱动 ,平稳状态下的增长率决定于外生的信贷水平 ,与成本加成定价的加成比率 、剥削率和生产性劳动在预付总资本中的比重负相关 。在这两种经济动态下 ,利润再投资的比例都会提高增长率 ,而经理人阶级收入的提高则会降低增长率 。另外 ,加成比率 、剥削率和监管经理人的比例的提高都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因此在第二种动态体制下 ,不平等表现为

6、对积累的限制 。而在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第一种动态体制中 ,积累的限制则来自利润率的下限 。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作者的模型 。图 资本循环示意图首先 ,作者采用弗利的资本循环模型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 ,如图所示 。假定期的预付总资本为,从生产资本转变为商品资本所需的时间为,则时刻的商品资本流量为。同理 ,若商品资本转变为货币资本所需时间为,则时刻实现的成本价格为。假设利润率为,则货币资本的流量为 ()。若资本积累占其所得利润的比重为,则期的预付总资本为()。由此可以得到当前的预付总资本流量与一个生产周期 (包括价值生产 、实现以及再投资所需的时间 )以前的预付总资本

7、流量之间的关系 。假如在平稳状态下 ,增长率恒定 ,则可以得到各流量的增长率 。作者的创新之处在于加入了经理人阶级 ,并假定执行经理人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价值实现以后的利润分红 。假如经理人分得利润的比重为,那么资本家所得的利润为 (),若资本积累占其所得利润的比重仍为,则期的预付总资本变为()()假定平稳状态下各流量的增长率恒定 ,由上式易得各流量的增长率()()可以看出 ,生产周期变长 ,或经理人分红比重上升 ,都会使增长率下降 。 ,“”,(),第 卷第 期 政治经济学评论 年 月 其次 ,在上述模型中引入总需求 ,包括投资需求 ,即为新增资本中不变资本部分 ,工人的消费需求 ,经理人的消费

8、需求以及资本家的消费需求 。这些都可以用上述流量预付总资本和货币资本表达 。而总供给则为总的货币资本 ()。可以证明 ,在一般情况下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即存在需求不足或价值实现问题 。因此 ,需要一笔新增货币或消费借贷来平衡 ,由此可以推导出宏观均衡条件 ,即消费信贷规模与增长率之间要满足的关系式 。由上述宏观均衡条件和增长率 ()式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动态体制 。如果消费信贷是外生的 ,则增长率由信贷规模及上述均衡条件决定 ,并通过调整 ()式中价值实现的时滞来平衡 。如果消费信贷是内生的 ,则信贷规模由增长率及宏观均衡条件决定 ,而增长率则由 ()式决定 。相应的 ,可以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9、 ,考察两种动态机制下各参数变化对增长率的影响 。该模型结合当前资本主义出现的金融化及经理人阶级崛起等新变化 ,对马克思的资本循环模型进行拓展 ,揭示了不同情况下积累和分配之间的动态关系 ,同时向我们展示了资本循环模型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宏观分析框架 。我们认为 ,这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种的理论创新方向 ,值得我们借鉴 。资本周转率与金融化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二卷中花了不小的篇幅分析了资本周转 ,但是这一范畴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 。例如尽管资本周转率的变化会影响利润率 ,但大部分经验研究并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另外 ,资本周转率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10、帕萨雷拉等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历史考证第二版 ()的新材料 ,指出资本周转率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认为在马克思对金融化及非生产性部门如何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实现的分析中 ,资本周转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并着重强调金融与资本周转之间的关联 。这篇文章有两处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作者运用历史考证版及 资本论 研究的文献 ,说明恩格斯在编辑 资本论 第二 、第三卷时不但对结构也对部分主题进行调整 ,有的内容甚至是恩格斯首创的 ,如 “流通资本 ”一词 ;二是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 “资本的时间构成 ”这一概念 ,即一部门的流通时间与生产时间之比 ,并证明一部门的年剩余价值率和年一般利

11、润率随资本的平均时间构成下降而增加 。我们认为 ,这一研究,“:”,(),赵玉兰 :恩格斯为什么在 资本论 第二卷中创造 “流通资本 ”一词 ? ,哲学研究 年第 期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吸收了 资本论 研究的新成果 ,充分挖掘了马克思的基础经济理论 ,生动地说明了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非生产性劳动与再生产模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变化 ,即流通领域等非生产性部门的扩大以及生产性部门中非生产性劳动比重的上升 。对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测算 ,如谢克和汤耐克 、莫斯利 、莫恩等的分析 。虽然不同的

12、研究测算标准不尽相同 ,因而对非生性劳动占比的估计也有差异 ,但所发现的非生产性劳动占比的上升趋势则是一致的 。根据谢克等的测算 ,年至年美国就业的增长有是来自非生产性劳动 ,并且非生产性劳动占总劳动的比重也从上升到了。对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界尚没有足够的理论分析 。马克思虽然在 资本论 中详细分析了各种非生产性劳动 ,但并没有将之与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等理论结合起来 。后续的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如模型等 )强调了非生产性劳动对积累和增长的负面影响 ,但严格讲并不是使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框架 ,其分析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奥尔森根据美国战后的经验 ,将非生产性劳动整合到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 ,从而将劳动榨取与技术变化内生化 ,来分析非生产性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双重作用 。作者认为 ,一方面非生产性劳动的增加会挤压利润 ,从而影响积累 ;另一方面 ,非生产性劳动可能提高生产性工人的劳动强度 ,并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增加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