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观后感:常思责任 莫顶“光环”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24457439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观后感:常思责任 莫顶“光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观后感:常思责任 莫顶“光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观后感:常思责任 莫顶“光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观后感:常思责任 莫顶“光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观后感:常思责任 莫顶“光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观后感:常思责任 莫顶“光环”日前,“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正在火热展出。从第十展区仇和、苏荣、王珉等落马官员的忏悔书中,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腐化堕落之路的。“光环笼罩,头脑发热,助长了独断专行的作风。”这是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在忏悔书中写下的话。头顶“光环 ”,以至自我膨胀,在工作中独断专行,直到从权力巅峰跌落才幡然醒悟,仇和的忏悔,对一些自命不凡、感觉良好的领导干部来说,无疑具有镜鉴和警示意义。现实中,不乏像仇和那样被“光环”笼罩的领导干部。有的干部一开始干劲十足,做出了业绩,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组织的表彰,但身处鲜花和掌声包围中,久之便内心膨胀,不知

2、不觉躺在了功劳簿上;有的干部被调到重要岗位后,手握更大权力,掌握更多资源,“自我中心 ”幻觉膨胀,似乎所有人都应围着他转;有的因为年龄优势,在当地甚至更大范围内成了最年轻的“ 局长”“书记” ,就以为前途无量而飘飘然,甚至得意忘形、目中无人;还有的自认为有关系、有背景,哪怕出了事也有人“兜底”,就不免头顶闪亮“光圈” ,让人惹不起、躲着走领导干部一旦“自带光环 ”,处处觉得自己和他人不一样,就容易头脑发热、脱离群众,路越走越窄。干部自认为头顶“光环”,其实是“ 心魔” 作祟。干出成绩,不念群众支持、组织信任,而一味强调个人能力;身居要职,不思为民谋利、为党分忧,却只想着发号施令一些干部错误的价

3、值观和不严不实的作风,导致其内心膨胀、心态失衡,慢慢变得唯我独尊。说到底,领导干部如不注重修身修心,不能在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等问题面前摆正位置,就容易乱了心、迷了路,终究要栽跟头。而从外部来说,无论是鲜花掌声,还是曲意逢迎,都易使定力不足的领导干部内心沾沾自喜,进而盲目自信,滋生骄娇。诸葛亮在将苑里写道:“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倘若干部只看到个人成绩和力量,仿佛觉得头上笼罩一圈“光环”,就很容易听不进或有意忽略他人的声音。这样,一些干部慢慢便从“一把手”变成了“ 一霸手”,由“班长”变成了“ 家长”,大小事个人说了算;同时,他们恃才傲物,总以为自己有“几把刷子” ,

4、便不大肯虚心学习,在因循守旧中贻误了发展良机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为人低调谦和,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面对任命提拔要越来越谨慎,甚至连走路都靠墙走,只需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古人尚且如此,党员领导干部更应时时自省自勉,保持一颗谦逊之心,牢记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用来做什么。68 年前,“赶考”途中,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忠告,时至今日,仍振聋发聩。正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领导干部也要常修身修心,以群众忧乐为忧乐、以群众疾苦为疾苦,只有时刻掂量肩头负担的责任,内心才不浮躁,身体才飘不起来,保持心明眼亮,头顶上也就自然不会顶着那些晃眼的“光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