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753811 上传时间:2017-12-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1PDMS-2 测试记录册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 第二版患儿姓名 女 男第一次测试 年 月 日测试日期 出生日期 生理年龄 早产日期矫正 矫正年龄 月龄 检查者姓名 检查者职务 分测验结果原始得分 原始得分反射 实物操作 姿势 抓握 移动 视觉-运动整合 第二次测试 年 月 日测试日期 出生日期 生理年龄 早产日期矫正 矫正年龄 月龄 检查者姓名 检查者职务 分测验结果原始得分 原始得分反射 实物操作 姿势 抓握 移动 视觉-运动整合 第三次测试 年 月 日测试日期 出生日期 生理年龄 早产日期矫正 矫正年龄 月龄 检查者姓名 检查者职务 分测

2、验结果原始得分 原始得分反射 实物操作 姿势 抓握 移动 视觉-运动整合 第四次测试 年 月 日测试日期 出生日期 生理年龄 早产日期矫正 矫正年龄 月龄 检查者姓名 检查者职务 分测验结果原始得分 原始得分反射 实物操作 姿势 抓握 移动 视觉-运动整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2PDMS-2 测试记录册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 第二版测试得分项目序号 月龄 项目名称、体位和操作说明 评分标准 1 2 3 4粗大运动量表反 射1起始111月2 踏步反射双手扶小儿躯干呈立位(背对你) ,将小儿稍向前倾。使小儿足背轻轻划过桌边,然后放在桌面上。2 3 秒内向前迈步,抬起一

3、脚,然后抬起另一脚。1 3 秒内抬起一脚。0 脚和腿不动。2 4 姿势反射;非对称颈紧张反射(整合的)(仰卧位,头朝向检查者)将小儿面部转向一侧,使左面颊与台面平行。保持头位置不变 3 秒,观察肢体的反应。右侧重复以上步骤。2 头转向一侧时,上下肢均未移动。1 上下肢呈现下述反应,但转头后,上下肢会从反应姿势移开。0 反射仍然存在当面部转向左侧时,左侧上、下肢伸展,而右侧上、下肢屈曲。当面部转向右侧时,右侧上下肢伸展,而左侧上下肢屈曲。反射于 6 个月之前消失。3 6 兰朵反应从侧面伸手双手托住小儿胸腹部,使其呈水平悬空位。2 头抬起高出水平面,躯干伸展,双髋及下肢对称性抬起达到完全伸展。1

4、头高出平面,躯干伸展,而双髋与下肢低于水平面。0 头与髋均地域水平面。4 6 保护性反应一前方可以双膝跪与地面或者面向桌子站立,当小儿向前倾斜时,伸手能接触到平面。抱住小儿于水平悬空位,使小儿头快速向下倾斜。2 伸出双臂,肘伸直,手掌张开支撑体重。1 伸出双臂或手放于平面,肘屈曲,不支撑体重。0 没有伸出双臂,或未将手掌放到平面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3测试得分项目序号 月龄 项目名称、体位和操作说明 评分标准 1 2 3 45 6 保护性反应一侧方(坐位背对你)双手扶小儿髋部呈坐位,背对你。快速将小儿向一侧倾斜 45 度。2 手臂伸出,手掌张开,支撑 2 秒未倒。1

5、前臂伸展支撑一下,仍跌倒。0 倒向一侧。6 6 保护性反应一前方(坐位背对你)双手扶小儿髋部呈坐位,背对你。然后将小儿向前倾斜45 度。2 单或双臂伸出,手掌张开支撑 2 秒。1 单或双臂伸出,仍向前倒下。0 手臂未伸出。7 9 翻正反应一向前(坐位,背对你)把你的手放在小儿肩上,将小儿由竖直位向后拉20 度。 (预备好接住未作出反应的小儿) 。2 手臂和头向前伸出以恢复平衡,然后再坐直。1 手臂向前并向下伸出以恢复平衡,然后再坐直。0 手臂或头没向前伸出。8 10 保护性反应一后方(坐位,面对你)伸手放到小儿胸前,轻柔而快速向后推至少 45 度。 (有人准备接住小儿,以免小儿在未作出反应时倒

6、下。 )2 向后伸出单或双臂并张开手掌支撑住自己不倒。1 躯干转向一侧并伸出手臂,但继续倒下。0 未伸出手臂。姿 势1起始12月0 头转动(俯卧位,头偏向一侧,面颊接触平面。检查者在视线以外)在小儿头后方摇花棱棒三下。头偏向另一侧,再重复以上步骤。2 头抬起并转头,对侧面颊接触平面(双侧) 。1 头抬起并转头,对侧面颊接触平面(仅一侧)。0 头保持在原位。2 0 躯干对线(坐,面向你)扶小儿手腕与前臂呈坐位。观察小儿背部姿势。2 维持圆背达 3 秒。1 在弯腰前维持圆背姿势 1 至 2 秒。0 立刻弯腰。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43 1 头对线一向前(坐位,头前倾,背对你)

7、扶小儿躯干呈坐位,从侧面观察小儿头与躯干的对线关系。2 头抬起,下颏与前胸成角 45 度以上。1 头抬起,稍离开前胸。0 头接触前胸。测试得分项目序号 月龄 项目名称、体位和操作说明 评分标准 1 2 3 44 1 头对线一向后(仰卧位,牵拉坐起)握住小二手与腕,轻柔地牵拉至坐位。观察运动过程中及结束时头与背部的对线关系。2 头后部与背部呈 45度以上。1 头稍离开背部。0 头接触背部。5起始3 月2 头对线(仰卧位,牵拉坐起)抓住小儿手腕,轻柔地牵拉坐起,观察过程中及结束时头的位置与对线。2 75%100%的运动过程里,头保持在中线位。1 50%74%的运动过程里,头保持在中线位。0 不足

8、50%的运动过程里,头保持在中线位。6 2 头伸展(抱遇悬空立位)扶小儿躯干将其抱起(面对你) 。观察头的对线2 在中线位竖头,保持对线 3 秒。1 在中线位竖头,保持对线 12 秒。0 头仍然后仰或前屈。7起始45月2 头对线(抱于检查者肩部,头朝上,叫向下)一手托臂一手扶背,将小儿抱起伏在你的肩部(头不予支持) 。轻轻地上下颠小儿3 下。2 颠 23 下,能保持中线位竖头。1 颠 1 下,能保持中线位竖头。0 每一次颠,均不能保持中线位竖头。8 3 头对线(抱于悬空立位)扶小儿躯干将其抱起(面对你) 。将小儿身体慢慢向左侧倾斜 45 度,然后回到中线,再不停顿地向右侧倾斜45 度,然后回到

9、中线。观察整个运动周期中小儿头的对线。 (运动周期中每一段占 4 秒,即左、中央、右、中央) 。2 在运动周期75%100%时间里,头保持对线。1 在运动周期 50%75%时间里,头保持对线。0 在运动周期50% 时间里,头保持对线。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59 3 躯干的稳定性(坐位)扶小儿髋部呈坐位,侧面朝向你。以双手扶小儿髋部。可附加支撑。2 躯干离开腿呈 30 度角,保持 5 秒。1 躯干离开腿不足 30度角,保持 5 秒。0 躯干与腿接触。测试得分项目序号 月龄 项目名称、体位和操作说明 评分标准 1 2 3 410起始6 月4 头对线(坐位,枕头围在髋部周围支持

10、)将玩具悬吊胸前 12 英寸处。以 180 度弧线缓慢移动玩具,由小儿前方正中到左侧,回到前方,然后再到右侧。 (移动周期中每一段占 4 秒,即左、前、右、前) 。2 在转头跟踪玩具过程中,头保持对线达 8 秒。1 在转头跟踪网具过程中,头保持对线 47 秒。0 头保持对线少于 4 秒。11 5 坐放小儿与坐位,双手放在膝旁地面上作支撑。找到平衡位置后,松手。2 保持平衡达 8 秒。1 保持平衡 37 秒。0 保持平衡少于 3 秒。12起始79月6 坐位伸手(坐位,枕头围在髋部周围支持)于小儿胸前 12 英寸中线处,悬吊一玩具吸引小儿注意。2 伸手去抓玩具时,保持平衡达 8 秒。1 伸手去抓玩

11、具时,保持平衡 57 秒。0 伸手去抓玩具时,保持平衡不足 5 秒。13 6 牵拉坐起(仰卧位,脚朝向你)伸出食指给小儿握,必要时可触碰小儿的手。当被握住时,你的手往回拉至小儿手臂伸直,说:“起来。 ”2 拉起到坐位。1 拉起到与平面呈4590 度。0 拉起不足 45 度,或仍躺在平面上。14起始1011月6 坐放小儿于坐位,松开你的手。2 独坐达 60 秒。1 独坐达 3059 秒。0 独坐不足 30 秒。15 7 坐位拿玩具让小儿独坐。将玩具放于小儿前方 12 英寸处,说:“去拿玩具。 ”2 拿到玩具,再坐直,保持平衡 30 秒。1 拿到玩具,再坐直,保持平衡 1529 秒。0 没有拿到玩

12、具,就再坐直,或未能保持平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615 秒。16起始1215月9 坐放小儿独坐于地面上,给小儿一玩具。说:“玩玩具吧。”2 摆弄玩具时保持平衡60 秒。1 摆弄玩具时保持平衡3059 秒。0 摆弄玩具时保持平衡小于 30 秒。测试得分项目序号 月龄项目名称、体位和操作说明 评分标准 1 2 3 417 10 坐起(仰卧位)将小儿仰卧放在地面上,用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力,然后把玩具放在小儿能看见的小椅上。说:“拿玩具。 ”2 扶着小椅坐起。1 抓住椅子,扭转身体尝试坐起。0 仍躺在地面上。18 10 坐起(俯卧位)把小儿俯卧放在地面上。拿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力,然后将玩具移动距地面约2 英尺高,小儿够不到的位置。说:“拿玩具。 ”2 起来到坐位。1 试图坐起。0 一直躺在地面上。19起始1626月13 跪小儿于跪位,臀部要抬起离开足跟。将玩具放在小儿眼前 2 英尺处,弧形向一侧移动。说:“看玩具。”将玩具移至起始位置,然后向另一侧弧形移动。观察整个运动过程中小儿的平衡状态。 (运动过程中每一段占 4 秒,即前到左、左到前、前到右、右到前) 。2 转头的过程中,保持平衡 5 秒。1 保持平衡 24 秒。0 保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