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语法总结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4139 上传时间:2016-1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语法总结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语法总结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语法总结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语法总结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语法总结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语法总结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语法总结1、 助词“”的用法() 、动作进行的场所,如 公園遊。 部屋中歌。 (初級第 1 2課)() 、手段,工具及材料,如 電車行。 包丁切。 牛肉作 1 2 3料理。 着席。 4() 、原因或理由,如 病気休。 法律違反逮捕。 株儲 1 2 3。() 、主体或对象的状况,如 人行。 無理使用。 1 2 3歩。 答案白紙提出。 4() 、数量单位的集合,如 個円。 人組。 1 2() 、限定范围,如 辺大町。 世界最大 1 2湖。 時間着。 32、助词“”的用法(1) ,存在的地点存在句有 2 种格式: 教室(补语)机(主语)(谓语) 。这是补主谓结构,译成“有” 。全句

2、译成“教室里有桌子。 ” 机(主语)教室(补语)(谓语) 。这是主补谓结构,译成“在” 。全句译成“桌子在教室里。 ”不论在哪种存在句,物体存在的地点,都用“”表示,称作“存在的地点” 。另外,存在句中还有个问题是:人和动物用、。其存在地点仍然用“”表示。(2) ,具体时间在日语中表示时间有 2 种:一个是像今日() 、去年() 、来週() 、今朝() 、夕()等等单个的时间名词。另一个是年、月、时、星期等等直接有数词的时间名词,称作“具体时间” 。用具体时间时后面要加“” 。如:私今朝(单个的时间名词)時(具体时间名词)起。 “ 我今天早晨 6 点钟起床了。 ”山田年(具体时间名词)大学卒業

3、。 “山田先生在 1998 年大学毕业了。 ”水曜日(具体时间名词)。 “星期三有考试。 ”(3) ,动作的对象英语的及物动词做谓语的句子中有双宾语,即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日语中没有间接宾语,英语的间接宾语在日语中用带的补语表示,就是“动作的对象”用带的补语表示。先生学生(对象)日本語教。 “老师教学生日语。 ”私田中(对象)手紙出。 “我给田中发了信。 ”(4)作的落脚点“落脚点”的概念容易和“对象”混淆。 “对象”应该是人或者是动物之类有生命的东西;而“落脚点”是动作的归宿。李朝早教室(落脚点)来。 “小李一大早就来到教室。 ”会社(落脚点)行。 “乘公共汽车去公司。 ”先生黒板(落脚点)

4、字書。 “老师往黑板上写字。 ”用紙(落脚点)名前電話番号書。 “请在这张表格上写上姓名和电话号码。 ”(5) ,移动的方向一般移动方向用“”表示。而这时的可以用代替。明日(移动方向)行。 “明天我去北京。 ”来年(移动方向)留学“明年我去美国留学。 ”(6) ,变化结果事物经过变化,由一种事物变成了另一种事物。这里有 2 种情况: 客 观地描述事物的 变化,或者说客观地力量促使了事物的变化,用“名词+”的形式。大学卒業、教師(变化结果)。 “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 ”出張行(变化结果)。 “因为出差,要去上海了。 ” 经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了这个变化,用“名词+”的形式。 来週海外旅行行事。

5、“决定下周去海外旅行。 ”今後火曜日日本語勉強日。 “我决定今后把星期二定为日语学习日。 ”用 “名词+”和“名词+”的形式来分别表示“规定和制度”以及“自己决定后一直执行” 。学校、夜時校門閉事。 “学校规定午夜 12 时关门。 ” 私毎日 2 時間日本語勉強事。 “我每天都学习日语 2 小时。 ”(7) ,来去的目的在移动动词的前面表示移动的目的,名词或动词连用形后面加 再加动词。町買物(移动的目的)行。 “上街去买东西。 ”食事(移动的目的)行。 “去餐馆吃饭。 ”忘物取(移动的目的)家帰。 “回家去取忘遗忘了的东西。 ”先生授業聞(移动的目的)学校来。 “到学校来听老师讲课。 ”(8)

6、 ,比较的对象这个形式主要用于进行比较。但是和“”不同,是表示对于一些事物的自己的能力。私寒強。 “我不怕冷。 ”人酒強。 “那个人酒量大。 ”彼自分厳。 “他对自己很严格。 ”母親子供甘。 “那个母亲对孩子太溺爱。 ”私歴史弱。 “我不擅长历史。 ”从这些例句可以看出:虽然日语的形式是基本相同的,但是翻译成为中文后就很不一样了。这里就有日语有日语的形式,中文有中文的形式,绝对不是一样的。(9)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原因一般认为表示原因,但是用表示原因和不一样,是专门用于引起心理的和生理的现象的动作之前,强调内在原因。余可笑、思笑出。 “因为太可笑了,所以忍不住笑起来了。 ”長間勉强疲。 “由于

7、长时间的学习而疲倦了。 ”生活困。 “生活很困难。 ”(10) ,特殊动词的要求有一些动词,不遵守一般的格式,有其特殊的要求。如:“勤(工作) ”“住(居住) ”“泊(暂住) ”等,虽然都是行为动词,但是其动作场所不用“”而用“” 。 (我估计还有一些动词属于这一类。 )私中国銀行勤。 “我在中国银行工作。 ”先生住。 “老师住在乌鲁木齐。 ”北京飯店泊。 “在北京,我住在北京饭店。 ”(11) ,被动式动作的主体在被动式的句子中,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不用“” “” ,而用“” 。弟兄(动作主体)殴。 “弟弟被哥哥打了。 ”私子供(动作主体)時計壊。 “我的表被孩子弄坏了。 ”雨(动作主体)降風邪引。 “被雨淋了而感冒了。 ”(12) ,使役态动作的主体在使役态的他动词句子中,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不用“” “” ,而用“” 。(自动词句子中 ,表示动作主体的词语用“” )先生学生本読。 “老师让学生读书。 ”仕事私。 “这个工作请让我作吧。 ”(13) ,被役态的外界力量在被役态句子中,表示外界强迫的力量用“” 。私妻病院行。 “我被妻子逼着去了医院。 ” 私飲、飲。 “不是我想喝的,是他们灌我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日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