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析问题和解化学问题的能力2013030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4896618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分析问题和解化学问题的能力20130303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分析问题和解化学问题的能力20130303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分析问题和解化学问题的能力20130303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分析问题和解化学问题的能力20130303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分析问题和解化学问题的能力20130303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分析问题和解化学问题的能力201303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分析问题和解化学问题的能力20130303(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专题概要】(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通常精选实际问题作为命题情境,考查化学学科素养,侧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高考试题呈现方式,审题(审清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析题(分析涉及知识,确立解题思路或解题方法)答题(简洁,完整,体现过程)检验,策略:,审题时要看清每一个字,特别是关键信息,

2、谨防因粗心大意,落入“陷阱”。在读题时要养成用笔在题目关键字下作标记的习惯。,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审题型: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2.审关键字:例如:“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是“由强到弱”还是“由弱到强”等等。 还应注意:“已知”、 “( )”中的内容、注解以及图、表中的隐含信息等;,3.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3、”、“电极方程式”、“现象”、“目的”。避免“答非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化学计算试题中,要特别注意有无单位。,4.审有效数字:使用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 pH计等。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 或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有效数字。,考试范围离不开考纲,所有的考试内容来源于教材。教材里没有的,肯定以信息出现。因此在分析时应该寻找考试内容与考点的联系,析题,1要巧将信息转化巧将题目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熟悉、便于理解和应用的等价形式,就能化难为易

4、,迅速突破2要迅速检索知识审题时,应认真分析,弄清题意,明确已知和所求。根据题目条件,对头脑中贮存的知识迅速进行检索,尽快找出涉及的知识点,建立已有知识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是解题的关键。,同时应注意:有的题目在正文并不给出全部信息,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图、表或注解、提示、“已知”中,有时一些明显的提示信息还会隐含在题目设置的问题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 并结合已学知识加以利用,常常是析题的关键所在。,规范答题:,用简练的化学语言将问题表述清楚。最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模仿历年高考化学题参考答案的表达方式、教材上的叙述以及教师规范的化学语言 。,1、填“化学方程

5、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2、填“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 3、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4、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等 5、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 ”、“”、“”等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 物质状态。 “+”“-”号。 “kJ.mol-1” 系数与热量值的对应 7、所填数值的单位、所填计算式中的数值的单位 8、一些容易写错的化学名词或术语中的字:“羟、羧、醛、羰”、“脂”和“酯”、“氨”和“铵”、“溶”和“熔”、 “汽化、水浴、萃取、坩埚、蒸发、分馏、过滤、戊、苯、

6、蓝、褪、褐” 等,检验:,表格题型解题策略 表格主要形式,(1)记录表的形式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渗透。特点为:围绕所探究的主题,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分析科学探究的实验现象;或是对研究性课题的实验目的,仪器,现象、假设、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填写实验报告;或对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等。,(2)比较或归纳概括表,得出结论,表格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点与数据,了解图表的内容及答题方式,然后根据所示信息点,利用问句中的关键词语,提取问题的答案。,用5支试管充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各占50%),分别放在40 W的日光灯下光照不同时间后,加入10 mL 蒸馏水,充分振荡,测得

7、pH如下表:,该实验可得到结论:,步骤四:为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甲烷与氯气反应速率的影响。试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相同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光照时间越长,甲烷取代反应的转化率越高,分析文字信息与数据,分析表格得出结论,甲同学观察到图1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BaSO3 。,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为研究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制备流程中双氧水的用量,调节的pH、反应时间三个关键生产条件,需要进行七组实验。每组实验需要测定并计算得出的数据是 。若实验序号1是该流程的理论最佳生产条件,请在右表中填入实验序号为5、6、7的三组实验条件。,探究酸浓度对MnO

8、2+H2O2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MnO2+H2O2+2H+= Mn2+O2 +2H2O,现取等量MnO2和下表有关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4组实验,分别记录收集200 mL氧气所需时间。,(1)上表中V1= ,V3= 。,(2)有同学提出实验I不可作为实验、的对比实验,其理由是 。(3)若实验测得t2t3t4,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50(1分) 15 (1分)(2)实验I中MnO2将作为催化剂,其他三组实验中二氧化锰作氧化剂, 反应原理不同(1分)(3)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分),【解题指导】,1关注投入什么?发生什么反应?采用何种方法把产物分离开?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什么?2解题时要采用逐个分析、各个击破的方法,认真分析每个小题考查的知识点,迅速转变思路,防止在一个知识点、一个思路上走到底。,流程图解题策略,【能力提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