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432620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白介素-6 在 2 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关键词】 白介素-6,糖尿病【摘要】 近年来研究发现白介素 -6(interleukin-6 ,IL-6 )在 2 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IL-6 水平升高可预示 2 型糖尿病的发生, IL-6 干扰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而诱发胰岛素抵抗,也可直接损害胰岛 B 细胞,在 2 型糖尿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IL-6 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词 白介素-6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IL-6 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血细胞生成、组织损伤时的急性时相反应、炎症反应等。而 2 型糖尿病

2、(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复杂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最近发现 IL-6 基因的异常表达及 IL-6 水平的升高与 T2DM 及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有关。现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简要综述如下。 1 IL-6 与 T2DM2T2DM 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在 T2DM 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核心细胞因子,IL-6 在 T2DM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1.1 T2DM 是一种亚临床炎症性疾病 亚临床炎症是指在

3、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水平以下的炎症,无红、肿、热、痛等局部和全身症状,炎性细胞因子如 IL-6、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升高,急性时相蛋白如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Pickup 1 于 1997 年研究发现:T2DM 伴有代谢综合征者,其 IL-6 及急性时相反应物(CRP、可的松、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首次将T2DM 和亚临床炎症联系起来。2001 年美国的前瞻性、窠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 2 :IL-6 和 CRP 升高可预测 T2DM 的发生。他们测定 27628 例健康妇女基线时的

4、 IL-6 和 CRP,随访 4 年,随访期间发生糖尿病者(diabetes mellitus,DM)与无病对照者相比,在基线时 IL-6、CRP 明显升高(P0.001) ,即便用肥胖、临床危险因素、空腹胰岛素水平等校正后仍可预示 T2DM 的发生。在各种人工合成的炎症模型中,急性时相反应需要 IL-6 和 IL-1 的共同参与,IL-6 和 IL-1 共存能明显增加急性时相蛋白的表达。研究发现 3 :IL-6 和 IL-1 的同时升高是 T2DM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2004 年的前瞻性研究 4 也得出类似结论:对 32826 例健康女性随访 10 年,随访期间发生 DM 的 737 例

5、作为病例组,基线时病例组的 IL-6、CRP、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明显高于无病对照组(P均0.001) 。葡萄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bce,IGT )和 T2DM 患者的 IL-6 也明显升高 5 。这些证据提示:T2DM 是一种亚临床炎症性疾病,此炎症事件发生于T2DM 的临床表现之前,并且伴随 T2DM 的病程发展。1.2 IL-6 在 T2DM 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 遗传因素、吸烟、精神紧张、肥胖等均可造成氧化应激的增强,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促炎症转录因子 核因子 B(nuclear fac-tor-B,NF-B)激活。NF-B 的激活可诱导 IL-

6、6 启动子,而使 IL-6 基因表达 IL-6 蛋白。过量的 IL-6 可通过干扰胰岛素受体( insulin receptor,IR )信号转导而诱发胰岛素抵抗。体内外实验表明:IL-6 诱导小鼠的肝细胞和HepG2 细胞表达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 )-3(SOCS 是最近发现的蛋白家族,被筛选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负调控因子,尤其是 JAK/STAT 信号转导的抑制因子) 。在 HepG2 细胞,SOCS-3 是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的主要抑制物。SOCS-3 可通过以下机制抑制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 (1)它降低胰岛

7、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酪氨酸磷酸化; (2 )加速 IRS-1 的降解; (3)抑制磷脂酰肌醇脱酰酶激酶-3 的亚单位 P85 与 IRS-1 的结合;(4)在体内4HepG2 细胞中,SOCS-3 的异位表达可直接与 IR 结合,抑制 IR 自动磷酸化;( 5)SOCS-3 低表达时,它与 IRS-1 竞争结合 IR 的 Tyr-960 部位,这样使 IRS 磷酸化降低,从而抑制 IR 信号转导;(6)SOCS-3 高表达时,它与 IR 其他部位结合,抑制 IR 的自动磷酸化 6 。Senn JJ 等 7 的研究也表明 :在小鼠

8、肝细胞、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 细胞中,IL-6 能抑制 IR 信号转导和胰岛素发挥作用,表现为:(1)抑制依赖胰岛素的 AKT 的激活(在介导胰岛素下游代谢活动中非常重要);(2)降低胰岛素诱导的糖原合成。同时,由于 IL-6 抑制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妨碍胰岛素发挥作用,从而使胰岛素的抗感染作用减弱,反过来加重炎症反应。另一方面,炎性细胞 因子 IL-6 长期过度分泌,可导致胰岛 B 细胞分泌功能受损。DM 发生后,由于高血糖的作用,葡萄糖自身氧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增强,多元醇通路激活,抗氧化系统清除能力减弱,导致脂质过氧化增强与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致使氧化应激增强,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使

9、 IL-6 产生更多。同时,高血糖也可促进胰岛细胞分泌IL-6,大量的 IL-6 可促进 B 淋巴细胞分化,产生过量的 IgG,该作用和其他细胞因子产生的细胞毒作用结合,可引致胰岛 B 细胞凋亡。1.3 IL-6 基因多态性与 T2DM 分子遗传学研究也显示:IL-6基因多态性与 T2DM 的发病有关。对 124 例芬兰健康人研究发现:IL-6-C-174C 基因型携带者与携带等位基因 G 的个体相比,其基础5代谢率降低 8%;葡萄糖摄取率降低,并且氧化和非氧化葡萄糖利用率都明显地受 IL-6 启动子多态性的影响。IL-6-C-176-C 基因型降低能量消耗及胰岛素敏感性,导致机体肥胖,从而增

10、加患 T2DM 的风险 8 。在芬兰,对 490 例超重的 IGT 患者研究发现:同时携带 TNF-308A 等位基因和 IL-6-C-174C 基因型者,从 IGT 转化成 T2DM 的风险增加 2.2 倍 9 。 2 IL-6 与 DN 的发生发展2.1 IL-6 与 DN 的肾小球损害 在 T2DM 并发 DN 患者中,血和尿中的 IL-6 均升高,微量蛋白尿和临床蛋白尿组血 IL-6 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P0.05 ) 10 。T2DM 患者中,血中 IL-6浓度随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11 。肾小球系膜细胞可产生 IL-6,而 IL-6 能调控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该细

11、胞增殖并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引起肾小球微血管病变,在 DN 早期和中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中起重要作用 12 。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IL-6 与系膜细胞上的 IL-6 受体结合,刺激肾小球系膜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使肾小球滤过膜增厚。Radeke 等 13 研究发现,IL-6 能刺激系膜产生氧自由基,从而使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增多,造成细胞内膜损伤。IL-6 能刺激肾小球毛细血管附近的间质细胞合成与释放胶质6酶和其他细胞外蛋白酶,引起糖蛋白降解,在基底膜处带负电荷的糖蛋白的降解,会导致血浆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渗漏。这在蛋白尿和 DN 的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IL-6 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发挥作

12、用,通过合成黏附分子和化学诱导剂,提高白细胞的杀伤吞噬能力,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 14 。2.2 IL-6 与 DN 的肾小管损害 糖尿病有微量蛋白尿的患者中,仅 1/3 出现典型的肾小球病变,1/3 患者肾结构正常,1/3 患者无肾小球改变而只是不相称的严重的肾小管间质损害。这就表明肾脏病理改变只能部分用肾小球病变解释,甚至在无肾小球性蛋白尿时,肾小管已出现损害。糖尿病出现高血糖时,肾小管细胞是直接受攻击的靶细胞,肾小管细胞吸收葡萄糖不依赖胰岛素,这就使肾小管细胞间质葡萄糖浓度与血浆葡萄糖浓度直接相关。细胞间质高糖引起糖化蛋白终末产物(advanced gl

13、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产生增多,尤其是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methyllysine,CML)修饰蛋白,随之发生对氧化还原作用敏感的转录因子 NF-B 的激活 15 ,NF-B 激活引起细胞因子 IL-6 的表达。糖尿病时, AGEs 如 CML 可直接把肾小管系统作为攻击的靶器官,而肾小管尤其是近端小管处在高 AGEs 的包围之中:暴露在肾小球滤液之中,其中有大量的 AGEs,肾小管周围7的毛细血管中含 AGEs 也较高。并且,近端小管是 AGEs 重吸收和降解的地方,所以 AGEs 在 DN 中起重要作用。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16 :在尿沉渣中,正常对

14、照组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而糖尿病组有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并且在其核心区域可提取到激活的NF-B,而在 NF-BP65 抗原染色阳性的细胞中,IL-6 抗原染色也是阳性。在肾脏中也检测到 NF-B 的强表达。在体外培养的近曲小管细胞中,CML 是 NF-B 激活强有力的诱导剂,随着 NF-B 的激活,IL-6 释放入悬液中的量也增多。这就提示,依赖 NF-B 激活的IL-6 升高在肾小管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2.3 IL-6 基因多态性与 DN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 16 :T2DM 患者大量蛋白尿组与正常蛋白尿组相比,IL-6-634G/G 和-634*G 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有显著性,大量蛋白尿组

15、-634G/G 基因型和携带-634*G 等位基因者明显增多。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6-634C/G 基因多态性是 T2DM 肾脏病变恶化的相关变量。因此,IL-6 启动子区域(-634C/G )的基因多态性与 T2DM 患者 DN 的进展相关,部分提示 DN 的进展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综上所述,IL-6 在 T2DM 和 DN 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对 IL-6 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将有助于对 T2DM 及 DN发病机制的认识。8参考文献1 Pickup JC,MattockMB ,chusney GD,et al.NIDDM as disease of the in-nat

16、e immune system:association of acute-phase reaction and inter-leukin-6with metabolic syndrome X.Diabetologia,1997 ,40:1286-1292.2 Pradhan AD,manson JE,Rifai N,et al.C-reactive protein,inter-leukin6,and risk of devecoping type2diabetes mellitus.JAMA,2001,286 (3):327-334.3 Spranger J,Kroke A,mohlig M,et al.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the risk to develop type2diabetes:result of the prospective P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