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海鸥》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804786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音乐《海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海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海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海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音乐《海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音乐《海鸥》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音乐海鸥教学设计西乡县城北小学教师 杨莉教学内容:广东花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第 5 课中的歌曲海鸥 。教学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音乐。通过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审美能力,有效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得到美的感受与享受,从而达到增强身心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

2、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得以焕发和飞扬。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乐观进取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2、通过聆听、对比和试唱,感受副旋律在音乐中的美感;3、学唱歌曲海鸥 ,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海鸥 。教学难点:认识副旋律,感受副旋律在歌曲中的作用,并能表现副旋律。教法:示范法、引导法、激趣法、快乐教学法学法:聆听法、对比法、听唱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钢琴、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 1、节奏训练。24 0 0 0 0 2、 1=C 24 1 -1 -6 -6 - 7 - 7 . 6 5 -5 - 啊 -

3、 - - 啊 - - - 啊 - - - 啊 - -3、播放歌曲海鸥 ,教师舞蹈。提问:刚才老师在跳舞时模仿的是什么?板书课题。二、感受歌曲:1、再次播放歌曲,提问;你从歌曲中感受到海鸥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介绍海鸥,图片展示:海鸥是动物王国中一种非常强健的飞禽。它的叫声优美、嘹亮,目光犀利、敏锐,飞行起来潇洒、自如。海鸥主要生活在沿海附近的悬崖峭壁上,以鱼虾为主要食物。每当它们在海面上自由翱翔时,便给大海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3、教师范唱,提问:这首歌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4、歌曲介绍:海鸥由金波作词、宋军作曲,这首歌曾获得 1981 年“全国少年儿童歌曲评奖”少年儿童歌曲优秀奖。

4、歌曲悦耳动听,婉转流畅,采用拟人手法,把海鸥比作少先队员的好朋友,迎着惊涛骇浪,一起在风浪里遨游。表现了少先队员不怕困难、乐观进取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5、跟着音乐朗读歌词。6、学习打旋律节奏。 0 0 0 0 0 - - 0 - 0 0 0 0 0 0三、学习歌曲:1、播放音乐,师生一起学习唱歌。2、教师伴奏,学生唱歌。3、学习乐谱。 5 1 05 1 05 6 5 43 1 0 2 57 7 65 5 5 0 5 5 1 5 15 6 5 43 1 05 5 1 17 7 65 4 3 21 -6 4 6 5 -6 4 65 3 04 2 43 -4 2 43 1 05 1 05 1 0

5、7 7 65 3 05 1 02 1 7 65 51 04、播放第二段歌曲,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5、提出副旋律, 听少年先锋岗 ,感受副旋律副旋律:是主旋律的上方或下方构成的较为单纯的带有对比性的旋律,它对主旋律起到衬托、补充和对比的作用。6、学习唱双声部,在双声部的地方加上副旋律: 1 -1 -6 -6 - 7 - 7 . 6 5 -5 - 啊 - - - 啊 - - - 啊 - - - 啊 - -7、完整地演唱歌曲。四、创编活动:播放伴奏,学生一边唱歌,一边随着音乐肢体进行舞蹈或律动。板书设计:海鸥1、 24 0 0 0 0 2、 1=C 24 1 -1 -6 -6 - 7 - 7 .

6、6 5 -5 - 啊 - - - 啊 - - - 啊 - - - 啊 - -3、副旋律:是主旋律的上方或下方构成的较为单纯的带有对比性的旋律,它对主旋律起到衬托、补充和对比的作用。教学反思:海鸥是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以唱为主,并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热爱自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首先,在新课引入中,我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大海与海鸥的不同形态,激发学生歌唱与表演欲望。其次,在学习新课中,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先听后唱,师生接唱,学生齐唱等。并及时对学生提出表扬。在歌曲处理时,我并不直接给学生引出副旋律这一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聆听后,找出还有另一个声音,再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后,在创编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这样不尽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时,我反复做过多次修改,但当上完这节课后,我才发现学生一直按着我设计好的思路学习与思考,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主学习与思考。如: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应当让学生自己去想想还有哪些演唱形式,及创编活动中应当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是否有别的方法来表达歌曲情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