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年级政治(教科版)上册期末综合检测[1]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2464635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八年级政治(教科版)上册期末综合检测[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八年级政治(教科版)上册期末综合检测[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八年级政治(教科版)上册期末综合检测[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八年级政治(教科版)上册期末综合检测[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八年级政治(教科版)上册期末综合检测[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八年级政治(教科版)上册期末综合检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八年级政治(教科版)上册期末综合检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期末综合检测第一五单元(60分钟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1.(2014红河建水建民中学期中)下面属于孝敬父母的表现是()静静的妈妈生病了,静静放学后,回家为妈妈倒水、拿药、做饭东东想买运动鞋,妈妈说这个月家里经济有点紧张,东东就把旧鞋拿去修好了穿琳琳考试没考好,怕妈妈生气就把试卷藏起来了晴晴每天放学回家都抽时间把家里打扫干净A. B. C. D.2.“疾学在于尊师”出自吕氏春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想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重老师只有尊重老师,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要体谅和帮助老师,宽容老师的错误A. B. C. D.3.

2、“根在泥土中吸收营养,鸟在鸣叫中寻找知音,鱼在竞争中方能生存,人在患难 中识别 友谊。 ”这句话说明()A.患难之际最能检验真情 B.平时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情C.只有患难才有真情 D.平 时的友情靠不住4.战国策楚策中说:“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 2 -意思是依靠财物与别人交朋友,自己的钱财耗尽了,朋友的交往也就到头了;依靠容貌与人交朋友,当年老色衰后,友爱也就到头了。这告诉我们()A.友情需要物质和容貌来维持 B.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友情C.真挚 的友情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基础上的D.真正的友谊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5.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说:“慎重和检点就是女孩子最好的才

3、智。 ”这告诫女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应注意()保持庄重,不丧失警惕学会自律,学会自我保护来源:Z。xx。k.Com学会打扮自己,以貌悦人不要与异性接触A. B. C. D.6.对于学生来说,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异性之间更易产生思想、情感上的问题,女生喜欢男生的豁达、有主见和力量;男生则喜欢女生的温柔。以上材料说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男女有别,异性同学之间越少交往越好男女同学之间不存在纯真的友谊A. B. C. D.7.“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 ”这句

4、话说明的道理是()A.有从众心理是不好的 B.我们要克服盲目从众心理C.人都站在船的一边是不行的,会翻船- 3 -D.从众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8.骄人的战绩让李娜的追捧度持续升高,如今李娜的新浪微博粉丝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她俨然成为了中国体坛的新偶像。对自己所崇拜的偶像,粉丝们正确的做法是()盲目崇拜,全心模仿一分为二地看待,吸取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的品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A. B. C. D.9.(2014济南济阳期末)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侵蚀。据统计,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已

5、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上述材料给青少年的启示是()要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要拒绝黄赌毒,拒绝网络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A. B. C. D.10.(2013玉林中考)漫画牵着鼻子走告诫我们中学生()A.要禁用手机、远离网络B.要注重创新,掌握核心技术C.要增强自控能力,抵制不良诱惑 D.要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11.(2013红河中考)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的是()A.逃学 B.拦路抢劫 C.偷看他人日记 D.沉迷于网络游戏12.(2013南京中考)关于违法行为理解正确的有()来源:学科网- 4 -轻微的社会危害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具有严 重的社

6、会危害性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犯罪的特征体现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A. B.C. D.13.“在人的一生当中最可怕的不是逆境,而是顺境。尽管没人愿意身处逆境之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顺境会使人误入歧途 B.只有逆境才能让人走向成功C.如果不思进取,就容易在顺境中沉沦 D.逆境对人的作用比顺境更大14.(2013崇左中考)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体验过受挫折的烦恼,更品尝过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喜悦。这表明()A.挫折也是财富 B.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C.挫折只会阻碍人们前进的步伐 D.挫折是难免的,每个

7、人都有可能遇到挫折15.(2014济南济阳期末)2013 年 12月 5日,世界著名黑人政治家曼德拉在南非逝世,享年 95岁。曼德拉曾有 27年漫长的监狱囚禁的经历,但他没有消沉和沉沦,而是积极乐观地坚持自己的生活,终于走出了黑暗,迎来了人生的曙光。曼德拉的经历告诉我们()A.坚强意志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B.只有经历失败才会成功C.生活中失败越多越好 D.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的最可靠保证16.“卓越人物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的这句话表明卓越人物具有()- 5 -A.坚强的意志 B.丰富的情感 C.正常的智力 D.健全的情绪二、简答题(共 12分)17.(2013

8、常德中考)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毒品极大地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任 何人,一旦吸食它,就会形成瘾癖,祸患无穷。所以,面对毒魔,广大青少年应该牢固构筑拒毒心理防线,提高警惕,坚决对毒品说“不” 。阅读上述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构筑拒毒的坚强防线?(6 分)(2)我们为什么要珍爱自己的生命?(6 分)三、材料分析题(共 30分)18.(16分)(2014天门干驿初中月考)2012 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之一,浙江磐安县冷水 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老师陈斌强:用行动注解孝道的好儿子。陈斌强 9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

9、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 年,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母亲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母亲。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 6 -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 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得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母亲上班。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陈斌强做到了尽孝道,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母亲上班?(6 分)(2)作为未成年人,你该用什么行动来注解孝道?(8 分)

10、(3)为了时刻警示自己孝敬父母,请写一句 名言挂在你的房间里。(2 分)19.(14分)张某是独生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小学时,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升上初中后他开始跟社会上的坏孩子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1)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有时还(2)偷拿同学的东西、(3)打骂同学。(4)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 7 -思悔改,跟一些坏孩子到社会上(5)偷窃少量财物,(6)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接受教训。一天晚上,他趁着陈阿婆的儿子出差未归,(7)持刀爬进陈阿婆家企图盗窃财物,被陈阿婆发现后,张某(8)把陈阿婆打昏在地,(9)并偷走了

11、现金一千元。后来张某被公安人员逮捕,经人民法院(10)根据刑法规定,(11)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两年。(1)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表格。(每空 1分,共 7分)来源:学*科*网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空格中 受到什么制裁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的依据是什么?(2)中学生年龄小,犯了错也不应该受到处罚。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 分)(3)我们应该从上述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4 分)四、实践探究题(共 10分)20.2013年 7月 10日,佛山市警方打掉一个盗窃团伙,抓获 4名嫌疑人。酒楼盗- 8 -窃团伙年纪最小的成员

12、周某,2013 年才 11岁,在广州花都新华镇读初中一年级。小周起先学习成绩不错,但后来迷上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家中又无钱供他上网。2013年年初,他上网时在“黑网吧”认识了几个“朋友” 、 “老乡”,在放学的路上小周曾被两个歹徒拦住抢钱,这几个“朋友”及时赶到,帮小周解了围。小周便跟随他们学习“赚钱”方法,后在几个“朋友”的挑唆下,进入酒楼偷食客的钱包,在作案过程中被警方抓获。针对上述材料,八年级(2)班的同学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1)议一议:小周应不应该交这样的朋友?为什么?(4 分)(2)说一说:我们交友应遵循什么原则?(2 分)(3)劝一劝:从关心小周成长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劝说小周?(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