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

上传人:xinq****976 文档编号:24497010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遵义海龙屯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概1一、项目简况11、区域及地理位置12、自然条件13、历史沿革44、社会经济情况55、景区现状56、主要景观介绍62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3第二章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一、项目开发的必要性13二、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141、景观配套性好、品位高142、地理位置优越153、搬迁工作量少15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15一、国内市场预测151、市场方位预测152、游客量预测16二、国际市场预测17 第四章 景区建设17一、景区建设原则18二、景区建设指导思想18三、景区建设风格18第五章 环境卫生、绿化及安全19一、环境卫生19二、

2、绿化193三、安全管理19第六章 组织机构20一、项目法人20二、组织机构20第七章 项目建设实施计划20一、项目建设分期规划20二、进入景区道路21三、近期建设项目及规模22四、近期建设实施计划25第八章 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资金26一、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26二、资金来源及筹措26三、资金使用计划26四、建设期贷款利息26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27一、测算说明27二、经营收入预测27三、经营成本预测28四、财务分析284第十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和建议29一、结论29二、存在问题及建议30表一、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31表二、成本估算表33表三、利润表34表四、现金流量表35表五、净现值36表六

3、、建设投资借款偿还表37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简况:1、区域及地理位置。海龙囤中世纪军事城堡景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城区近郊,属汇川区管辖,距遵义市中心 14km,距 210 国道 12 km,与大板水森林、金鼎山宗教胜地位于一线,分别相距 3.5 km 和 6 km,景区面 积 3 km,包含于娄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赤水河以东,乌江以北,地跨东经 105108 13,北纬 27 829 12,市境东西 长约 247.5 km,南北宽约 232.5 km,北接重庆直辖市,西及西北 连四川省, 东邻铜仁地区,西南抵毕节地区,东南接黔东南及黔南州,南隔乌江与贵阳相望。全市总面积

4、30762 km,总人口 676.56 万人。52、自然条件(1)地质面貌海龙囤中世纪军事城堡景区位于大娄山山脉东支中段,其地质构造属新华夏、华夏系构造的鄂黔台向斜。构造单元属松林穹隆变形区内的松林穹隆,出露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地层倾角 515,其岩性分上、下两段不同,上段为白云岩、砾质砂岩、硅质角砾岩,下段为白云岩、硅质磷块岩、粘土岩。海龙囤景区位于黔北高原,大娄山山脉的腹部,岩孔松林脊状山脉横贯其中,为乌江和赤水河两水系分水岭地带的乌江水系一侧,地形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海拨在 9001400m 之间,海龙囤景区最高海拨为 1307m,一般地形商差 300500m,最大高差 902

5、m。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及低中山地貌,按成因可分为侵蚀构造地貌及岩溶(喀斯特)地貌,侵蚀构造地貌以松林岩孔背斜轴部一带的脊状山为标志,山峰13001700m,一般坡度 4050,个别达 70以上。山头呈尖脊状,河流切割深度为 100200m,河流冲沟多呈树 枝状,河谷多为“V”型谷。海龙囤景区的南东面,为岩溶地貌,有缓丘谷地、槽谷,坡立谷,峰丛洼地及溶洞等,岩溶形态发育。(2)气侯、气象海龙囤景区地处低纬度,近海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侯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温垂直差异明显。海拨 1000m 以上地段,年平均气温 1213C,海谷地带年平均气温 1415C,大于或等于 0C 和积温介于 480

6、05700C 之间。极端最高气温 38.7C,极端最低气温7.1C,6高山地带秋至次年春季有冰雪冷冻、雾淞、雨淞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一年中,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年降雨量在 11001200mm 之间,多年平均辐射量为 81.8 千卡/平方厘米年,处于全国低值区以下。多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26%。景区气侯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气侯环境。(3)水文大娄山山脉南麓白云台的扬霍堡,是湘江河支流喇叭河的发源地,其上游称为翁家沟,流经油沙坪、大不井,至坝塘,为白沙水;经大洞河,从海龙囤东侧铜柱关下流出,再经碾房湾、谢家坝、庙林嘴注入太平场,是为喇叭河。喇叭河在太平场曲

7、折南流,经海龙坝后,在观音阁与高坪河合流,从高桥进入遵义市区,汇入湘江。喇叭河从发源地至湘江合流口,沿途汇流了小沟、杨堡沟、金家沟、板水等沟水。3、历史沿革海龙囤军事古城堡始建于南宋理宗宝祜五年(公元 1257 年),又名龙岩囤, 遵义府志记曰:“一蒂孤悬,群山固 结,左右环溪,阴深峻 险”,原为播州杨氏第十五世土官杨文为抵御蒙古大军而构筑的军事保垒,且因囤上风光秀丽,又兼作杨氏家族别墅行宫。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 年),杨氏二十九世官杨应龙又调集役夫工匠,在其祖先修建的龙岩囤上扩建城堡,修建宫室,筑铜柱、铁柱、飞虎、飞龙、飞凤、朝天、太平、万安、西关等 9 关以拒官军。在宽广 5 公

8、里的龙岩山顶囤筑土城、月城二重,建楼房、家庙、仓库、兵营、水牢于城中,各关之间石墙相连,马道互通,城堞随山势绵延 5 公里余,气象十分雄伟,并在海龙囤东之山7顶,建养马城、养鸡城、养鹅城,以为后勤给养。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 年年,明朝廷发动平播战争,兵部侍郎李化龙总督川湖贵三省军事,率十五省兵二十四万人,围攻海龙囤,双方决战,历时 114 天,双方伤亡人数 35 万人, 杨应龙 燃大火焚烧宫殿后自缢而亡,万历二十九年,朝廷在播州实行“改土归 流” 政策,杨氏自唐以来 历 725 年,传 29 代的土官统治宣告结束。海龙囤上、木结构建筑物被焚毁,但城墙、关隘、皇宫中轴踏步,建筑基石、水牢

9、、卡门等石砌建筑仍保留 400 年前规模,展示着惨烈战争后的场景。4、社会经济情况海龙囤景区内,工业不发达,仅有一些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家庭加工副业。由于土地零星分散,土多田少,土地贫脊,粮食生产水平低,经济作物少。农民多养马和耕牛,马多用于畜力运输,耕牛以黄牛为主,多用于耕地。有养羊的荒草坡,但少养羊,草场资源未能合理利用。景区内林产品主要有:生漆、乌柏子、桐籽、五倍子、弥猴桃、刺梨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厚朴、金银花等名贵药材,但加工制作技术差,未形成优势,社会经济不发达,外出经商,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旅游业还未获显著经济效益。5、景区现状:海龙囤中世纪军事城堡景区旅游业则尚属起步阶段。进入

10、海龙囤古城堡山脚的道路,部分是村级公路,部分还仅仅是狭窄崎岖的山路。进入海龙囤古城堡的游览线路尚待规划。海龙囤山上仅有一个简陋的游客接待站,可解决二十余人的食宿。景区内尚无供水、供电和通讯设施。86、主要景观介绍海龙囤军事古城堡景区主要景观有:(1)囤前防御体系遗址海龙囤古城堡囤前防御体系,位于龙岩山东侧,其山势陡崩峭,悬崖如刀砍斧削,陡立于白沙溪水畔。山腰下,有巨石砌成的坚固城墙,高 410m,威亚挺拨。登囤小径从山谷蛇行爬升到城 墙下,左有铜柱关,右有铁柱关,凭借山势和城门,扼住上山之道。关后山梁上,有石砌宽平高台,称“歇 马台”,实为军事嘹望哨。山腰崖壁下设飞虎关弈称吊桥关,利用半崖上的天然石壕凿为城门,城门前,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