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关注生成,让语文教学更精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论文-关注生成,让语文教学更精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论文 关注生成,让语文教学更精彩康艺学校 唐林英【摘要】 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过程 ,而应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捕捉信息,启发质疑促进生成;发散思维完善生成;巧设问题引导生成;预设留白追求生成。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关键词】 生成 语文教学 精彩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变得更加精彩,是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叶澜教授曾经说:“有效的生成会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会让你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 要构建有效的、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关注生成。那么,如何关注生成,让语文教学更精
2、彩呢?笔者认为:一、启发质疑 促进生成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很好地促进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一开始不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教者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契机,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
3、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进入课堂可启发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疑问吗?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了,学生问:为什么要从天上偷来火种?偷火种的人是谁?怎么偷的?学生这一番质疑,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势必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通过研读,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一个个新的生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研讨而诞生。可在探究过程中,又有学生质疑:“一个从天上偷来火种的人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英雄”?他特别强调“偷”这一字眼,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热烈地讨论,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加深了对
4、“英雄”的认识。又如:采蒲台的苇一文,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读题分析,本文应该写什么?“苇”呀!是呀,而且写的应该是采蒲台的苇。可你们昨天预习了课文,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呢?是写采蒲台的人。既然写的是采蒲台的人那作者为什么以采蒲台的苇为题呢?学生一下子陷入沉思,这样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可见,抓住契机,启发质疑,激活思维,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会让语文的课堂变得更精彩。二、发散思维 完善生成发散思维是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挖掘出比常规认识更深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过程,是创造型建设人才必备素质之一,是突破和创新必备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中的提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如:在月光曲一文中,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竟然弹的是自己的曲子。问:如果你是贝多芬心情怎样?(好奇、疑惑、想看个究竟);文中皮鞋匠被贝多芬美妙的琴声陶醉了。他仿佛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真的看到了大海吗?不是,是皮鞋匠的联想。你还可以怎样联想呢?我们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想象贝多芬的琴声应该是怎样的呢?学生通过这些思维训练,就会明确联想只要合情合理,我们就可以无限地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表达的内涵。在听苏老师讲想别人没有想
6、到的一文时,如果是我,我会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徒弟三人画的画,你认为谁画的骆驼最多?为什么?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者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总结,导之以行。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利于情感价值观的体现,使生成变得更加精彩。三、巧设问题 引导生成引出内容、启发思维、沟通情感、反馈效果都离不开提问,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或主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因此,只要善于创设情景、精选问题,在尊
7、重学生的基础上投其所好,优化课堂提问,巧妙地设计问题,便能“问”出学生激情, “问”出学生的创造“问”出课堂的精彩。1 (1)紧扣课题我在教学第七课妈妈,我们要活下去一文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边读课题边思考,课题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它与其他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学生读过三遍后,有同学回答“课题”是一个人说的话;说过之后教室里一片寂静。我又继续引导道:这是谁说的一句话呢?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学生马上回答:文中主人公洛迪的一句话。是在他和妈妈遇到危险时说的。我又笑着问道: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学生提出了诸多问题:洛迪母子究竟遇到了什么危险?他们是怎样与危险抗争的?洛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
8、力量支撑着洛迪?这些问题,有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有的是难点。后来有的在写法上提出了疑问,也有的是学生想探求的课外知识。学生有了释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2)紧扣重点词句小学课文大多是文质并茂的佳作,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值得我们细细地揣摩品味,以期借鉴,对这些词句的学习可以通过质疑的方式加以确切的领会。如:在伟大的友谊一文中,一开头文中出现五个“共同”,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呢?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生 1:说明了他们的友谊伟大。生 2:说明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等等。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过渡句思考,本文写了什么
9、?(3)紧扣过渡过渡是文章段落、层次间连接转换的一种方法,巧妙地运用了过渡句(段)使文章结构严谨,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凑,同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句(段)的运用不仅使文章内容浑然一体,而且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标明了文章中心所在。如绿毛龟一文中,在教学设计时,我刻意地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抓住中心句“我对这只千里迢迢从无锡“飞” 入我家的绿毛龟一见钟情。从此,它成了我们一家大小的宠物。”为教学的切入点。借学生对于“飞”以及引号作用的质疑引出,带领学生初步整体认知课文大意,通过读文解答问题,学生已掌握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的能力,通过“千里迢迢、一见钟情”的解析,自然就理解了“飞”为什么加引号,体
10、会到当我见到绿毛龟时那种喜悦心情。有的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对这只绿毛龟一见钟情呢?绿毛龟为什么会成为我家的宠物?我们全家是怎样宠爱这只绿毛龟的呢?甚至有些学生还读懂了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承上与启下的内容明确,作者总体写作思路也就了如指掌了。学生也学得轻松、扎实。(3) 关注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对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质疑,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学生问:“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末尾和第二部分末尾完全相同,这有什么作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了这是首尾呼应,能起到深化中心的
11、作用。在教烟台的海一课时,学生问:“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烟台的海,而却先写冬天的海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认为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观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四、预设留白 追求生成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手段。课堂中的留白就是让教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想象和思考,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课堂留白的预设,会给整节语文课带来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生成课堂的精彩。如:在教学给予树一文时,文中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看哥哥姐姐都买了圣诞礼物沉默不语,教师可以巧妙地留白,金吉娅沉默不语,她在想: 。
12、他们都在圣诞树挂上了心愿卡,金吉娅的心愿卡上写: 。这样通过留白,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的美好心灵。又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文,文中多次写到老教授的眼神,教师又可以巧妙地留白。老教授用平静的眼神望着我,似乎在说: 。学生通过补白,很容易体会到老教授真诚鼓励,无私帮助年轻人成才的高尚品质。预设“留白”能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画皆妙处”的艺术境界。在教学预设中巧“留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在“补白”的同时迸发精彩的生成,在生成中绽放出课堂真正的精彩。总之,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要求,直面生成;期待生成;捕捉生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校和思考。 ”让师生智慧的火花在生成中迸发,让语文教学因智慧的迸发而华丽转身。参考文献:1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 年第 04 期2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11):79-79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