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新人教必修2)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896434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新人教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新人教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新人教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新人教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新人教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新人教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和(新人教必修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自动播放,提升能力,夯实基础,必修2,2011高考,新课标专用,新人教版,共18套,2-4 生物的变异,顺序与标注与新课标考纲相同,(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一、考点整合与提升,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理,概念: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基因的改变,是指单个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常使一个基因变成其等位基因。基因突变有的是隐性突变,如人类的白化病,就是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a所致。但也有显性突变,如人的并指就是由正常指基因s,突变成了并指基因S所致。一般基因突变多是隐性突变。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RNA上核苷酸的序列若发生变化(

2、增添、缺失或改变),也属于基因突变,且因为RNA是单链,在传递过程中更易发生突变。这也正是病毒在医学上易发生变种和不易防治的主要原因。,机理: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严格的复制自己,因而得以保持它在分子结构上的稳定性。但在具体的复制过程中,因受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可能发生差错,从而使碱基的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2、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能够引起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很多,如各种射线(包括x射线,射线)、激光、紫外线等,温度的剧烈改变也会引起基因突变。原理是这些因素都能干扰DNA的复制,使DNA在复制过程中发

3、生差错而导致基因分子结构中碱基序列的改变。,生物因素:主要是指某些病毒和细菌,化学因素:是指各种能够与DNA分子发生作用而改变DNA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物质,如一些化学致癌物质砷、笨、煤焦油、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这些物质能够和DNA分子发生作用,使DNA分子在复制的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概率增加。从而导致基因突变。,致病原因: DNA控制的血红蛋白的CTT变为CAT,其对应的mRNA上的碱基顺序由GAA变成GUA,这样,肽链上原来对应的谷氨酸就变成了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异常。,3、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症状:患者发育不良,关节、腹部和肌肉疼痛,红细胞在缺氧时呈镰刀状,严重时,血细胞破裂造成

4、严重贫血而死亡。,正常红细胞,镰刀型红细胞,对应例题:1、在一块栽种红色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 )A、发生基因突变 B、发生染色体畸变C、发生基因重组 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A,解析:生物的变异有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两种类型。前者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而后者仅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黄色番茄与红色番茄应为一对相对性状,产生黄色番茄不可能由环境变化引起,属新的性状,是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对应例题: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 B、DNA边接酶C、限制性内切酶

5、D、RNA聚合酶,C,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DNA控制的血红蛋白的CTT变为CAT,其对应的mRNA上的碱基顺序由GAA变成GUA,这样,肽链上原来对应的谷氨酸就变成了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异常。要检测DNA分子上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因为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对应例题:3、王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率先发现了一个血管生成基因。这个基因位于人类5号常染色体短臂上,其突变可引起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骨肥大综合症。该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主要症状为毛细血管、静脉血管和淋巴管畸形,并伴有病侧肢体过度生长。血管的形成受一系列基因控制。血管生长过程可

6、导致癌症、关节炎、牛皮癣,肥胖、哮喘、动脉硬化及一些易感受染性疾病,而血管生长或血管硬化可引起心肌缺氧,大脑缺氧、中风、高血压及时骨疏松等。目前已有数种血管生成因子被应用到对癌症和心肌缺血的研究上,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一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血管发生的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请问:(1)血管生成基因所发生的突变是 发生改变。(2)该突变基因控制的先天性静脉畸形肢端肥大综合症是( )A、伴性遗传 B、常染色体遗传C、细胞质遗传 D、以上均不正确(3)血管生成基因将遗传信息传递给静脉血管的过程是 。,解析:由于王擎教授克隆的是一个基因,因而该突变应来自基因结构的改变,或者说来自DNA

7、分子结构的改变。由于这种改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应遵循中心法则。,基因结构(DNA结构),B,DNARNA蛋白质,3、基因突变的类型,(1)移码突变,DNA链上插入或者缺失1个、2个甚至多个(但非3个及其整倍数的碱基),导致作用部位以后的密码子顺序和组成发生相应改变,终止码常会提前或者推迟。,(2)整码突变,如果在DNA的3个及其3的整倍数个相邻碱基之间插入或者缺失一至多个密码子,造成合成的肽链增加或者减少一至多个氨基酸,作用部位前后氨基酸顺序不变。,基因突变有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两类,但无论是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都会引起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其结构改变的

8、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3)同义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单个碱基置换可能只改变mRNA上的特定密码子,但不影响它所编码的氨基酸。,(4)错义突变,DNA分子中的碱基置换不仅改变了mRNA上的特定的遗传密码,而且导致新合成的多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所取代。,(5)无义突变,(6)终止码突变,当单个碱基置换导致出现终止密码子时,多肽链将提前终止合成,所产生的蛋白质大都失去活性或者丧失正常功能。,当mRNA中一个终止密码变成编码氨基酸的密码时,多肽链的合成不能正常终止,因而形成了延长的情况。,对应例题:4、分析下表可知,正常血红蛋白(HbA)变成异常血红蛋白(HbW),是由于对应

9、的基因片段中碱基对发生了( ),A、增添 B、缺失 C、改变 D、重组,B,解析:正常血红蛋白RNA密码顺序是:ACC UCC AAA UAC CGU UAA,由于在138位点上的密码子UCC 缺失了C,这样后面的碱基,就以次向前移一位,于是从138号开始,后面的密码子就全改变了。这是移码突变,RNA缺失1个碱基,导致作用部位以后的密码子顺序和组成发生相应改变,终止码常会提前或者推迟。,5、基因突变的特点:,(1)基因突变的普遍性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生物中是广泛存在的,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及人,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称为自然突变;在人工诱导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

10、称为人工诱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是比较低的,但在人工诱变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大大提高,这就为育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基因突变的低频性 在自然状态下,每种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据估计,细菌的突变率约为10-410-10,如大肠杆菌DNA复制时错误率约为10-9。但是在一个种群内或克隆时,有许多个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随机突变,足以提供丰富的可遗传的变异。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5108个生殖细胞中,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高等生物生殖细胞的突变频率为10-510-8,不同的生物,不同的类型,突变率也不相同。,(3)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时间上的随机:它可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

11、任何时期, 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很容易发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等。一般说来,在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 位置上的随机:基因突变既可发生于体细胞中也可发生于生殖细胞中,若为前者,而且是显性,那么当代个体就会出现性状镶嵌现象。例如家蚕中曾发现有半边透明,半边不透明皮肤的个体,这是早期卵裂时产生的体细胞突变,并由此培育成家蚕的新品种。人的癌肿瘤也是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传递给后代,若为后者,则产生基因突变的生殖细胞,就会通过受精卵而直接传递给后代,导致后代产生突变型。体细胞突变虽然不能直接遗传给后代,但对于进行营养生殖的植物,可用突变的芽或枝条进行营

12、养繁殖,把突变遗传给后代。,(4)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多方向性)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没有方向性,而且可以在多个方向发生突变,如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A y)可突变成黄色基因(AY),也可突变成黑色基因(a)。,(5) 基因突变的多害少利性 由于生物现有的性状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形成的遗传均衡系统,生物无论在形态、结构还是生理上都已形成了自身的协调统一和对环境的适应,任何基因突变都会扰乱和破坏原来的遗传均衡,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有害后果,表现出生活力和可育性的降低、寿命缩短、甚至死亡。故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例如玉米的白化苗突变。但并非所有

13、的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有些突变也会产生有利的或既无利也无害的变异,例如有的突变可提高作物抗病性等。,(6)基因突变的可逆性 基因A可以突变为a,基因a又可以突变为A。如果将Aa,叫做正突变,那么将aA叫做反突变。,对应例题:5、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能发生突变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A,解析: 不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的突变,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突变,都具有:普遍性;随机性;可逆性;少利多害性;不定向性;低频性等共同的特性。生物在个体发育

14、的任何时期,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很容易发生突变,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可以引起基因“质”的改变,可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有的甚至是致死的,少数突变有利。,6、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1)显性突变: 如aa中的一个a突变为A,会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但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能否把突变基因传给后代,要看这种突变性状是否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若有,则为有利突变,可通过繁殖传给后代,否则为有害突变,被淘汰掉。,(2)隐性突变:如AA中的一个A突变为a,此时性状不改变。,(3)密码子的简并性: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

15、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改变了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仍对应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也不改变。,主要有三种情况,对应例题:6、(原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控制性状,因此基因突变的结果一定引起性状改变 B、 显性突变,可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而且这个突变基因一定能传给后代 C、显性突变虽直接引起了性状的改变,但这个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给后代 D、基因发生突变时,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则这个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一定改变,解析:基因控制性状,但基因突变的结果不一定引起性状改变,例如隐性突变,此时性状并不改变;显性突变,可直接引起性状的改变,但突变基因是否能传给后代,要看这种突变性状是否有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若有,则为有利突变,可通过繁殖传给后代,否则为有害突变,被淘汰掉,所以B错, C对;基因发生突变时,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这个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这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改变了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可仍对应同一种氨基酸。,C,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因此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因此基因突变也是基因重组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