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课件: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896456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课件: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高二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课件: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高二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课件: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高二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课件: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高二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课件: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课件: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鲁科版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课件: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案设计,当堂双基达标,课堂互动探究,课后知能检测,第4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课前自主导学,课标要求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课标解读 1.掌握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2理解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强碱溶液浓度的原理、方法和误差分析。,教学地位通过对离子反应的实质的学习可知,掌握溶液中离子的检验方法与含量的测定,通过离子之间的定量反应可以利用其中的一种离子浓度来确定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学习定量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培养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多动手,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来检验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新课导入建议三鹿问题奶粉能使服用的婴幼儿患肾结石,其罪

2、魁祸首就是在原料奶中加入的三聚氰胺。评价奶制品质量的指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蛋白质含量,人们经常以“氮含量来推测蛋白质含量”,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氮含量,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教学流程设计,1.离子的检验可利用离子的_来检验一些常见离子。,物质检验与含量测定,特征反应,有不溶于HNO3的黄色沉淀生成,生成红色溶液,IAg=AgI,Fe3SCN=Fe(SCN)2,Ba2,BaSO4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强碱溶液,Fe2溶液,1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终点是如何确定的?达到滴定终点时酸碱恰好中和吗?【提示】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恰好使指示剂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为原色时,

3、即为滴定终点。由于指示剂变色时的pH一般不等于酸碱恰好中和时的pH,所以此时一般不是酸碱恰好中和的时刻,但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物质制备与纯化,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Na2CO3,2为什么胃溃疡患者不要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提示】小苏打和胃酸反应产生CO2气体,可以加重胃溃疡,甚至会导致胃穿孔。,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由此判断:(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2)为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验离子的名称(如为溶液反应,说明使用试剂的名称,不必写详细步骤)_。,【问题导思】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如何选择酸碱指示剂?为何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Na

4、2CO3溶液和KMnO4溶液应用哪种滴定管盛装,为什么?,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提示】强酸强碱相互滴定,由于生成的盐溶液显中性,可选择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强酸弱碱相互滴定,由于生成的盐溶液显酸性,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弱酸相互滴定,由于生成的盐溶液显碱性,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由于石蕊试剂变色的pH范围较大,而且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Na2CO3溶液水解呈碱性,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2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主要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滴定管及其使用:(1)滴定管的优点是

5、易于控制所滴加液体的流量、读数比较精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 mL、23.38 mL,最后一位是估读值。(2)中和滴定中使用的滴定管分酸式和碱式两种,使用时不能混用。酸式滴定管可用于盛酸性或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物质。,(3)中和滴定中有关仪器的洗涤:滴定管在使用前经检查不漏水后再进行洗涤,须先用自来水洗(必要时用特殊试剂洗),再用蒸馏水洗,然后再用待盛液润洗23次,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盛液润洗,否则会引起误差。(4)要注意滴定管的刻度,“0”刻度在上,往下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

6、度,一次滴定不得使用两支滴定管,也不得中途向滴定管中添加试剂。,3试剂(1)试剂:标准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4.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检查滴定管的活塞是否灵活、滴定管是否漏水。洗涤:酸式、碱式滴定管、锥形瓶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净。润洗:用待盛溶液将酸式、碱式滴定管润洗23次,以保证装入溶液时不改变溶液的浓度。装液:溶液装入酸式、碱式滴定管中,所装溶液至“0”刻度上方23 cm处。,排气:调节活塞(或挤压玻璃球),赶走气泡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调液面: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处

7、。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记录刻度。,(2)滴定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23滴酚酞试剂,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下面。用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及滴定流速,当溶液变至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红色,记下刻度。,中和滴定的记忆口诀:酸式碱式莫混用,读数视线要水平;尖嘴充满不留气,液面不要高于零;莫忘滴加指示剂,开始读数要记清;左手缓慢控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紧盯锥形瓶,颜色一变立即停;记下读数来计算,中和滴定准成功。,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

8、.00 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硫酸溶液;以0.14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硫酸25.00 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 mL。,甲乙,(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硫酸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B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 cm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

9、,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用序号填写);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3)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主要容器是_。(4)如有1 molL1和0.1 molL1的NaOH溶液,应用_molL1的NaOH溶液,原因是_。,(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选填“甲”或“乙”)中。(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硫酸溶液浓度测定值_(填“偏大

10、”、“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中和滴定的步骤为检查洗涤润洗加液滴定,故顺序为ECDBAGF;指示剂可以使用酚酞;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退去。(2)若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相当于溶液被稀释,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就大,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大。(3)配制100 mL的溶液应选用100 mL的容量瓶。(4)进行滴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故选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应注入碱式滴定管乙中。(6)当读数时,开始仰视,会使读数偏大,后来俯视,会使读数偏小,计算出的体积会偏小,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小。,【答案】(1)ECD

11、BAGF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退去(2)偏大(3)100 mL容量瓶(4)0.1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5)乙(6)偏小,2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2)取20.00 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做作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甲乙丙,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

12、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A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读数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滴定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有液体溅出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3)所测定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解析】(2)酚酞在盐酸内为无色,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盐酸被中和,pH慢慢增大,酚酞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应在半分钟内不退色,即达滴定终点。气泡轻向上移动只能用丙所示的方法。A.仰视读数,终点读数偏大,所用NaOH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高;B.待测盐酸被稀释,耗用标准NaOH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低;C.待测盐酸物质的量未变,对耗用标准NaOH溶液体积

13、无影响,对结果无影响;D.待测盐酸损耗,耗用标准NaOH溶液体积减小,结果偏低;E.部分标准NaOH溶液填充气泡,耗用体积偏大,结果偏高,故结果偏高的是AE。,如果在酸性溶液中,由于H增大,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c(HIn)增大,溶液主要呈现红色(酸色)。如果在碱性溶液中,由于OH增大,OH与HIn电离生成的H结合生成更难电离的H2O,使石蕊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In)增大,溶液主要呈现蓝色(碱色)。,如果c(HIn)和c(In)相等,则溶液呈现紫色。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都是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生的,我们把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pH范围叫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由实验

14、测得的。下表列入一些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一些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2)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发挥作用的原理: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发挥作用的原理,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来说明。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从表面看,似乎没有变化,但实质上,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滴定前,由于还未加盐酸,溶液的pH决定于待测的NaOH溶液的浓度,因此溶液的pH很大,为强碱性。随着盐酸的滴入,NaOH不断被中和,OH不断减小,pH也不断减小。当滴入的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中只有NaCl和H2O,因此pH为7。如果此时再滴入1滴盐酸的话,由于HCl过量,溶液将

15、立即由中性变为酸性,pH小于7。,根据上述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根据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就可能准确地判断中和反应是否进行完全。例如,我们可以在待测的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随着盐酸的滴入,当溶液恰好由红色突变为无色时,说明HCl与NaOH反应完全。学法指点: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不用石蕊作指示剂。因为石蕊的“红色紫色”“紫色蓝色”的颜色变化不够明显且石蕊试剂变色的pH范围较大,不利于及时、准确地做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判断。,(3)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变色敏锐,并且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尽可能落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或与之靠近。中和滴定中,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方法。滴定内容,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表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