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463646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 5)检测题一,积累运用(20 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3 分)A 流憩 q 尺牍 d 投奔 bn 矜育 jn B 蜂窠 k 傩送 no 憎恶 zng 犬吠 fi C 髭须 z 欺侮 w 讥诮 qio 岑寂 cn D 付梓 z 箭镞 z 喧阗 tin 犍为 qi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句义最贴切的一组是( ) (3 分)(1)话本以描写精彩动人的情节和塑造 的人物形象见长。(2)外国有些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 的神威。(3)诗人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 般的想象的自由。(4)政府如果放任房价上涨,甚至将其看作是刺激经济的手

2、段,往往会 。A 栩栩如生 惊世骇俗 天女散花 望梅止渴 B 生动活泼 惊世骇俗 五彩缤纷 饮鸩止渴 C 生动活泼 惊天动地 天女散花 饮鸩止渴 D 栩栩如生 惊天动地 五彩缤纷 望梅止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是站在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局,来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B 最近房价的下滑,造成商品房大量积压,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给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C 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D 香港市民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世界公

3、民意识令人欣慰,相比之下,祖国内地某些人腰缠万贯却很少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现象,则令人遗憾。4,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古人说, “思如炊火,悟到时如火候 ”,只有真下功夫,欣赏才能达到新境界。B 诗经乐府 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使人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D 诗经斯干赞美周王室的宫室,说它: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5,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 分)(1)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2) 外无期功强劲之亲, , ,形影相吊。(3)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

4、得时, 。(4) ,知来者之可追。 (5)阁中帝子今何在? 。 二,古诗文阅读(20 分)(一)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共 6 分)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 弃 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 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 ,儒冠多 误身。注:此词大约写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 年)或七年,辛弃疾时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汇合之后称潇湘,这里指耒阳地区。6 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分)答: J7 这首词的下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

5、合内容进行分析。 (3 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811 题。(共 14 分)汉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皇帝谨问南越王甚苦辛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以故悖乎治。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乃取他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亲昆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

6、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之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界长沙土地。朕不能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土,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岭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故使贾,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存问邻国。8,对下列家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3 分)A 前日闻王发兵于边 (战事) B 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 (嫌弃)C 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 (逃跑) D 故使贾,谕告王朕意 (明确)9,选出

7、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3 分)例句:悦亲戚之情话A 当其时,长沙苦之 B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 C 独人之父母 D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10,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汉文帝年幼时被送到北方镇守边疆,所以没能与赵佗交往。B 汉文帝迫于赵佗的武力,派人为赵佗修祖坟,意在诚恳的安抚赵佗。 C 汉文帝的大臣认为高祖在位时就已界定长沙以南归赵佗管理。 D 汉文帝不愿看到战争惨剧的上演,派陆贾带上赏赐的东西传达自己的意图。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 分) 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 (2 分) 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

8、争也。 (3 分)三,现代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 1215 题。 (共 20 分)在种类繁多的树木中,中国的批评家和艺术家觉得有几种树因为有特别的线条和轮廓,所以特别适于作艺术欣赏的对象。他们便从许多树木中,选出这些树木,把它们当作绘画和诗歌的题材,使它们和人类的某些情感发生联系。在这些树木中,最杰出的是松树、梅树、竹树以及柳树。人们对于松树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的,而且是最有诗意的。松树比其他树木更能表现出清高的性格。世间有各式各样的美,温柔的美,文雅的美,雄壮的美,庄严的美,峥嵘的美,纯然的力量的美,以及古色古香的美。松树因为具有这种古色古香的美,所以在树木中占有着一个特

9、殊的地位,有如一个态度悠逸的退隐的学士,穿着一件宽大的外衣,拿着一根竹杖在山间的小道上走着,而被人们视为最崇高的理想那样。同时中国人在欣赏松树的时候,总要选择古老的的松树;越古越好,因为越古老是越雄伟的。当一个人站在松树下仰望它时,他感到松树的雄伟,年老,和一种独立的奇特的快乐。老子曰:“天无语。 ”古松也是无语的。J它静默的、恬然自得的站在那里;它俯视着我们,觉得它已经看见许许多多的小孩子在成长了,也看见许许多多的壮年人变成老年人。它跟有智慧的老人一样,是理解万物的,可是它不言,它的神秘和伟大就在这里。梅树一部分由其枝丫的浪漫姿态,一部分由其花朵的芬芳而受人们的欣赏。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在我

10、们所欣赏的众树之中,松、竹和梅是跟严冬有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岁寒三友” ,因为松和竹都是常青树,而梅又在残冬和初春开花。所以梅树特别象征着清洁的性格,那种清爽的、寒冷的冬天空气所具有的清洁。它的光辉是一种寒冷的光辉,同时它和隐居者一样,在越寒冷的空气中,它越加茂盛。它和兰花一样象征者隐逸的美。宋朝一位诗人和隐士林和靖说:他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他在西湖的隐居之地孤山,今日常常有诗人和学士的游迹,而在他的墓下便是他的“儿子”鹤的墓。讲到人们对于梅树的芬芳和轮廓的欣赏,这位诗人在下的两句诗里表现的最为恰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 动月黄昏一切诗人都承认这两句诗最能够表现出梅树的美,要找到更恰当的

11、表现方法是不可能的。竹因其树身和叶的纤细而受人们的爱好,就因为它比别的树木更纤细,所以文人学士把它种在家里来欣赏。它的美比较是一种微笑的美,它给予我们的快乐是温和的,有节制的。种的很疏的细竹欣赏起来最有意思,因此无论在现实生活上或绘画上,两三株竹跟一个竹丛一样的可爱。人们能够欣赏竹树的纤细的轮廓,所以在绘画里也可以画上两三枝竹,或一枝梅花。竹树的纤细的线条与石头的嶙峋的线条很是调和,所以我们往往看见画家把一两块石头和几枝竹画在一处。 柳树随便种在什么地方,都容易生长起来,它常常是长在水岸边的。它有文雅的气质,它是最美妙的女性的树。为了这个缘故,张潮认为柳树是宇宙间感人最深的四物之一,他也说柳树

12、会使人多情起来。人们称中国女人的细腰为“柳腰” ;中国的舞女穿着长袖子的长旗袍,是想摹仿柳枝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的。柳树最容易种植,所以在中国,有些地方满植着柳树,蔓延数英里之远;风吹过的时候,造成一片“柳浪” 。不但如此,金莺喜欢栖息在柳枝上,因此无论现实生活上或艺术作品里,柳树和金莺常常是在一起的。摘自林语堂先生的论树与石,有改动。12 (4 分)文中列的四种“适于作艺术欣赏的对象”的树的美质是什么?(每点不超过 10 个字) 13 (6 分)结合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神秘”和“伟大”各有怎样具体的含义? 第三段中说的“一切诗人都承认这两句诗最能够表现出梅树的美” ,

13、这种美该如何理解? 14(4 分) 请分析第五段中画线之处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5(6 分) 据你的观察,你觉得还有哪些树木“适于作艺术欣赏的对象”?(至少两例,总共不少于 60 字) 四,表达交流(40 分)请先补出下面作文题的空白处,然后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给心情涂上 五,拓展延伸(10 分)16 ( 6 分) 论语子罕 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请结合这句话的意意思,试举出一位历史上够当得起这句话的人物,并作简要评介。 (不少于 40 字)17(4 分) 根据下面语段的整体语境,补出其中空缺的句子。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

14、动; , ; ,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 。J高中语文(必修 5)检测题参考答案:1 B(n o- nu zng- zng) 2 C 3 D(A“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全局”后加“的高度” ;B语序不当, “造成商品房大量积压”和“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应调换顺序;C,搭配不当,应删去“和未来发展” 。 ) 4 A(B “乐府 神话传说”是普通名词;C 间接引用,后一个逗号应放在引号外面;D 间接引用,去掉冒号,并把句号放在引号外面。 ) 5 见教材 6“欲” 。它巧妙的写出了黄昏时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霎那之间的景象。 7 用典 下阙用了三个典故:第一,诸葛亮指挥战斗的形象。借此暗示自己当年抗击金兵时潇洒风度,抚今追昔,感慨不已。第二, 楚辞中的招魂篇。借此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壮举难以实现的满腹哀怨与牢骚。第三,杜甫诗中“纨绔不锇死,儒冠多误身” (奉曾韦丞相丈二十二韵 ) ,表现对议和派的强烈控诉,以及自己一身落魄蹉跎的痛苦心境。 (具备其中一点且句意通顺,即给分) 8 C (亡:损失。 ) 9 A (意动用法。)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