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3925441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上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总结20*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外经贸局和市经济合作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当“三个发展”排头兵的发展要求和“一个目标、五个领先”的总体思路,以深入落实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为契机,拓宽发展思路,创新招商措施,强抓机遇,攻坚克难,保持了全市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一、全市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工作运行情况一是招商引资整体提升。1-6 月份,全市共完成到帐外资 9363万美元,同比增长 28.3%,其中,到位资金 1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1 家,过千万元的企业 2 家:三星重工业 3200 万美元、安赛乐

2、米塔尔 2122.6 万美元。1-6 月份,全市共引进国内招商项目 114 个,项目总投资 445 亿元,实际利用内资 28.67 亿元,同比增长 10.7%,其中在建过亿元的大项目 20 个,实际到位资金 11 亿元,占实际利用内资总额的 38.4%,国内招商综合考核指标列威海三市之首。(一)研发项目实现突破。为完善研发、生产、销售整体产业链条,我们立足已投资企业在我市取得的既得优势,不断加大对其总部和科研机构的引进力度。今年,我市第一家外资研发机构总投资 2990 万美元的三星造船船舶研发中心于 3 月份获得批准,目前已到位外资 1200 万美元,它将对提高我市造船产业技术水平、承建国内外

3、大型高功能船舶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二)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为确保在谈、在建重点内外资大项- 2 -目得到顺利推进,我们采取定期会谈、跟踪服务等措施,不断完善大项目聚焦服务机制。上半年,总投资 2700 万美元的成山钢丝帘线项目已到位资金 2122 万美元,已经开始生产;总投资 1100 亿元的石岛湾核电站项目,正式开始厂区“五通一平”建设;总投资 50 亿元的建龙造船项目已经开始场地爆破工作。此外,欧洲某公司投资7000 万美元的产品生产及研发、总投资 60 亿元的鸡鸣岛综合开发等重点在谈项目也得到快速推进。(三)节会招商务实高效。上半年我们共组织了西洽会、上海松江区、韩国招商月等 8 次大型招

4、商推介活动,精心论证汇编了 12个重点对外招商项目,并通过市领导带队登门对客商决策层进行拜访,促动了三星二期增资、石岛新港开辟至韩国群山港新航线、先进精密特种车等项目的推进步伐,促进了好当家集团与西北大学合作、盛泉集团与深圳好口味合作开发海洋食品等合作项目。二是对外贸易多点增长。20*年,我们着眼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力推动转型促动、品牌拉动、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中日韩产业交流会等国内外展会 31 次,展会现场成交 6000 万美元。组织企业参加了“国际市场开拓培训班” 、 “20*输日食品质量安全培训班”等开拓国际市场和应对国际贸易新形势专业知识讲

5、座,提升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促进了我市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1-6 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 101752 万美元,同比增长 21.8%。其中,完成出口总额63543 万美元,同比增长 25.5%,高出威海市平均增幅 9.3 个百分点。- 3 -加工贸易高位增长,1-6 月份全市加工贸易出口 44774 万美元,同比增长 43.8%;工业品出口 44831 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0.6%,同比增长 40.8%,其中,机电产品出口 25622 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 40.3%,同比增长 55.8%,成为拉动我市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引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1-6 月份,全市出口过 500

6、 万元的企业 19 家,出口总额 43212 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68%。三是国际合作亮点不断:1-6 月份,全市对外签订劳务合同额826 万美元,同比增长 5.6,完成营业额 792 万美元,同比增长2.3,外派劳务人数 358 人,同比增长 68。立足于加快我市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步伐,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竞争,并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我们认真筛选有条件的企业,鼓励、指导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实现重大突破:1-6 月份,全市有 5 家企业境外投资项目获得审批,分别为石岛新港港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 1000 万美元开通至韩国群山客货轮运输新航线项目、荣成美辰装饰有限公司在乌克兰投资 100万美元从事室

7、内装饰工程承包项目、成山集团投资 50 万美元在香港设立中仁信有限公司项目、好当家集团在韩国投资 10 万美元设立办事处项目、荣成市永进水产有限公司在菲律宾投资 200 万美元的海洋商业捕捞及加工项目。另外,成山集团对老挝增资 1793 万美元的橡胶种植园增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四是争跑资金成效显著。1-6 月份,我们积极协助指导了我市泰祥水产、梅林食品、荣东食品等 28 家企业争取了农产品扶持资金134.6 万元;协助指导了荣远渔业、华海渔业、王岛渔业三家远洋- 4 -渔业公司争取了资源回运专项资金 173 万元;在我们积极申报我市为省首批出口创新基地,并获得审批的基础上,我们又认真研究相

8、关政策,申请了出口创新基地专项资金 40 万元,目前这三项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另外,围绕提升品牌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组织了黄海造船、荣佳电机、华鹏玻璃等 9 家企业上报了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资金 300 万元;组织了好当家、库珀轮胎、波德隆食品等 6 家企业申报了 20*-20*年度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及专项资金 30 万元。落实国家对“走出去”企业的扶持政策,认真组织成山集团、汇成国际等 6 家企业上报了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1172 万元。二、我市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工作面临的形势随着“两税合并” 、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带来的全球

9、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际投资区域转移等因素的叠加,我市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工作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共存。(一)产业“磁场”效应明显。随着我市三大产业规模的扩张,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自去年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出口创新基地之后,今年 6 月份我市又被命名为船舶工业聚集区,这将对我市重点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二)审批“瓶颈”制约加大。受土地政策、审批程序严格等宏观调控因素的影响,大项目推进难度加大,特别是涉及到既有海- 5 -域又有陆地的造船项目实施起来更加艰难。(三)企业“破壁”压力重重。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物价上涨、国际贸易壁垒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我市农

10、副产品、服装纺织等行业进出口企业面临压力越来越大,直接导致了我市相关领域对外贸易指标的下滑。三、下半年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工作措施一是以科学谋划招商方式为举措,膨胀产业集群。总结反思我市已引进的三星造船、库珀轮胎、中外运物流等国内外 33 家知名大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我们遵循的基本思路就是“优势对接,主动推介” ,一方面依靠优势条件吸引外商,另一方面依靠主动推介跟踪外商。下一阶段我们将突出做好三项工作:(一)拉伸三大产业链条。我市三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具备了承接配套企业的能力,我们将围绕已落户的三星造船、建龙造船、华泰汽车等产业龙头项目的辐射作用,认真筹备组织在日本、韩国、江浙举办的食品推

11、介、船舶配套等专题招商活动,力争在引进三大产业配套企业方面形成更大突破。(二)推介一批重点项目。围绕我市潜力广阔的港口、海带、海洋制药、旅游开发等领域,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灵活采用网上查阅资料、电话沟通联络、主动登门拜访等多种方式,紧盯世界 500 强、行业龙头,积极靠上去主动推介,争取引进更多的产业大项目。(三)拓展三产招商领域。以第三产业招商为突破,着力加快- 6 -推进服务外包、物流、文化、教育、餐饮娱乐、商业批发零售等领域对外招商,重点做好大润发卖场、振华商场、如家酒店、外交学院荣成校区等项目的对接招商,以第三产业的整体提升优化我市投资环境,促进更多、更好、更高层次外商入驻。

12、二是以调整优化外贸方式为举措,打破贸易制约。(一)强练内功,提高检测能力。将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产品检测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引导好当家、泰祥两家检测中心进一步扩大出口检测能力,鼓励其他骨干企业加快建立检测中心,进一步加强我市出口产品自我检测能力。(二)多元发展,开拓更广市场。由于花生仁出口日本市场受阻,今年 1-6 月份我市花生出口同比下降 88.3%。以此为警示,我们将不断拓宽信息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精心包装,高密度宣传,打开欧、美、大洋洲及国内新市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三)争跑政策,提升企业实力。抢抓国家出台多类外经贸扶持政策的机遇,进一步加大跑省

13、进京力度,认真协助企业整理相关资料,帮助企业争取农产品出口扶持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等政策扶持基金,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四)引导创新,促进贸易升级。充分利用我市被确定为海洋食品出口创新基地、船舶工业聚集区这两个重要平台,从源头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外贸向产业延伸,打造临港产业和海洋食品- 7 -精深加工产业新优势。三是以完善项目服务机制为举措,优化投资环境。外来投资项目尤其是大项目涉及的立项、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较多,办理手续比较繁杂。对此,我们将集中优势条件、精干力量向重点大项目倾斜,以聚焦服务加快项目推进。对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及时、快捷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对引进的旗舰式大项目,充分发挥安排专门人员常驻三星造船、建龙造船进行现场办公服务这一成功经验,协助投资方加快办理审批手续;定期走访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汇总项目存在问题,灵活寻求解决方法。同时,切实帮助外商解决就医、子女入学等生活问题,拉近与外商的感情距离,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使我市成为来荣客商投资置业的“洼地” ,确保“以商招商”的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