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儿童保健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2422009 上传时间:2017-07-24 格式:XLS 页数:2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未病儿童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治未病儿童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未病儿童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未病儿童保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治未病儿童保健方案性别 电话推拿疗法常用穴位 清脾土穴定位 补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常用穴位推三关穴常用穴位 常用穴位定位疗程( 5)饮食疗法材料疗程注意姓名 出生日期 联系人小儿常见疾病的保健方法伤食积滞主要临床表现 外治法 操作方法及要求 饮食疗法胃纳呆甚至厌食,腹胀,恶心欲呕,口臭,夜眠不安,大便不调保健要点神阙穴 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 “清脾土 ”,三百下炒麦芽 20g、炒山楂 5g、炒神曲 10g,煮水,早晚 2次分服。正当肚脐中央凹陷处 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 “清脾土 ”,三百下操作方法用 40g紫苏煎沸水

2、,将毛巾在汤内浸泡,拧干趁热敷在腹部,用手顺时针推磨,冷则随换。分推腕阴阳穴约 100下推三关穴约 200下退六腑穴约 300下。治疗食积退六腑穴的次数要比推三关穴次数多脾虚厌食面色偏黄或偏白,肌肉松软,进食不多也常出现食积,大便多稀溏。保健要点足三里穴 补脾土穴 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 “清脾土 ”,三百下定位 外膝眼下四横指 ,胫骨外侧一寸处为足三里穴 分推腕阴阳穴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 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梭侧及尺侧,约 100下。操作方法用拇指揉

3、法,揉 200下,两侧交替,每日 2次。可配合的小儿,也可用艾条灸法,灸足三里每次 15分钟,两侧交替,每日 1 2次。约推 300下。分推腹阴阳穴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 (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 ),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 200下。捏积疗法操作方法及要求 饮食疗法患儿俯卧,医者两手半握拳,两示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示指前方,合力夹住背部两侧肌肉并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推,拇指向后退,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从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即可,如此反复五次,但捏第三次时,每捏3把,把皮肤提起 1次,每日一次,连续六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天,再作第

4、二个疗程。也可连续提捏,每天 1 2次,作为保健治疗。但背脊皮肤感染及紫癜病患儿禁用此法。北沙参 12g、肉豆蔻 5g、陈皮 3g、褒瘦肉 200g,每周 2 3次服。干淮山20g、莲子(去心)10g 、鸡腿1只,褒汤,每周23次。夜寐不宁(心火上炎)主要临床表现保健要点( 1)外治法 ( 2)耳穴疗法:定位1、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 ,腕横纹上 2寸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取穴神门在三角窝后 1/3的上部、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医用胶布内侧,用镊子将粘籽胶布对准穴位贴上,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 40次 , 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每日自行按压

5、3 5次,每次 3 5分钟,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2、神门穴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操作方法 用大拇指按压神门穴和内关穴,两侧交替进行,每次按压1015分钟。10天1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 3 5天一换, 10天为 1个疗程( 3)推拿疗法 (4)足浴疗法揉小天心:用中指端揉 30 50次 夜交藤 30克,合欢花 15克,连翘 15克用灯芯草 3 5扎,或新鲜竹叶芯,洗净后煮白粥。加清心经 100 300次: “心经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清心经:用拇指罗纹面着力,从指尖方向向指节方向直推。 操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放入砂锅中,加水煎取 1500ml,取药液倒入药桶内,药液平面没踝,水温

6、以 37为宜,每次 30 45分钟,睡前 1次。清天河水 150 300次: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7天为一疗程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 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指导医生 指导时间口舌生疮,心烦不安,易发脾气,夜寐不宁,小便色黄。内关、神门 神门、心( 3)外治法:推拿疗法处方 常用穴位定位操作方法疗程:操作方法疗程( 3)食疗:六腑穴三关穴肺俞穴琥珀抱龙丸发热抽搐,烦躁不安,痰喘气急,惊痫不安。小儿常见疾病的保健方法便秘(中阳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保健要点( 1)外治法:吴茱萸敷脐法 ( 2)外治法:耳穴压豆面色偏白或偏黄,肢冷畏

7、寒,喜饮温水,大便粒状或大便不干却秘结难解。丁香 3克,广木香 3克,吴茱萸 4.5克,肉桂1.5克便秘点虚汗过多补脾经 300次 (3分钟 ),推肾水 300次(3分钟 ),清大肠 200次 (2分钟 ),推上三关 100次 (1分钟 ),摩腹 200次 (2分钟 ),捏积 5遍,按揉足三里 100次(2分钟 )。以上推拿手法每天 1次, 5天为 1疗程,治疗 1 2疗程。在三角窝下缘,对耳轮下脚中段上缘操作方法及要求用法上药研粗末,加粗盐 100g,炒温热后装布袋,温度合适后,敷于肚脐,每次 30分钟,每日 1次。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医用胶布内侧,用镊子将粘籽胶布对准穴位贴上,每穴用拇、食指

8、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 40次 , 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每日自行按压 3 5次,每次 3 5分钟。两耳穴交替贴压, 3 5天一换, 10天为 1个疗程主要临床表现 保健要点( 1)外治法:五倍子敷脐法 ( 2)饮食疗法白天动则汗出淋漓,夜眠头汗淋漓,易感冒,面色苍黄。操作方法及要求:处方五倍子、肉桂,比例 10: 1,研末备用。取中药粉末 30g,用食醋调湿以成形为度,做成一元硬币大小,分别贴在肚脐和左右涌泉穴,外用麝香壮骨膏盖在上面固定。每日 1次,连续使用 1周。贴药后若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和破损等应暂停,结痂后可继续给药。泥鳅参芪汤泥鳅 5条,人参须 5g,黄芪 10g,生姜 3片

9、,红枣 5枚将泥鳅放清水养 3日,排出污物,洗净后放油锅中煎黄,加水 3碗,同诸药共煎汤取汁饮服。每周 2 3剂,连续 5 7周,可补注意力不集中主要临床表现保健要点( 1)外治法:耳穴压豆 ( 2)足浴法:注意力分散,易受外界影响,好动或多动,或有不自在的小动作,时表情古怪选穴 左耳 肝、肾、心、小肠、口、缘中、耳背心、耳背肾 中药沐足组方 补骨脂 当归 红花 首乌 威灵仙 熟地牛膝 川断 鸡血藤 丹参右耳 脾、神门、心、内分泌、枕部、肝、耳背心、耳背肾操作方法及要求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医用胶布内侧,用镊子将粘籽胶布对准穴位贴上,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 40次 , 达到使耳廓

10、轻度发热、发痛。每日自行按压 3 5次,每次 3 5分钟,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每周贴 5天,休息 2天,两侧耳同时治疗;或每次贴 1侧耳穴,两耳交替。 5周为一疗程药液平面没膝,水温以 37为宜,每次 15 30分钟,睡前 1次。7天为一疗程。注意,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 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体虚易感保健要点 保健要点( 1)外治法:佩戴中药香囊法 ( 2)捏积疗法无特殊疾病而体弱易感冒,常见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常伴见面色萎黄,乏力或手足心热,易汗贴身佩戴 “防感中药香囊 ”(生黄芪,炒苍术,防风,辛夷,白芷,佩兰,藿香,艾叶,桑叶,野菊花,花椒,川芎,桂枝,砂仁,苏叶

11、,桔梗,冰片 ),夜晚置香囊于枕边睡眠,每 30 天待香囊中药气变淡后更换,连续使用3个月为一疗程。(见上述“脾虚厌食篇”)之捏积疗法操作方法及要求芪参鹌鹑汤 :黄芪 10克,太子参 10克,谷芽 10克,鹌鹑 1只。做法:以上材料处理洗净,加清水 6碗,慢火煲 12小时,喝汤,食肉十个常见推拿穴位保健脾经操作补脾经时,家长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按住小儿拇指末节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 300次。 功用健脾胃、补气血。用于泄泻、呕吐、积滞等疾病大肠肺经 功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咳痰,恶寒发热等疾病操作:清肺经时,家长一手握小儿手掌,另一手拇指放在小儿无

12、名指末节螺纹面上,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次。位置脾经在小儿拇指末节螺纹面位置:位于小儿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位置:在前臂伸侧面尺侧缘。操作:自肘推至腕,推100-500次。功用:退热,主治高热、昏迷、抽搐等症。丹田 板门 七节操作:自腕推至肘天河水穴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 “清天河水 ”,推100-500次。功用疏风清热,用于小儿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高烧不退等一切热症。位置: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操作:按、揉 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 30次。功用:祛风退热定喘,主治发热、小儿常用中成药保和丸 王氏保赤丸 紫雪散操作:可以用推法,推100-

13、300次功用:健脾运食。可用于积滞、泄泻等疾病。位置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位置:自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成一直线至圣保元丹食积。脘腹痞满胀痛,暧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等1.小儿消化不良和成人胃肠功能失调所致乳滞疳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便秘等症。2.四时感冒所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厥惊风、喘咳痰鸣等症。 3.脾胃虚弱,发育不良。急性热病引起的高烧不退、大便秘结、烦躁不安以及神志不清、说胡话等症状,尤其对小儿急惊风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小儿感冒发烧,咳嗽痰盛,气促作喘,急热惊风,手足抽搐,项背强直功用:补气发表、祛风散寒,用于外感怕冷无汗、营养不良。位置:位于脐下 2寸。操作:用摩法或揉法,操作 3-5分钟。功用:补虚培元固本,主治少腹痛、遗尿、脱肛,小便赤少。位置:大鱼际隆起处。操作:可以用推法或揉法,操作 50-200次。功用:行气消食健脾,主治胸闷、呕吐、积滞腹满、食欲不振。位置: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操作:推 200-500次,向上或向下推功用: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位置:在前臂屈侧面的桡侧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