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89256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研究徐荣谦、王洪玲、张虹、王俊宏、孙洮玉。 指导:刘弼臣临证思辨特点研究刘弼臣教授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终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之一。虽年过八旬,仍精神矍烁,思维敏捷,临证不倦。刘弼臣教授行医 60 载,致力于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经,在继承先师经验的基础上,苦心探索,知常达变,形成了自己的临证思辨特点。现将刘弼臣教授的临证思辨特点总结如下:一、从肺论治刘弼臣教授认为,小儿为少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则更易感受外邪,因此外感行疾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且易于传变,引起其他脏腑的病变

2、。根据上述思想,提出了从肺论治的观点,既治疗肺脏本身的疾病,又从肺论治其他脏腑的疾病,现举例如下:1小儿哮喘小儿哮喘,一般认为是外因诱发,触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堵,相互博结,闭阻气道所致。刘老提出,诱发小儿哮喘的因素虽然较多,但主要是感受风邪。这主要是由于小儿肺常不足,卫外功能不足,而又寒温不能自调,易感外邪。而风为百病之长,故小儿哮喘以感受风邪为主。刘老认为小儿哮喘,内因风痰内伏,外因感受风邪,外风引动内伏之风痰作祟所致。刘弼臣教授基于痰涎伏于肺,内风伏于肝,外风始受于肺的病机认识,积多年临床经验,匠心独运,创制治疗小儿哮喘的基本方。组成:辛荑 10g,苍耳子 10g,玄参 10g,板蓝

3、根 10g,山豆根 5g,钩藤 10g,地龙 10g,紫石英 15g,秦皮 10g。本方具有调肺平肝,温肾降气,化痰平喘的功效。方中辛荑、苍耳子、玄参、板蓝根、山豆根 5味药,最能体现刘老从肺论治的学术思想,具有宣肺通窍畅气机,祛邪护肺安内宅的作用。发作期用之宣散外邪,调畅气机;缓解期则能切断病邪入侵的途径,防止外风引动内伏之风痰。发作期,刘老常用基本方加葶苈子 5g,苏子 10g,莱菔子 10g,以泻肺平喘,降气消痰。哮喘发作期经治疗缓解后,针对风痰内伏的内因,关键在于脾失健运,治疗强调脾以健运为补,但并不采用黄芪、党参之类补脾药,主张长期服用基本方加二陈汤(陈皮 5g,半夏 5g,茯苓 1

4、0g,甘草 3g),以健脾化痰,缓以图功,远期疗效较好。医案举例:王予时,男,3 岁 8 月。2006 年 3 月 3 日第一诊。患儿于半年前开始反复发作咳嗽、咯痰并喘促,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察其: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尚可,抱入病房,咽充血,分泌物增多,双肺闻及喘鸣音,扁桃体 2 度,未见脓性分泌物,心腹(-)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诊断病名: 哮喘(痰热壅肺) 。处方:炙孤笋 10g 乌梅 10g 银花 10g 紫苑 10g 五味子 10g 苏子 10g 葶苈子 10g 黄连 3g 黄芩 10g 紫石英 10g 秦皮 10g 百部 10g 枇杷叶 10g 制军 15g ,

5、服药 7 剂,水煎服,日 1 剂。3月 11 日复诊:症状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另外考虑病久伤正气,加川贝等养阴,当归以补气,并治疗中强调脾以健运为补,服后患儿症状消失,食欲可,眠安。2.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刘老认为,本病相似于中医“心悸”、“怔忡”之证候,故临床按“心悸”、“怔忡”辨证论治多获良效。其发病多由体虚外感邪毒入侵鼻咽、肺卫使然。素问痹论篇说:“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叶桂亦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深刻揭示了本病之病因病机所在。贪食生冷肥甘,遏伤脾运,痰浊内生,郁而生热,痰热内蒸,扰动心神而致心悸。禀赋不足,抗病无力是发病的根本内因。外感邪毒乘虚而入,肺卫首当其冲,

6、其邪留而不去,或去而不尽,或极易造成邪毒复制再感,迁延不愈。正如伤寒明理论悸云:“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不能温养心脉,故心悸不安”。肺开窍于鼻,为五脏之华盖,主司呼吸而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肺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心脾,因心主血脉,脾为气血之化源,因此肺脏受邪后,邪气可由肺袭心,引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而且肺功能失常也会影响到心的功能受损,而且还会影响到其它脏腑。故刘老明确指出:“幼儿娇肺易遭伤”,故在病理上形成了“肺为娇脏,难调易伤”的特点.医案举例:李某某。 (略)3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刘弼臣教授在治疗该病强调从肺论治,认为小儿气机紊乱与肺密切相关,主张以五行生克论传变。因小儿“肺

7、常不足”,且肺位最高,易为外邪所侵,肺为邪侵,易致传变,肺金有病,不能正常发挥抑制肝木的作用,则肝木有余,有余之肝木又可乘脾致脾虚,肺金有病,金水不能相生则肾水不足,不足之肾水又不能正常克制心火,使心火有余,正是由于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克关系上的异常循环,从肺论治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治疗中常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灵活用药组方。常以辛荑、苍耳子宣窍通闭以治缩鼻;菊花、黄连清热明目以治眨眼;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以治摇头,有清滋而不腻胃,寒凉而不伤正之功;木瓜、伸筋草舒筋活络以治肢体抽动;白芍、炙甘草酸甘合化养阴以治腹部挛急。重者则加用全蝎、蜈蚣,二药辛温燥烈,性猛走窜,行表达里,无

8、所不至,最能搜剔风邪,开痰行滞,解毒散结,但用量不宜过大。蝉衣、僵蚕、元参、板蓝根、山豆根共伍,既可清热利咽,也可控制异常发声;菖蒲、半夏、郁金豁痰通窍可止秽语。切中病机,即可取得良好疗效。医案举例:王某某。 (略)二、从脾胃论治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加之饮食不知自节,脾胃之病较成人为多。刘弼臣教授对儿童脾胃极为重视,因此在治疗小儿疾病时,往往加用一些消食醒脾之品,用于治疗脾胃病和其他脏腑疾病,现举例如下:1小儿厌食刘弼臣教授临床把该症分为两大类型,辨证用药,疗效很好。脾胃虚弱型。治宜六君子汤加味,以健脾和胃,药用党参(或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陈皮、半夏、枳壳、焦三仙、炙鸡内金

9、、香稻草。胃阴不足型。治宜养阴和胃,健脾化滞,药用南沙参、麦冬、生地、石斛、玉竹、怀山药、扁豆、生山楂、生麦芽、鸡内金、香稻草。兼有腹痛者,加元胡、川楝子,以理气止痛。医案举例:汪某某。 (略)2重症肌无力刘弼臣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虚,故治以益气升提,运脾通络。因脾主肌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旺则诸脏得养,功能自强,肌肉受益从而健壮有力。通过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不仅对眼肌型有救,对延髓型和肌无力危象,只要处方加减得当,亦常奏效神速。刘老所用马钱子,意在通络生肌,防止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惟本品有大毒,必须炮制后方可用药,并要注意剂量。医案举例:刘某某。 (略)3“易感儿”的治疗刘

10、弼臣教授认为,“易感儿”的治疗,主要在于驱邪和扶正。邪盛时以驱邪为主,体虚时以补虚为主,如见虚实错杂,应补虚以驱邪并用。医案举例:董某某。三、从心论治小儿为少阳之体,心常有余。若调理不当,易致心火炽盛而变生疾病。刘弼臣教授对泻心法的使用颇有心得,曾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举例如下:三黄四物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刘弼臣教授认为,紫癜一证,亦即皮下出血,治疗之时,必须辩证准确,方才有效,如邪热入营,迫血妄行,溢于皮肤,发为斑证的,投以清热解毒,收效甚速。如果血淤蕴滞,新血不生,而见紫斑血肿的,又需活血化淤,切忌一片寒凉,如果证久,脾不统血,出现紫斑头晕的,又益调养心脾,疗效甚佳。同时认为,随着血液外溢,

11、必将导致血液亏损,根据祛邪以安正、扶正以驱邪的原则,创立了三黄四物汤。医案举例:邵某某。 (略)四、从肝胆论治小儿肝常有余,易出现肝火亢盛,肝气横逆,刘弼臣教授在临床辨治小儿情志异常性疾病时,常着重于这一点,现举例如下:从肝胆论治小儿癫痫刘弼臣教授临床把该病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认为发作期多以实为主,与风、痰、气、瘀有关,缓解期以虚为主,多肾虚肝旺,或脾虚肝旺。发作期治疗以化痰开窍、理气平肝、熄风止痉为主,常用方药为四逆散加味: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丹参、郁金、远志、全虫、菖蒲。痰湿重者加陈皮、半夏,甚者加明矾;肝旺明显者加钩藤或蜈蚣 1 条。缓解期治疗多以养阴柔肝镇惊为治则,常用药物为:五

12、味子、川楝子、当归、蜈蚣、全虫、南沙参、熟地、石斛、生龙牡等。医案举例:姚某某。 (略)五、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湿热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易伤脾胃,湿食内停,郁而化热,形成湿热,故小儿湿热病以内因为主。刘弼臣教授从叶天事苦辛通降治疗中焦湿热上受到启发,创立了大小苦辛汤,举例如下: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泄泻刘弼臣教授认为,许多患儿的腹泻与素有湿热蕴积有关。采用辛开苦降之大苦辛汤治疗,消除湿热,大苦辛汤由黄芩、厚朴等组成。医案举例:王某某。结语:刘弼臣教授治疗疾病,往往突发奇思,异军突起,从人意料不到之处入手治之,这一点也正符合新安学派的观点,且其制方严谨,用药精当,药少而力宏。理法方药条理清晰,君臣

13、佐使主次分明,丝丝入扣,所以每获良效。从而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学术思想研究刘弼臣教授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市,少年时代生活在祖国的南方,从师于其姑夫“臣”字门的第四代传人,江苏儿科名医孙谨臣先生。出师后又先后到泰州、上海以及南京中医学校进修学习。仪征地区地处江淮之间,自古交通便利,各种中医学派在此交汇。尤其临近温病学派的发祥地江南地区。因此当时刘弼臣教授主要学习和掌握了江南地区的温病学说,打下了深厚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底。开始行医的几年,悬壶于江苏家乡,为乡亲服务。而后奉调进京,先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方剂教研室 1 年,对中医方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由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既转调到附属医

14、院儿科。在 60 年的漫长人生时间里,刘弼臣教授长期生活于京畿地区。北京是祖国的首都,联系着全国各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 150 千米。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 39 度,东经 116 度。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 2060 米,山地一般海拔 10001500 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 2303 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

15、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 1012 摄氏度,1 月-7-4 摄氏度,7 月 2526 摄氏度。极端最低-27.4 摄氏度,极端最高 42 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 180200 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 600 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 700 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 75%集中在夏季,7、8 月常有

16、暴雨。京畿地区位于华北地区的腹地,北接东北地区,西连西北地区南面与华中地区相连。不仅如此,由于北京的特殊的首都地位,使北京地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十分密切。各地名医汇集于此。形成了“燕山医学流派” 。刘弼臣教授长年服务于首都乃至全国(以北方为主)的患儿。刘弼臣教授这种学成于南方,悬壶于北方的行医经历,逐步形成了他这种融会南北的学术思想体系。一、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倡导“少阳学说”每当他谈到中医儿科基础理论时,总是面临“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之争。数百年来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始终存在着, “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的争论。特别在编写教材过程中,总是面临这一儿科基础理论问题。持“纯阳”之论者,认为小儿体禀“纯阳” ,罹病容易化热,宜用寒凉。近代儿科名医奚晓岚特推崇这一论点,故以寒凉学派而著称。持稚阴稚阳之论者,则认为小儿赖阳以生,依阴而长。然而小儿阳尚未盛,阴亦不足,治疗还要处处注意护阳养阴。近代名医徐小圃特支持这一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