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17272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6 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一、群体传播1.群体(1)群体的概念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成员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2)群体的特征具有共同或接近的社会属性或目标取向;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局部社会” 。(3)群体的分类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和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 。德国社会学家 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 ,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德国社会学家 L威瑟依据

2、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organization) ,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4)群体的社会功能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保证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完成个人力所不及的社会协作。(5)群体对个人成员的意义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6)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时群体凝聚力的核心成员之间的合作意愿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2.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1)群体传播的概念群体传播是指群体内部或

3、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2)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a.群体传播的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b.群体传播的双向性强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

4、意识更稳固。(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的功能:a.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实现。b.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c.通过指示共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维持群体的同一性。d.为群体成员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e.通过群体压力来制约成员的偏离行为。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作用a.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b.影响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的效果(4)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

5、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3.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1)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2)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a.结构性压力;b.触发性事件;c.正常社会传播系统的功能减弱、流言等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3)群体暗示和

6、群体感染群体暗示: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集合行为的参加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群体感染: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4)群体模仿与匿名性群体模仿:解释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的一种理论。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在 1890 年出版的模仿的法则一

7、书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在集合行为中,模仿更多的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在人的安全本能下,每个人都希望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作为最安全的选择,但这种失去理性的相互模仿往往是最不安全的。“匿名性”原理:集合行为把人淹没在人群中,没人知道其姓名和身分,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从而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做出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5)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流言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流言是指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

8、能减弱的时期。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的计算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即:流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设计该问题的证据暧昧型(a)之积成正比。这个公式指出了流言的两个特点:a.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b.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暖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集合行为中流言的特点:a.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b.流言信息的回流和恶性循环;c.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二、组织传播1.组织(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活动的社会集合体。(2

9、)组织的特点: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2.组织传播(1)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2)组织传播的功能: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将组织的各部门、各岗位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3.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环节在组织系统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一

10、般来说,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性质,因而,根据信息的流向,纵向传播又区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横向传播同级部门或岗位之间互通情况、互相协调的信息交流活动。下行传播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或行动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上行传播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和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非正式传播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特点:a.交流的信息广泛而自由;b.信息交流具有双向性和平等性;c.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意义:弥补正式传播渠道的不足,在组织内营造积极、健康

11、、活跃的人文环境,增进成员的一体感和向心力,调动成员积极性的发挥,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优点 缺点书面媒体 信息保真性强,防止变形转移和解释的随意性形成需要花费时间传递速度慢会议 传播面积大面对面的会场气氛能使与会者集中精力过多过滥会影响组织工作效率电话 简单、灵活、快捷具有双向互动性仅传递声音,具有局限性容易造成信息的变形和失真组织内公共媒体 信息内容广泛活跃组织生活,增强成员对组织的感情和向心力需要一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计算机通信系统 信息处理量大、速度快、效率高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信息处理的准确性高实时传播性强双向互动渠道畅通4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1)组织的信息输入

12、活动信息输入: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建设具有快速反应机制的高性能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对包括企业在内的一切组织提出的时代要求。新型信息系统:将组织智能与计算机智能相结合,主要有 DSS(决策支援系统) 、MIS(战略信息系统) 、POS(销售数据系统)等等。(2)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现代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公共关系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宣传。公关宣传: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包括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社区服务与沟通、发行宣传刊物、举办新闻发布会等等。其作用和目的在于:a.使外界公众了解组织的宗旨、目的和社会意义;b.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c.防止和解决组织与公众发生矛盾和冲突;d.广泛取得社会的支持与理解,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分为非商业广告和商业广告两大类。广告是现代企业组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宣传的主要手段。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视觉或听觉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组织形象的活动。企业标识系统一般由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三个要素构成。企业标识系统宣传是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