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4889511 上传时间:2017-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汇报体会 情况汇报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六靖镇位于北流市南部,东邻北流市清湾镇,南靠广东化州市,西接北流市石窝镇,北连北流市平政镇,是北流市南部的中心城镇,省道北流至宝圩和县道陆川至六靖的交汇点,是桂东南和粤西北人流、物流、资金流交汇地,是周边乡镇的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辖15个村、1个居委会,代管桂丰农场农业队,总人口6.7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六靖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北流市前列,XX年全镇财政收入 803.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3元。目前,全镇共有中小学18所。其中:初级中学 2所,在校生 3548 人;小学 1

2、6 所,在校生8612人。近年来,我镇高度重视,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工作。1996年我镇“两基”工作通过了自治区评估验收后,我们做到思想不放松,力度不减,把“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作为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98 年、XX 年分别两次通过自治区复查。XX年年春季期全镇小学入学率为 99.72%,辍学率为 0.211%;初中入学率为 95.43%,辍学率控制在 2.8%左右;全镇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下降到 0。一、我镇“两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普九”完成情况1、普及程度(1)、入学率XXXX 年学年度:712周岁适龄儿童总人数 8638 人,其中残疾12 人,正常儿童在校生86

3、02人,入学率 99.72%;1315周岁少年总人数 3859 人,其中残疾 4人,初中阶段在校生 3679 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5.44%。(2)、辍学率XXXX年学年度:上学年初在校小学生8553人,学年内辍学 16 人,辍学率0.21%;上学年初中在校生3361人,年内辍学95人,辍学率2.83%。(3)、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XXXX年学年度:残疾儿童少年 16 人,已入学16人,入学率100%。(4)、完成率XXXX年学年度:15 周岁正常人口 1145 人,完成初等义务教育1145 人,完成率为 100%;17周岁正常人口1308人,完成初级中等义务教育1156人,完成率为88.3

4、8%。2、师资水平(1)、教职工配备XXXX 年学年度:初中54个班,在校生3548人,教职工 184人,教职工与学生比:1:1 9.3;小学240 个班,在校生 8612 人,教职工292 人,教职工与学生比:1:29.5。(2)、教师编制全镇小学生 8612 人,专任教师 291人,师生比 1:29.1;初中生3548人,专任教师181 人,师生比1:19.1。(3)、教师合格率现有小学专任教师291 人,其中师毕业学历116 人,大专毕业以上 175人,人人取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合格率100%;初中专任教师 181人,其中大专毕业以上学历171 人,本科学历 32 人 合格率100%

5、。(4)、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全镇小学从XX年起新补充教师 126人,学历合格率 100%;初中从XX 年起新补充的教师 57 人,学历合格率100%。(5)、校长岗位培训全镇小学正副校长 19 人,取得合格证书 19 人,合格率100%;初中正副校长 6人,取得合格证书6 人,合格率100%。全镇中小学专任教师 472人,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472 人,教师资格证取得率 100%,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全镇中小学专任教师每年均能完成继续教育学分45分。3、办学条件(1)、校舍设施全镇小学校舍设施建筑总面积49322.8平方米,生均5.7平方米,各校各室基本达标;初中校舍建筑总面积24566 平方

6、米,生均6.9 平方米,功能室设置齐全。中小学危房已消除,校舍设施基本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2)、教学仪器及设备功能室建设及教学仪器设备。经过“普实”及近几年的不断投入,全镇各中小学校基本健全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团队活动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劳技活动室等必需的功能室。大部分中小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均按二类或三类标准配备。(4)、现代远程教育工程。XX 年,我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资金102 万元。全镇共建立 18 个卫星教学收视点、3 个计算机教室,XX年 12 月已验收投入使用。(5)、图书情况中小学均建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初中现

7、有图书 53996册,生均15册;小学现有图书81120 册,生均 9册。(6)、劳动基地全镇小学有劳技教育基地 145亩,班均0.6 亩;初中现有劳技教育基地 66 亩,班均1.2 亩。5、教育质量(1)、学生行为规范各学校重视学生德育工作,认真抓好学生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几年来,各学校均能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位,在校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无违法乱纪现象。学生操行评定基本达到中小学生德育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全日制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要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 100%,犯罪率为0。(2)、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全镇中小学校均按国家、自治镇党九年义务教育

8、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我们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新课改,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连续三年来,全镇中小学毕业班学生全部取得合格成绩,毕业率达 100。中学合格率达99.5%以上,毕业率达 100%。(3)、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XXXX学年度、XXXX 学年度、XXXX学年度小学毕业生分别为1145 人、1340 人、1353 人,毕业率分别为 100%、100%、100%;初中毕业生分别为1184人

9、、1048人、1017人,毕业率分别为100%、100%、100%。汇报体会 情况汇报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情况汇报(4)、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情况全镇各学校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执行办法认真抓好体育推标工作,XXXX 学年度、XXXX学年度、XXXX 学年度,小学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分别达100%、100%、100%;初中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分别达100%、100%、100%。(5)、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全部取消留级制度。6、学校教育教学管理(1)、各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认真执行教育法规,按照广西壮族自治镇党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

10、加强教学管理。几年来,学校安全稳定,教学井然有序。(2)、各学校狠抓校园建设,注重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文化,优化育人环境。7、“两免一补”全镇小学在校生8612人,XX年秋季教科书1349人, 所有在校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XX 年年春季学期受益教科 1349 人,所有在校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初中在校生3548人,XX年秋季学期受益教科 510人, 所有在校初中生全部免除学杂费,XX年年春季学期受益教科书 510 人,所有在校初中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完成情况 1、全镇“五普”1550周岁人口有 31397人,其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有31314 人,文盲、半文盲 8

11、3 人,文盲率0.26%。2、XX年全镇青壮年人数37702 人,其中:失能人数6 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有37696 人,现有文半盲0 人,文盲率0%。3、近三年来全镇脱盲人数 3人,脱盲人员参加学习巩固3 人,巩固合格率100%。 二、开展“两基”工作的做法和体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切实加强对“两基”工作的领导镇党委、镇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两基巩固提高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列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制订一系列“两基”巩固提高的有效措施。镇政府先后制定了六靖镇“十一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六靖镇关于进一步做好“两基”年检复查的通知等有关发展教育的文件,并

12、按要求每年进行一次“两基”工作复查。进一步对办学条件、经费投入、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奖学助学等作出具体的要求。二是镇成立“两基”巩固提高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在“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按照目标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目标任务一项一项分解,一项一项地落实,使全镇“两基”巩固提高真正落到了实处;三是镇党委委员与“两基”领导小组成员还挂点联系各村(校)“两基”工作,各村(校)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本村(校)的“两基”工作。镇政府与村委会,镇中心学校与各中小学校层层签订了“两基”工作责任状,使“两基”各项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四是制订了六靖镇“两基”迎检工作倒计时安排表、六靖镇“两基”巩固提高评估验收任务分解表,把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