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維模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40590 上传时间:2016-12-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統思維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系統思維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系統思維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系統思維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系統思維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統思維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統思維模式(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統思維模式 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的運用 台中師院 徐照麗 教授 研發 報告人 三和國小 何昭伶 頭家國小 李勝億 報告大綱 九年一貫課程理論簡介 實務盲點分享 系統思維模式的詮釋 系統思維模式克服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之困境 理論篇 本簡報關鍵顏色圖示 一般說明 舊課程或可以延續的 特別強調九年一貫課程的重點 能力的延伸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任務 學生:會 讀、寫、算 (基礎學科 ),做一個有人文素養、能思考、有能力的文化國民 家長: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老師: 真正的專業 學校教務行政:課程與教學的專業經營 學者專家:從現象探討方法、思維、理論與哲學 教育行政機構:分析各環節的現象,作為改進教育系

2、統的部份基礎 行 動 研 究 648590課程 課 程 標 準 課 程 標 準 課 程 綱 要 課 程 目 標 能 力 指 標 課 程 目 標 去除標準 彈性提高 權力責任 64 85 90 決定教材 設計課程 創新 教學 參考 教科書 能力 評材法 生活 1至 99 審教科書 目標 審 教學 國教科書 教學 政策 老師的任務 學校本位 能力指標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哲學基礎 綁 實用主義 鬆 人文主義 掌握能力 請 聯考 家長比一比 工業時代 把 書 讀好 能力 一時把書讀好不一定真的有能力 (記憶、理解 、應用、分析、綜合、評鑑、技能、態度 ) 有能力卻可以含把書讀好! (紮實! ) 進一步

3、 自學 ,擴充能力! 八年級生的成長背景 靠上一代知識與經驗傳承的比例下降 多元資訊與文化入侵 出國的機會多,見多識廣 各式媒體充斥 在網路資訊時代成長 國際教改與競爭 美:基礎學科、科技、多元 日:道德教育 韓、中:企圖心、旺盛的士氣、與世界接軌的氣概和拼勁 把 書 讀好 能力 舉一 (教科書有限 )反三 (生活素材無窮 ) 九年一貫課程 聽、讀 做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命題原則 (五 )、試題原創性 考書或補習班講 義中出現過。 包括聯 考、甄試考、學校考試或其他大型考 試 )。 摘錄自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成 敗關鍵在哪裡? 不只在九年一貫課程本身 地方教育行

4、政的 專業執行政策與支援 校長支持:行政機關突來的活動?行政的思考與沉澱、肩膀, 對既定教學計劃的支持 教務行政 專業課程領導 老師 願意 創新嘗試與專業對話 家長 認同 能力 讀書的教育理念 專業課程領導 一 學校:績效責任 做法:部訂能力指標取代單元做為 評量 的範圍 徹底確實地培養能力 教師:用真誠與意志創新教學 天下沒有完美的辦法,但總有更好的辦法! 要有檢視 (課程、學生的能力 ),再來想策略 (評材法 ) 一步一步:有些參考、有些創新、有些行動 只有專業,才有尊嚴 實務盲點分享篇 因為教育部能力指標的彈性太大 , 配套措施不足 , 以致導致下列盲點 。 九年一貫的開始 瞎子摸象 南

5、徵北討 捨本逐新 基本能力指標的解讀 語焉不詳 , 無法充分瞭解 。 學生的能力達成只是次數的多寡嗎 ? 基本能力指標都教好尌可以了嗎 ? 學校本位課程 學校願景流於宣傳口號 。 是少數學生展現的成果。 是許多外加的活動課程。 只是很熱鬧但不知對培養學生能力有何助益的活動。 老師有多少的時間和專業來建立? 統整課程 要每一領域每一單元都統整嗎 ? 教科書的統整恰當嗎? 要如何統整才省時才正確? 協同教學 協同教學的時機 ? 協同教學的目的? 教學計劃的編寫 依照教科書寫。 寫歸寫教歸教。 如何讓學生學到足夠的能力? 教科書、 補充教材 如何檢視教科書的編寫符合學生學習需求 ? 選教科書來教?

6、還是選教科書來建立學生能力? 把教科書完全教完學生的能力夠嗎 ? 如何補充教科書的不足? 教學法 如何教學創新 ? 評量方式 如何做才能有效率 ? 基本學力測驗如果開始實施會產生什麼現象? 系統思維模式的詮釋 系統思維模式圖 本模式關鍵圖例 能力 知識 (學 ) 、教材綱要 (教 ) 教學策略 建議跨年級的能力指標 斜體字 系統思維模式 學年能力指標 縱的連貫:能力指標視覺化 主題統整:能力指標視覺化 方式:關聯 、核心式 範圍:領域間統整、領域內統整 學年 (期 )教學計劃 協同教學 課程規劃評鑑 教學目標 分段 學年能力指標 為什麼? (總 2 2 現階段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掌握能力指標 年

7、級間教師較少聯繫 教科書編輯者各自表述 :領域間、年級間 課程無法有效統整:橫的統整、縱的聯貫 學校本位課程無法落實 績效責任無法落實 解讀 學年能力指標 學年與分段碼 *:修改 斜體字:能力指標跨年級或年段續加強能力 如何分出學年能力指標? 以學生的發展與生活經驗為核心 螺旋式課程設計 質的分配:邏輯順序原則 發展心理為理論基礎 生活空間:自我 家庭 學校 社區 家鄉 台灣 中國 世界 時間順序 知識體系:簡單到困難、具體到抽象、一般到特殊、單純到複雜 量的分配:上課時數 +學生能力 實作:同領域教師多次對話 評鑑與修改:學年教師 領域教師 能力指標不容易解讀 ? 能力指標語焉不詳 教育部修

8、改 (有那麼容易嗎? ) 學校詮釋 校本位化 能力指標太多、表列 認知策略:將概念或知識加以組織 視覺化 一年一領域一圖 能力 (圓 )、 編號 +教材 (矩形 )、策略 (中括號 ) 彼此之間容易看出其邏輯關係 九年一貫 (一到六年級架構圖 每一階段的學習都是後續學習的基礎 用本模式看如何連貫? 六個年級架構圖一字排開 看圈內的能力在年級間是否逐漸加多、加深、加廣?例:一年級觀察 二年級觀察 看框內的教材在年級間是否也逐漸加多、加深、加廣? 依此學年能力指標,在年級間老師不易聯繫或學生轉學時,能否連貫? 九年一貫 (一個年級所有領域的架構圖 ) 學生生活經驗或知識體系的不可分割 關聯式統整

9、& 其他 用本模式看如何統整? 一個年級所有領域架構圖一字排開 看框內的知識是否要統整?一個主題一種記號、主題名稱 要不要額外加深加廣 訂學校本位能力指標, 本位與國家能力指標再統整?或獨立實施? 課程與教學計劃 實用主義 人文主義 彈 性:特色、加深加廣 學年教學計劃 性 績效責任 :先規劃部訂能力指標 效率管理:從架構圖到教學計劃 編號 找分段能力指標 拷貝 換色 調整主題、能力指標的邏輯順序 (未做領域間統整之能力指標在領域內統整 ) 再分為上下學期兩部份 (領域、量 ) 融入議題 彈性 課程 (詳加檢視 ):加入學校教學目標 (六年一貫的特色、加深加廣 ) 此階段可先決定是否協同教學

10、特色課程的思維舉例 頭城,整潔的開蘭第一城; 礁溪,在溫泉中尋找新健康之道; 壯圍,哈密瓜渡海生根; 員山,用歌仔戲寫下傳奇; 羅東,木材香裡,荷花綻放; 三星,蒜蔥銀柳,高檔農鄉; 大同,泰雅族的美麗桃源; 五結,葛瑪蘭遺跡小鎮; 冬山,戀戀冬山河; 蘇澳,媽祖疼惜的港灣; 南澳,蠻山,野溪,悍獵人。 台灣鄉鎮的特色和面貌, 故事與人文, 自天下雜誌 2001/07/15出刊 學年教學計劃 決定評量方式 評量 能力 ,非僅評教科書內容。 從能力的性質與內涵決定評量的方式 多元評量:紙筆、觀察、作業、作品、表演 形成性評量或總結性評量 統整各評量方式之能力指標,做為規劃紙筆測驗、表演、闖關 之

11、依據。 學年教學計劃 決定教材 採用教科書 +自編補充教材 (1%到 99%) 依據能力指標 (學習內容 )選教科書,吻合度越高者得標,運用率越高。 教科書只是教材頻道之一 生活週遭有豐富的資源可做教材 (自然環境、生活、網路、書籍 ) 整合自編教材與教科書 主控教科書的運用方式,而不是被牽著鼻子走 自編 (發現 )教材? 視能力指標為光榮的歸宿,邁向歸宿的沿途自然有豐富的 學習 資源! 教材不能脫離生活經驗,先從生活週遭開始,學習才不會顯得虛無飄渺! 教師專業、 學生觸角 、尋找教材 部訂能力指標學校本位化 (例 ) 加深加廣的學校本位能力指標 (例 ) 特色課程的學校本位能力指標 (例 )

12、 學年教學計劃 決定教法:啟發心靈與智慧, 體驗才能領會 兼容並蓄、十八般武藝 自然:想像力、提問、邏輯思考、找答案、紮實做觀察與實驗 (蜘蛛都會結網嗎? ) 語文:用 (聽、說、讀、寫 ) 下雨了?體驗 鄉土:幾代人共同的懷念 鄉土意識情懷 健康與體育:生活的實踐 (營養與運動 ) 藝術與人文:美是什麼?非邏輯的感應?一種感動?憶、感念、回憶、品味、 生活美學 數學:從生活經驗中發現邏輯 (數學資優榜首:打電動也在學機率? ) 何謂建構?體驗 ! 將能力指標轉化為教學目標 (例 ) 透過學年教師之間的對話 能力表現多元化 教材內容學校本位化 能力指標取代教學目標成為教學活動設計的切入點 能力指標轉教學目標 能力指標 觀察 物體的特徵 :界定、決定 能力 學習內容 教科書、生活週遭、其他 行為表現 (評量 ) 驗、建構、內化 方法 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