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63981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建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

2、率和教学质量。下面我就结合我校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案例进行反思与探析。【案例一】古老师在教学位置一课时,设计了小动物捉迷藏游戏。课件展示:小鸭子躲在写字台上面,书的左面;小狗躲在写字台的下面;小兔躲在床的后面;小猴躲在床的右面。随着学生回答点击该动画,它就会闪烁显示。反思:这四个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卡通形象,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很快融入捉迷藏的情景中。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情境创设,多媒体的优越性得到较科学的展现,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上面、下面、后面、左面、右面 ”等抽象的方位词,利于今后的实际运用。【案例二】我在教学看电影找座位这一环节时。考虑到我们

3、的农村没有电影院,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就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模拟的电影院,让学生观察座位上的号码是怎样排列的?得出:从中间起左边是双号,右边是单号,中间号码小,向两边逐渐变大。学生掌握了这一本领后,课件演示“帮同学找座位 ”等,在学生的回答中,点击座位,判断是否正确,加深学生的印象,很自然地就突破了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反思: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借助于观察和操作练习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案例三】张老师在教学数数一课中的“比较 ”环节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

4、。 “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 “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 ”“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 开心!” 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 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 ”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 ”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反思: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