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24457058 上传时间:2017-12-0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公开课(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扫描】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考点要求】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2.掌握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第1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自主复习一】依据课本P26-29完成三维设计P29第一部分的题纲。能够回答: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横波和纵波传播的速度和介质有什么不同?2、圈层划分:名称、界线和各自的特点?3、软流层的位置?4、岩石圈的结构?,地球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的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上天有路,入地无门”,地壳,地幔,地核,(

2、1) 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地?,地?,17km,2900km,2、横波、纵波的速度快慢及传播的介质有何不同?,横波速度慢,并且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速度快,能够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传播,3、当发生地震时,陆地上人的感觉与轮船上人的感觉是否一样?,陆地上的人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摇晃;轮船上的人只感到上下颠簸,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对点提问】,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层,岩石圈,地核,地幔,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 )软流层? 岩石圈包括:-和-?,D,【对点直测】,(2011大纲全国文综)读下图,完成下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

3、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C,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为地壳 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 D为下地幔,【对点直测】,解析图中为大气平流层,为地壳,为软流层,为外核,为内核。平流层(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层横波能穿过。,B,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对点直测】,解析图中为大气平流层,为地壳,为软流层,为外核,为内核。平流层(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层横波能穿过。

4、,【自主复习二】依据课本P27-29完成三维设计P30第二部分的题纲。可结合右下部分“必须突破的一个关键点”,能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分别是通过什么作用形成?代表性岩石及特点?2.物质循环示意图及变式图。,二、岩石圈的组成,1 岩石圈的组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 ?岩浆岩?,火山喷发,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岩浆,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常见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岩浆岩的形成,玄武岩(喷出岩),花岗岩(侵入岩),?,?,沉积岩,风化,侵 蚀,搬 运,沙 尘 暴,堆积、固结成岩,肉石,侵蚀,搬运,堆积

5、,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岩浆,(2) 沉积岩及特点,裸露岩石,沉积岩,外力作用,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沉积岩,沉积岩,沉积岩,沉积岩中的“化石”,化石,侵蚀,搬运,堆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3) 变质岩的形成?,(3) 变质岩的形成,已成岩石,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举例,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 、 和 。,【知识梳理】,大理岩板岩石片麻岩,变质作用,变质岩,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外力作用(沉积作用),沉积岩,玄武

6、岩花岗岩,常见岩石,岩浆上升冷凝(岩浆作用),形成,岩浆岩,岩石类型,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特点,层理构造具有化石, 有气孔 质地坚硬,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石灰岩页岩花岗岩,高温,高压,高温高压,有化石和层理构造,玄武岩有气孔,大理岩,板岩,片麻岩,喷出岩,侵入岩,外力作用,2.如下图:为石灰岩,为页岩,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1).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冷却凝固作用,B,2.如下图:为石灰岩,为页岩,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7、2)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高压 石灰岩分布 岩浆活动 风化侵蚀作用强 A B C D,B,冷却凝固,喷出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变质作用,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重熔再生,侵入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2)地质作用:冷却凝固;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判断方法:1、“三进一出”是岩浆2、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 岩只能由岩浆形成3、能够相互转化的是岩浆和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2、图

8、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D,A,岩浆,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3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B,(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火山喷发A B C D,A,4.天山大峡谷陡峭狭长,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如图l所示。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9、读图回答,(1)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 A B C D,C,A,A,B,C,D,2. 如果在A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那么能够推测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A 温暖的深海 B寒冷的深海 C温暖的浅海 D寒冷的浅海3. A层岩石可能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4. 依据3题,在B与A岩层交界地带有可能找到( ) A玄武岩 B石英岩 C板岩 D大理岩,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回答以下题目。2、如果是石灰岩,则为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3、在地表形成的岩石具有

10、的特征是A.含有生物化石 B.具有较多的气孔C.具有层理结构 D.典型代表岩石是大理岩,C,B,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 资源;,2. 改变了 , 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 景观;,3.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 )和 _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矿产,地表的形态,地貌,物质交换,能量传输,默写内容:1、岩浆岩分为_、_,每类举例2、沉积岩的例子3个3、变质岩举例3个,并说明由什么岩石在什么条件下得来。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判读技法(31页),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变质岩,地 幔,火山,岩浆,岩浆岩,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1)图

11、中的a、b、c、d分别表示?,(2) 读下面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1)填出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A,B,C,D 和E 均属于,(2)C 经过,(3)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的是,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转化为 D,B 经过,转化为C,上升冷却凝固,重熔再生,A,(字母),变质岩,岩浆,岩浆岩,沉积岩,(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一进三出?三进一出?,(1)基础图,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2)变式图,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3)题。,(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B.C. D.,(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B.C. D.,(3)(改编题)图中箭头体现岩石圈诞生与消亡的是( )A. B. C. D.,D,A,B,答案C,4,厚,薄,岩浆,地球内部圈层及特点:,软流,液,软流层:位于_的上部,由_组成,是_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_和_。,地幔,塑性物质,岩浆,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地壳,谢谢大家!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