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观后感范文简稿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24804769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穷的本质》观后感范文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贫穷的本质》观后感范文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贫穷的本质》观后感范文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贫穷的本质》观后感范文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穷的本质》观后感范文简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贫穷的本质观后感范文简稿一位亿万富豪想让他的儿子体验什么叫做贫穷,于是就把他送到乡下的穷亲戚家去亲身体验。他儿子在乡下住了三天三夜。在回家的路上,父亲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很不错” ,儿子回答。“乡下跟我们家有什么区别吗?”父亲又问。儿子说,有许多不一样。1、我们家有一条狗;他们家有四条。2 、我们家院子里有个游泳池;他们家有个大池塘,水很清,里面还游着各种各样的鱼。3、我们的花园里有电灯照明;他们的院子里有星星和月亮照明。4、我家的花园一直到围墙边;他们的院子一直延伸到天边。其实贫穷是没有绝对界定的,每个人对贫穷的认识也不一样。在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上面讲到了非洲国家贫穷的人民,此书没有将

2、穷人与富人做对比,而是深入到贫穷人生活的地方去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去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可以明确的是,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都很努力的生活着,只是贫穷的人生活的可能会相对辛苦一点。但是他们面对生活依然乐观,依然没有失去希望。贫穷的人普遍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其一是缺乏信息。在我很小的时候,贵州的发展是非常落后的,验证了那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真实写照。甚至到目前为止,有很多人对贵州的认识都没有改变。那时候的贵州人都在想着怎么活下来,而不是怎么活得好。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科技、信息都在走出去、引进来,贵州在慢慢的发生改变,变得越来越好。人与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这离

3、不开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的真切关怀,离不开党和国家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农”问题的真情关注,离不开贵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心和生动实践。其二是面对风险给人带来的担忧。贫穷的人,可能会缺乏良好的教育基础、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由这些东西带来的与他人的差距,会给人们带去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并且没有科学排除担忧的方法,很容易会使他们过分担忧,导致注意力下降,从而降低办事效率。研究表明,大脑里面的皮质醇标志着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皮质醇的浓度就越高。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跟抉择能力,当皮质醇偏高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作出理智的决定。因此,精神世界的匮乏可能对贫

4、穷的人的影响更大,人穷但志不短,人穷但心向善,人穷但求上进,这些才是从根本上脱离贫穷的思维方式和有生动力,扶贫先扶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三,之前的观点认为,在生活中的每一件简单平常的事,贫穷的人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得到,或许不能与富人的孩子拥有同样的学习机会,可能他们部分人会担心下一顿是否有饭吃,花费精力去考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但是如今的社会,不断的优化方式方法,并努力奋斗才是大部分人实现人生理想的方法论。过去,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说法,如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已不再是当今中国的主要矛盾。拥有公平的竞争机制,共享的改革成果,平等的机会摆在人们面前,就看自身是否能够抓住,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才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关心的问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今天,大扶贫已经深入到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贵州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紧跟祖国发展的步伐,本着不给同步小康拖后腿的基本原则,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稳中求进不断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贵州、记住贵州、爱上贵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