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22814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香莲乡电力希望小学 薛兰兰)【摘要】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的先河。作为田园诗的鼻祖,他以其独特的诗风。非凡的诗句、意境和情趣的完美融合以及富有哲理的情、景、理的统一等里程碑式的美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笔下的田园诗充满诗 情画意且富于浓郁的劳动美并艺术地创造出诗歌平淡丰富的语言之美,对后世 产生深远的影响。陶渊明之所以能影响后世并获得如此高的地位是与其 诗作多方面非凡的创作艺术分不开的。【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美学特色语言美 劳动美 意境美 含蓄美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每个时代总会产生别具时代特

2、色的产物,以适应政治和社会制度的需要。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现儒、道、法等空前的思想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不同寻常的阶段:就政治而言,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士族门阀制度过度膨胀;就思想文化而言却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解放的“第二个”活跃期。更 值得一提的是东晋时期,内容上“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玄言诗严重脱离现实,完全脱离社会实际而服务于上层阶级,取悦于胡权阶级;艺术上则“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失去艺术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此时的文学总体已走向“山穷水尽”的境地。时代造就英才,无独有偶,陶渊明这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文学家以旗手的身姿出

3、现于文坛,他以个人的亲身体验为出发点,冲破玄言诗的束缚给诗坛带来新的创作气息,以朴素自然接近白描的2语言,多方面的艺术技巧和风格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新体,并迎来田园诗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为古典诗歌开创了新的境界。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艺术来源于生活真实又远远高于生活,是艺术化的社会生活。要全面了解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的艺术技巧和美学特色,先应了解其不平凡的坎坷一生。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胸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想有一番作为,然而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尤其是反动的门阀制度垄断整个社会的情况下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只到 29 岁才出仕,先后曾担任祭酒、参军、 县令等 职,后 终 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还家

4、归隐,自此再未出仕。对他而言,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经历为其创作积累了深厚的素材。隐逸田园是理想化为泡影无法实现人格独立的消极反抗,歌唱劳动不耻务农则表现了诗人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陶渊明现有诗作题材广泛不拘一格,内容新颖,然而在他的全部诗作中最富开创性影响最能代表其成就的却是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并抒写闲情逸致的田园诗。陶渊明田园诗言简意丰朴素自然,集情趣与意境于一体,反映作者对社会与现实的认识。表达自己对理想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更为直接和明显的是提示作者对田园与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纵观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成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朴素自然,平实冲淡的语言美陶渊明田园

5、诗多反映纯朴恬静的农村生活,诗人多用自然流畅、通俗浅近的语言,接近白描的手法对淳朴的田园劳动与优美的田园风光进行描写,创作了为数不多的被称为“田园语”的田园诗,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使劳动 第一次作为审美对象进入文人的诗作,3陶渊明的所处的那个时代,虽然“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已逐渐衰微,以山水诗为主的新派诗却“俪采百家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追求诗歌的形式美,这无疑给诗歌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弊端。在此种情况下儿为田园诗派开创者的陶渊明,以作家特有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时代责任感,力挽狂澜扫清种种障碍,打破了诗坛的不利局面,给诗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用“比较接近说话”的“田园诗”开创了全新

6、的审美领域成就。陶渊明诗以朴素自然见长以平实冲淡为工,却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词汇,生僻的典故,甚至 连 形容词也极少使用,一切平平淡淡,通篇简洁 少作铺排,可谓朴实无华、朴素自然。陶诗语言虽然朴素,却并不是随口而出信手拈来,而是经过高度的艺术提练毫无雕琢痕迹的语言。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幽静恬美,“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反映劳动的艰辛与劳作的不易。此外还用采菊、山气、飞鸟、池鱼、狗吠等身 边日常所见的形象,以朴素的接近白描的手法入诗仍显示出极不寻常的诗意。又如“蔼蔼堂前株,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和郭主簿其一)写夏日闲适幽静、自由安逸的生活环境

7、, “贮”字这一个极为平常的字眼,用在此处却极为形象新鲜,准确生动不言而喻。拟人手法的准确运用赋予庭堂前的那片绿荫以人的思想和情感,似乎习习凉意除去了夏日的酷热。而细细体味则好像清幽凉爽的清阴可随意贮存林下随时汲取一样。清阴如此,南风 似乎也很体贴人意,及时吹来撩开衣襟除去酷暑带来丝丝凉意。这 足见语言的自然准确且平易近人。陶诗中也无华丽或艰涩的词句,几乎所有的语言表面看似平淡自然毫无特色,实则 淳厚有味,既质朴无华又韵味绵长,既冲淡平实又豪放有力。正如4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无古诗,豪华落尽见真淳”。这种独特的自然平淡折射出陶诗语言艺术的卓越成就 。(二)情、景、理有机融合的意境美陶渊明的田园

8、诗既富于朴实自然的意境又富有意蕴深远的情趣,做到了景为情设、情景交融,同 时又渗透着生活的哲理,达到情景理的完美结合,可谓妙趣横生。陶诗的意境在形似与神似高度统一、情景理融合的前提下强调的并不是生活本身,更不刻意表现生活的琐碎,而是把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入所描写的对象中去,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结合与统一,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衔挡与渗透,将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着重反映诗人的“自然”哲学。陶诗不仅生动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展现田园的美景,同时还抒发诗人不满现状却无可奈何的情怀,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更为可贵的是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成功创造出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并揭示出

9、深刻的哲理,做到情景理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这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且富有哲理意境的诗篇,不仅以情感人更以理警人给读者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感受,从中领略到田园生活的无穷乐趣。如饮酒其五就是典型一例。在诗中作者创造出静谧安闲物我相融的意境,充分表达出自己摆脱世俗复归自然的恬淡心境,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则由美景过渡到真情终至哲理,从中认识到恬美闲适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这种转化顺理成章毫无生涩之感。他之所以悠闲安静是由于“心远”,似有真意欲辨之时却“忘言”,诗人没能说清道明,只留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慨,用“已忘言”将“欲说还休”之情一笔带过,并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

10、间,无怪乎评曰“愈远愈真,语有5尽而意无穷”抒情中说理也是陶田园诗特色之一。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因其端”(庚戌岁九诗汇辞月是于西田获早稻)“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气度悟时曷,不眠知夕永”(均杂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在自偏”(饮酒)这些明白如话且暗含深刻哲理的格言般的诗句言浅意深意味无穷,耐人寻味。真实、恬静的 劳动 美所有创造美的劳动的共性是自由自在性,虽然每一种创造美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比如种植活动但是,这些具体形式的劳动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体现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活动,那种凡是体现了人类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劳动成果则被看成是美的东西。美是自由自在地劳动,美的事物正因为是由劳动的自由自

11、在性构成,美表现在任何事物之上时,这种事物都是劳动的结果的表现者或者直接是劳动的自由自在性的表现者。作为劳动的结果,作为这种劳动的自由自在性质的反映,自由自在性被镶嵌在劳动过程以及劳动结果之中。作为直接的自由自在性的表现者,美直接就是这种劳动的主题,这种劳动直接地为了美而产生,比如艺术劳动,这种劳动的形式本身就是美,即美是自由自在的形式。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裁,归隐田园亲自参加劳动之后的诗意展现。由于归隐躬耕,有机会接触下层劳动人民,对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或亲眼目睹或亲自体验,再加上他笔下的描写对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景物,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狗吠深巷中,鸡鸣

12、桑树巅”等都是充满乡村泥土气息农家生活的缩影。首先,表现农村的恬静和自己悠闲的心境。6经过入仕、出仕、归隐一系列奔波之后, 诗人疲于仕途为官,在长期的田园劳动节中深感田园生活的恬静美好,脱离自己并不欣赏的官场,回到田园复归自然, 历经坎坷和磨难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因此更加体会到田园生活自由和情趣,在反映田园乐趣表现现实生活的诗篇中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如被王国维称为“无我之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充满乐观自信的心境,真实 而深刻在表现出农村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幽雅恬静,形象而生动在点染出自己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坦荡心境。陶渊明的田园诗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倾向,在真实准确反映生活的同时还带

13、有浪漫主义情调和色彩,前人曾有过“陶渊明的田园诗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 的看法,认为 陶渊明的田园诗“贯穿着坚持理想,为理想而抗争的精神,是与浪漫主义诗人相通,属于浪漫主义诗歌范围的”,联系部分诗作,此种看法不无道理,说明陶渊明田园诗所具有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确实存在,在真实展现田园劳动的艰辛农村生活辛苦的同时恰当运用浪漫手法将辛劳淡化把辛苦诗意化,从而将现实生活恰当艺术化。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寥寥数语仅有 50 字,却以其特有审美眼光去看待劳动从而表现田园生活苦中有甜,苦中

14、有乐的劳动美,并以审美的态度去讴歌田园劳动生活,将生活的本来面目和浪漫主义手法接合起来。开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说自己住在罕无人至的境地却与豪门贵族少有往来,在东篱下悠然采菊偶一抬头见到南山, “悠然”二字足见手法之高妙,宋人曾评曰“因采菊而见南山,近乎会意”,悠然之际见到另一种风景。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南山的7山气在傍晚的时候越发可爱,成群的飞鸟此刻结伴而归似故意引发诗人复归自然的心境。其次,歌咏农事劳动,抒写劳动意趣。不耻务农歌颂劳动是陶渊明田园诗劳动美的另一特色, 归园田居其三真切抒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充满情趣。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看到披星戴月从草木丛生

15、的小径上荷锄而归的劳动者形象,以“晨兴”概括出全天的辛苦。此诗虽没有精雕细刻之句却由归途所见抒发诗意并表达他的体验和感受,结 尾则流露了对官场仕途不满和厌恶。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则俦列,能不怀愧!”(劝劳其五)则谈到对农事的看法,表明诗人对农业劳动的意义,确有一定的认识,超过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局限,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光辉。再次,反映农村的凋敝,展现生活的贫苦与艰辛。归园田居其四通过荒墟、丘垄、井灶以及“桑竹残朽株”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农村遭受战祸动乱后的残破荒芜的凄凉景象,伤感之余反映出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又如“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写出干

16、旱之际各种害虫肆无忌惮在侵害农作物;“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写出水灾之后收获的粮食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夏日长 抱饥,寒夜无被眠”(均见怨诗楚调示主簿邓治中)则反映了自己的饥寒之苦。 这类诗中可间接反映出农民的贫困和疾苦,概括出当时农民悲惨的生活情景。4朦胧淡雅的含蓄美含 蓄 是 一 种 修 养 ,一 种 情 趣 ,也 一 种 韵 味 ,它 是 文 坛 常 用 的 一 种 艺 术 化 的 表 达 形 式 。在 生活 中 ,当 很 想 表 达 一 种 内 心 的 强 烈 愿 望 ,却 又 觉 得 难 以 启 齿 的 时 候 ,或 由 于 环 境 污 染 或 条 件 限8制 而 不 适 宜 直 接 表 达 时 就 可 借 助 “含 蓄 。,缺 乏 修 养 ,缺 少 情 趣 ,没 有 味 道 的 人 ,则 难 有 含 蓄 。陶诗善写田园风光、自然景色。综观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色鲜明生动,充满 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