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硬膜外麻醉128例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65521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128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128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128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128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128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128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硬膜外麻醉128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老年人硬膜外麻醉 128 例分析【关键词】 老年人目前,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过亿,占全国人口 10左右,并以每年 3的速度递增,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例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在生理和疾病上有自身的特点,如身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各种疾病的产生等,都会对手术麻醉造成影响,需引起麻醉医师的高度重视,我院近年来为 128 例老年患者实施了连续硬膜外麻醉,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8 例老年患者中,男 87 例,女 41 例。ASA 分级级。6070 岁 63 例,7080 岁 53 例,8090 岁 11 例,90岁以上 1 例。年龄最大 92 岁。术前

2、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内科疾病 84例(65.63%) ,包括心电图异常 61 例、冠心病 16 例、高血压心脏病 13 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11 例、肺心病 3 例、糖尿病 4 例、贫血 6 例。128 例中急诊手术 28 例(21.88%) 。按手术种类计:上腹部手术 25 例,下腹部手术 20 例,盆腔前列腺手术 37 例,疝气手术 14 例, 下肢手术 14 例,其他 18 例。平均手术时间 2.33h。21.2 麻醉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并存的某些内科疾病进行相应治疗。1.2.1 高血压 若非急症手术,高血压患者术前经内科治疗,使血压降到(160170)/(90100 )mmHg,并将抗

3、高血压治疗持续到麻醉前。1.2.2 冠心病 麻醉前由内科诊疗,控制心率和血压,纠正心律不齐,防治心肌缺血或冠脉血管痉挛,保持患者安静。1.2.3 呼吸道感染 对呼吸道细菌感染者选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伴支气管扩张者控制炎症,纠正营养不良等,改善全身情况和呼吸功能。2 周后再行手术。1.2.4 糖尿病 围术期反复控制血糖在 9mmol/L 左右,同时术中输注平衡液。补充葡萄糖可根据血糖情况,同时按比例给予胰岛素(胰岛素 1u葡萄糖 25g) 。血糖14mmol/L 时,静注胰岛素510u,并反复检测血糖。1.3 麻醉方法 麻醉前禁食禁饮 12h,进入手术室后,常规进行连续ECG、BP 、 HR

4、和 SpO2 监护,建立 2 条有效静脉通道,并面罩吸氧。麻醉前用药,术前用药为鲁米那 0.1g,阿托品 0.5mg。麻醉操作:本3组患者全部采用侧入法或旁正中穿刺技术,根据手术部位不同选择穿刺点为 T89 或 T910、T1112 或 T12L1,置管 4cm。穿刺置管成功后,先给试验量 2%利多卡因 23ml,观察 510min,确无全脊麻征象及局麻药不良反应后,根据麻醉阻滞平面与全身情况采取小剂量多次追加麻醉药(每次利多卡因 3ml,共 35 次) 。麻醉起效时间 510min,达到手术要求平面时间 1220min,术中需要辅助用药者 19 例(14.84% ) ,一般给哌替啶 30mg

5、 肌注。1.4 结果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指征,术中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使用麻黄碱 39mg 使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左右,心率下降到 60 次/min 以下 22 例,经阿托品 0.30.5mg 静注后心率回升至 80100 次/min。2 讨论术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机体状况,对全身情况做出评估,对并存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使身体状况达到或接近正常。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不同情况,术前应拟出系统麻醉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预测和处理准备。老年患者韧带常有纤维化和钙化改变,同时有椎体肥大、骨质增生,伴硬膜外腔狭窄等,穿刺点采用侧入法或旁正中穿刺技术更为可靠。老年患者硬膜外腔

6、常伴有静脉丛充血,穿刺针和置管易损伤4出血,引发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穿刺动作和置管动作宜轻柔准确。多数老年患者麻醉覆盖平面较青壮年宽,中高段硬膜外阻滞麻醉选择穿刺点应较青壮年低 12 个节段。硬膜外麻醉用于阻滞麻醉平面要求较低的手术一般是安全的,例如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 、下肢骨折、会阴部手术等,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心肌缺血,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有利于老年患者1 。对老年患者麻醉管理也复杂得多,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退化,器官实质细胞减少,间质细胞相对增多,呼吸循环功能明显减退,存在潜在的低氧血症,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及并存疾病的影响,生理调节能力差,对麻醉耐受力降低,危

7、险性增大。在麻醉诱导过程中, 要仔细观察, 同时监测循环的变化 ,严防局麻药用药过量,约有 5%的老年患者在硬膜外腔输注局麻药 38ml 即可满足手术要求。老年患者体液总量减少,常有血容量不足,加之心血管贮备能力下降, 对失血、失液耐受力差。硬膜外麻醉使阻滞区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给麻醉药 1530min 左右易出现血压下降。因此,术前应尽量纠正低血容量及电解质紊乱,麻醉开始时,输入平衡液5001000ml,可以防止低血压。术中应根据失血、失液量 ,及时补充血容量,力求血压平稳。高血压患者应维持血压不低于基础血压的30%,否则要辅以升压药。5硬膜外麻醉不能阻断由迷走神经核发出支配腹腔脏器的迷

8、走神经,因此不能抑制手术对腹腔脏器引起的牵拉反应,患者可出现明显不适(恶心、呕吐、鼓肠等) ,可以辅以哌替啶 30mg 肌注。同时老年人迷走神经反射亢进2,易出现平均动脉压( MAP)下降和心率(HR )减慢, 应及时纠正。胆囊手术时应注意胆心反射,心脏受 T28 脊神经支配,胆囊受 T49 脊神经支配,T45 脊神经处二者有交叉,胆囊胆道部位迷走神经分布密集,在游离胆囊床、牵拉胆囊颈及探查胆道时,可发生胆心反射, 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 ,血压下降,心肌缺血,易发生心律失常, 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3 。术中应注意轻柔操作。用 1%利多卡因注射于胆囊三角内,做神经阻滞封闭,可以减少胆心反射发生

9、率。多数老年患者的痛阈与青壮年无差别,麻醉须重视止痛。老年患者用药后起效较慢,不可因盲目追加用药量,宜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原则,在确信穿刺成功的情况下,需耐心等待,反复测试平面,待麻醉效果确切后施行手术。总之,术前充分准备,与患者及家属密切配合,完善各种抢救措施,术中仔细监护,合理用药,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安全,达到治疗目的。6【参考文献】1 杭燕南.当代麻醉与复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1-102.2 刘国斌. 老年患者麻醉临床体会. 黑龙江医学, 2003,27(5):398.3 林水雄 .胆道循环骤停 17 例分析.中华麻醉学杂志,1987,7(3):176-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