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 医学课件

上传人:小乔 文档编号:24459788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纲辨证 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纲辨证 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纲辨证 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八纲辨证 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八纲辨证 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纲辨证 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纲辨证 医学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基本证候,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里的相对性:表躯壳、腑、经络(皮肤相对筋骨为表)里内脏、脏、脏腑(脏相对于腑为里)表里的狭义性: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里脏腑、骨髓,表里辩证,表证,概念: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所产生的证候。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清浅证候。 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常见的有表寒证、表热证。 表证的两个特点: 1、外感时邪;2、邪浅病轻。,概念

2、: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成因:表邪失治,内传入里; 外邪直中,侵犯脏腑; 七情、饮食、劳倦内伤等。,里证,临床表现:范围广泛表现多样,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余均为里证。特点:1、病位深在;2、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在腑、在上、在气者,较为轻浅;在脏、在下、在血者,较为深重。,附:半表半里证,概念:是指病邪在表里进退变化中,以寒热往来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为“少阳病证”。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2006-10-11,八纲辨证,表里证鉴别要点,表里证的关系,表里同病表里出入(1)表邪入里:失治,误治;(

3、2)里邪出表:如发热中的出疹等。,寒热辨证,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寒证,概念: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 自身阳虚虚寒 临床表现:恶寒,畏寒, 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热证,概念:指感受热邪,或自身阳气亢盛,或 阴虚阳亢,导致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出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

4、致。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实热 阴虚生内热虚热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2006-10-11,八纲辨证,寒热证鉴别要点,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 热 错 杂 寒 热 转 化,寒热错杂,上热下寒: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如既见胸中烦热,频频呕吐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证,即属此类病证。 上寒下热: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例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表寒里热:寒在表,热在

5、里,是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如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即是寒在表热在里的症候。 表热里寒:也是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如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临床上既能见到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的表热证,又可见大便汤泄,小便清白四肢不温的里寒证。,寒热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多因治疗不当,过服温燥药物;或失治,寒邪未能及时温散,而机体阳气偏盛,寒邪从阳化热所致。 热证转化为寒证:因失治误治损伤阳气;或因邪气过剩,耗伤正气,正不胜邪,机能衰退所致。,寒热真假,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现假寒。产生机理:邪热内盛,阳气郁而不能外达(阳盛格阴)。临床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或寒战,神识昏

6、沉,面色紫暗,脉沉有力;又见口鼻气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现假热产生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盛格阳,即阴寒太过,将阳气逼仄于体表)。临床表现:身热烦躁,口渴,面红如妆,神志躁扰,又见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不燥,或下利清谷,舌淡苔白, 脉浮大,但重按无力或脉沉无力。,虚实辩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即虚与实主要是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虚证,概念:人体气血,阴阳,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等各种证候。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正气。临床表现:各脏腑的虚证表现各不相同,大体有以下:面色苍

7、白或萎黄,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无苔,脉虚无力等。,临床上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证,概念: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特征。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成因:外邪入侵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病理产物(痰饮、水湿、瘀血等)堆积。临床表现:原因不同 表现各不相同,大体举例如下,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虚证实证的关系,虚 实 错 杂 虚 实 转 化,包括实证夹虚证,虚证夹实证

8、,虚实并重证。 虚实错杂的证候由于虚和实错杂互见,所以在治疗上便有攻补兼施法。但在攻补兼施中,还要分别虚实的孰多孰少,因而用药就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臌胀病久,其证腹大筋露,面色苍黄或黧黑,形瘦肢肿,饮食即胀,二便不利,舌质红绛或起刺,苔干糙黄腻,脉象濡缓或沉细弦数,这是实中夹虚,治当攻补兼施,或少攻多补。,虚实转化,实证转虚:是病情先表现为实证,由于失治、误治,以及邪正斗争的必然趋势等原因,以致病邪耗伤正气,或病程迁延,邪气渐却,阳气或阴血已伤,渐由实证变成虚证。虚证转实:是指病情本为虚证,由于积极的治疗、休养等,正气逐渐来复,与邪气相争,以祛邪外出,故表现为属实的证候。,虚实的真假,真虚假实

9、: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实盛现象。如久病脾虚腹胀,当虚到极点时,会出现胀满拒食,胸闷气逆,大便不畅等实证症状。但此腹胀不似实证之不减,会时胀时减;腹胀满必不拒按,或按之痛减,或按之软,这与实胀之硬满拒按不同;大便虽闭但腹部不硬。,真实假虚:本质为实证,反见某些虚羸现象。如腹部有实邪积聚者,严重时会出现虚假的虚象。虽默默不语但语必声高有力,不同于虚证之语声低微。少气懒言 ,虽不欲动,但动辄有力、动之反舒,不似虚证,动则加剧;虽泄泻不实,但泻后多感腹部反舒,不似虚证,泄后更加神倦无力。,2006-10-11,虚实证的鉴别要点,阴阳辨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表、热、实阴证:里、寒、虚素问 阴阳应

10、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证,概念: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等,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 临床表现:面色偏红,烦躁不安,肌肤灼热,口干渴饮为热;语声粗浊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为实证;舌质红绛,苔黄黑起剌,脉洪大滑实均为实热之征。,阴证,概念: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可归属为阴证。 临床表现:面色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溏薄腥臭,

11、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细涩。,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真阴不足:虚火时炎,面白颧赤,唇若涂丹,口燥,舌干红无苔,咽干心烦,头晕眼花,耳鸣,腰腿酸软无力,骨蒸盗汗,恶梦遗精,二便秘结,手足心热,脉数无力等。 真阳不足:形面色恍白,唇舌色淡,口中和,喘咳身肿,自汗,头眩,不欲食,腹大胫肿,肌冷便溏,或五更泄泻,阳萎精冷,两足萎弱,脉大无力等,亡阴证与亡阳证,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 成因:大汗、大失血等亡阳;久病阳气衰微。 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亡阴证: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 成因:壮热耗津、大吐、大泻等;严重烧伤。 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八纲辨证,阴阳证辨证要点,小结,1、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但又有具体的证候; 2、八纲不是孤立的证候,存在着相兼、挟杂、真 假与转化;3、八纲是一切辨证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