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460719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_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析:选C。A项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都是介词,前一个译为“向”;后一个译为“对于”。C项都是介词,凭借的身份,凭借。D项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解析:选B。本题考查4个虚词“而、且、也、之”,出题项是找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实根据18个虚词的运用规律,很容易发现,尽管自己很难翻译出各个虚词的准确意义,但是只要根据句子的结构特征,不看原文都能做出来。例如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半陈述后半否定之间,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放在相同结构的两个,半句之间,这是明显的“顺承”标志,于是A项错误。C

2、项第一句的“也”字放在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末尾,这是明显的“语意结束”标志;第二句的“也”字放在什么样的人的末尾,这是明显的“判断”标志,于是C项不对。D项第一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是代词,这样的事,于是D项也不对。ACD三项都不对,那就只有B项是对的。,题点一而,题点二何,题点三乎,题点四乃,题点五其,题点六且,题点七也,题点八若,题点九所,题点十之,题点十一为,题点十二焉,题点十三以,题点十四与,题点十五则,题点十六者,题点十七因,题点十八于,【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种题型有两个特点:一是题干要求清晰明确,“意义”与“用法”为两个维度,不能

3、混为一谈,“意义”为虚词在句中的“含义”,而“用法”则指其语法功能,即虚词的词性与所起作用,尽管答题时不需答出,但必须明确;二是要注意切入点,因为虚词根基在教材,故应从虚词在教材中的意义和作用入手,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所考查的虚词均出自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对照,句分别出自报任安书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归去来兮辞。考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意思代入选文,逐项排除。A.副词,“才”/连词,“却、竟”;B.连词,“就”;C.介词,“凭借”/连词,“于是、就”;D.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答案】B,技巧点拨以下是文言虚词的推断技巧:1辨明词性,判定用法。看该虚词的词性,词性不同,用法肯定不同

4、。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于”一般为介词,而“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中的“于”为助词,无实义;“乎”一般为助词,但在“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中为介词,当“于(在)”讲。除此以外,“以”可作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其”可作代词、连词、副词、助词。明确了句中虚词的词性,有利于考生准确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时,应特别注意有些文言虚词虽然意义相同,但词性却不相同,因此其用法也不同。2明其位置,细加区别。可根据虚词的不同位置,判断该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往往处于不同位置上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也不相同。,常见虚词中的有些词语在某些语句中可能不再是虚词,而

5、是实词,考生须要根据其具体语境加以区别。如“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中的“之”为动词,意思是“往”。再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中的“与”是动词,意思是“亲附、亲近”。多数情况下,实词与虚词的意义相去甚远,根据词语的意义,就可以区分。分清实词与虚词,同样能帮助考生更方便、更快捷地解答试题。如“为”,常有动词“做、干”之类的意义,可如果在“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中“为”是动词,有“写下”的意思。这类词虽然不多,却是高考的“常客”,属于实词虚词同时考查的形式,考生在复习备考时须要特别注意。,3认定其一,代入定夺。可以先将试题中引自课本的文言虚词的含义译出,再将其代入选文中,就能判断其意义是否一致;同时,也可结合选文上下文以及课文的上下文,来判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此方法尤其适用于“课内课外,两相比照”的命题类型。如果考生对选自课文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能够认定其意义和用法,就可以把这种“意义和用法”代入相应的试题中的语句,如果能够使其语意通顺,则可以判定为两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反之,则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