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真务实”解读园本研究实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806357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求真务实”解读园本研究实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以”求真务实”解读园本研究实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以”求真务实”解读园本研究实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以”求真务实”解读园本研究实质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以”求真务实”解读园本研究实质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求真务实”解读园本研究实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求真务实”解读园本研究实质(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真实效”解读园本研修实质,大连教育学院 赵宇,一、关于园本研修我们目前了解的:,基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研究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倡导合作、民主、平等 基本途径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反思+经验=教师成长,例如 :全国会议的主题词,唱响幼教主旋律,坚守核心价值,体现先进理念,展示科学实践。让学习成为习惯,做有思想的教研员。我们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选择,学会创造。学会引领:解决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教研氛围,建构有效与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求真务实:以常态的教育实践为基础,以教师实施纲要的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园所的保教质量为根本。建立园本教研制度,促进

2、园所文化变革。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二、还有那些是我们不清晰的?,透过三个园本研修活动纪实课题研究观摩活动案例(事件)研究,类型一 课题研究式的园本研修,案例 :某幼儿园关于大型社会角色扮演区的研究,问题形成阶段,步骤1、发现问题: 步骤2:对话活动步骤3、问题聚焦:步骤4、讨论分析:交往机会少,游戏是主渠道步骤5、 确定专题:“大型社会角色扮演区” 160平,启动实践阶段,步骤1、教师依据幼儿特点进行区域配置摆放物品 ?幼儿不按照老师的预想玩步骤2、集体讨论、分析原因、制定策略 原因:教师指定多,幼儿被动 没有抓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不会玩 策略:组织“小

3、小设计师” 主题活动 (大班),步骤3 从幼儿的视角来审视丰富经验入手:师幼讨论:经验储备,真实性的情感体验共同收集、制作:区域设置:宝宝健康诊所 购物王国 剪吧 快餐店 娃娃家 快乐屋 聪明屋材料投放:记录幼儿要求 及时补充增设主题墙:反馈信息,3、调整发展阶段,情境理解力不足的问题:游戏经验不丰富的问题,争抢角色的问题:角色单一 不熟悉其他角色 幼儿争抢最熟悉的角色 讨论:我的家,家庭成员,分工职责: 措施:增设娃娃家/轮流、交换区域材料调整的问题:快乐屋:开始台阶上舞台,台阶下餐厅分成两个区域幼儿按照游戏内容自行投放教师指导问题由开始的显性知道向隐性无声指导过渡“面包店的促销员”,教师的

4、行动研究,每月一次专项研讨;每学期一次课题汇报交流自我反思 内容:材料投放原则/游戏区的指导策略/幼儿建议收集/游戏质量提高团队研讨:共同收集资料 信息交流 答疑解惑 确定评析课题(角色的挖掘、材料的投放 、师生互动玩法创新/冲突及解决办法) 逐个区域进行讨论 教师互相记录落实 专家引领:专业培训,活动机制保障,时间:每周二 8:209:00形式:混龄游戏,大带小组织: 经过论证:每次每班的一半幼儿,约80多人 每班每周活动不少于3次 半全园时:区域全开放 班级:突出重点区域活动效果:入园排队 家长要求补课,启示-园本研究的核心元素,纲要背景下的研究方向性常态下的共性问题基础性研究过程起伏变化

5、实践性问题推进不断追问反思性流程:问题发现-研究推进逐步发展制度建立真:真的是需要面对的问题(来源) 真的是脚踏实地的解决(过程) 真的是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结果),类型二 观摩活动类,案例: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观摩后研讨,案例纪实,主持人: 老师执教的这个活动,你来思考一下 ,活动之中有什么值得你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如果你来设计又怎样设计和组织?有哪些不同?为什么?说出理由。,执教老师:,刚才我组织的活动是健康活动“玩毽子”。目标一是享受玩毽子的乐趣,二是通过毽子的一物多玩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三是通过玩毽子发展幼儿走、跳、平衡基本动作。 开始的时候因为在室内进行,我给孩子增加了活动量。 第

6、二个活动环节:自由玩毽子,让幼儿想一想毽子可以怎么玩,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通过互相看、玩,提高幼儿的想象。让孩子通过多种玩毽子的方法,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刚才我看到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非常愉快, 第三个活动让幼儿通过集体活动运毽子,让幼儿在有基础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运毽子的活动,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体验不同的小路,不同的玩毽子体验玩毽子的乐趣。 最后一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放松身体,让 ,主持人:你们有什么思考?有什么想法?,A老师:今天在室内上,有老师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一方面根据户外的天气,另外根据活动内容,像钻、爬,可以在室内进行。室内怎样让幼儿体验到室外运动的快乐体验。我认为这一点比较

7、好。配班老师事先把窗户打开了。幼儿的衣服老师也减少了量。心理上,有许多鼓励幼儿的话,鼓励幼儿自己创造。我思考的问题是怎样在室内活动中达到基本运动量?,B老师,方式简练。给孩子的表现的机会多,不是老师的展示,用自然的方式孩子有自由探索和选择的愿望,孩子有自己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不是让孩子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模仿,而是挑主要的,给孩子更多表现的机会。室内环境相对于室外活动给了一个局限。但是也给冬季的室内健康活动提供了一个借鉴,C老师,内容的选择适合中班的幼儿材料准备上是一种带有羽毛的毽子,颜色鲜艳,有参与兴趣,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材料有创造性。活动前,有非常好的热身活动。利用了室内健康

8、活动的材料有孩子们熟悉的椅子、地垫,吸引幼儿。自然的参与,启发的方法亲切、自然。运动量达到。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走小路,可以更宽敞一些,可以再利用一些学具可以适当增加,可以用棍子、走脚印的方法,运毽子,主持人:三条小路哪一条小路走得好?,D老师:顺利地是直线,小脚印也是比较感兴趣。走小路的时候小朋友头仰起来,会互相碰撞老师请小朋友互相合作。常规提示非常重要。玩得时候三条小路可以分散开,让孩子分散开,E老师,走小路我有自己的看法。小路可以更简单,其他的可以撤掉。孩子走的时候注意力在毽子上,可以用积木摆一条,让孩子过去就可以。资源方面,能够利用小椅子等进行热身。还有一个资源,就是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

9、每个孩子都想自己的玩法。孩子们想得不是自己的玩法,而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不一样的玩法。孩子的技能有提高。 在有就是运动量的问题,孩子的技能有提高,在第二次休息的时候可以时间更长一些。有一个问题,我在思考:对中班孩子来说,应不应该有一些技能的要求?,F老师,老师在目标上把享受的过程作为主要目标。由于快乐,喜欢健康活动,能够为幼儿终身运动打下基础。集体游戏,教育目标完成的好通过游戏让孩子玩毽子。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给了幼儿,设置了三条小路,三个是不同的,减少了等待、整队的现象。有一个问题,中班幼儿年龄小,是不是可以通过更加游戏化的形式,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主持人:你觉得孩子玩的怎样?,G老师 成人玩是毽

10、子的各种踢法,孩子就是一个兴趣,通过多种玩法,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快乐,语言精练,孩子手里拿的有玩具,如果教师语言罗嗦,孩子会不听,显得忙乱。在玩的过程第一步拿毽子的方法,第二步想办法玩毽子,第三步,第二次玩毽子。这种方法比较好,孩子尽兴。第二次玩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已经用了第二次活动中。让幼儿进行休息。一些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孩子休息,能够听要求。看法:今天的活动的目标是好玩的毽子,但是后来的环节是让幼儿运毽子,要求是不用手拿毽子。是不是开始的玩的时候就提出这个要求,不用手有什么玩法,然后走小路,这是两个难度。最后可以把不用手的方法提炼一下。,分析一:是否具有园本研修的属性?,1、课题来

11、源于幼儿园的调研报告和十五期间课题延伸。而且健康教育是纲要中明确规定的教育内容。是共性问题2、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3、采用了围坐/讨论/交流等方式,增加了民主氛围4、关注了教师观察幼儿的策略5、从问题的提出反映了教师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是基于一定基础上的研究 老师们有什么问题要提问?,分析二-是否发挥了同伴互助作用,活动之前的问题?参与的教师对研讨内容的准备?教师普遍遇到的共性的问题?教师之间的质疑?活动后续的问题?教师的参与主动吗?教师的问题是观念性的还是策略性的?研讨过程是否有还有其他辅助手段?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的梳理?主持人的总结围绕讨论吗?,现场观察:发言状态,参与人

12、员: 11人 发言次数:13次 依次发言 主动交流的:无 被动发言:2次 发言次数最多的 4次,其余各1次 发言最多的人是:主持人 不发言的人员: 3人 眼神交流的: 无,低头 聚焦的问题:没有 提炼的策略:没有 有质疑的讨论:1次 形成的共识性的观点:没有,分析教师的问题 新教师:服装 通风 兴趣 教学环节 教师共性:室内运动 运动量 技能与创新关系后续报道: 调整了研究的方向运动目标、能力,例2 某幼儿园一个学期教研活动安排,1、新学期工作布置2、老教师经验介绍3、环境创设要求4、观摩活动安排5、外出会议介绍6、家长开放日部署7、玩具制作展示等,启示-园本研究的核心元素,研究从粗放走向精致

13、是一个系列化解决问题的过程把握“园为主体,重在研究”的宗旨,明确起点策略:激发参与热情;保持研究动力;营造民主氛围引领者责任:发现 设计 梳理 归纳 总结 协调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实:坚实的研究基础 扎实的研究过程 厚实的研究内容,类型三 事件研究,案例:头发该不该剪的讨论,地点: 北京洁民幼儿园内容:教师教育事件研究方式: 10名教师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 产品介绍 第二环节:教师教育事件介绍、研讨,研讨纪实,讨论:主要进程事件描述:老师制止分析原因 怕剪秃了从教师思考核心问题:该不该禁止? 幼儿的合理性需要是否应该满足策略支援认识到这是合理需求 提供适应的材料:纸、剪子等 活动区提供机会、指导

14、研讨结果:老师同意不制止结果分析:错误的。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的结论,现场观察:交流情况,分析:发言最多的是和号发言次数占发言次以下老师有名,占参加数的。目光聚焦在支持人身上。结果:基本上以号教师的观点为主,包括提供案例的老师。主持人倾向5 号观点,启示园本研究的元素,园本研修重要的是解决观念的问题,不是策略。 不制止是为了发展,制止是不是为更好的发展? 制止和不制止最重要思考问题的思想基础教师要成为爱读书、有思想的人 但是要思考是谁的思想?怎样成为有思想的人?园本研修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研究需要起点,不是零起点的起步园本研修需要高水平引领。 效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促进教师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