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技术交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239126 上传时间:2016-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帷幕灌浆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帷幕灌浆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帷幕灌浆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帷幕灌浆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帷幕灌浆技术交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帷幕灌浆技术交底钻孔:1钻孔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2钻孔开孔孔位应与设计的孔位偏差不得大于 10际每个孔位应有实测高程、坐标等记录,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3钻孔钻进时要进行孔斜测量,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且应符合下表规定:孔深 m 20 30 40 50 60允许偏差 m 保证灌浆质量,宜优先考虑小口径,但不得小于 46孔孔壁应平直完整。5钻孔在坝体内及基岩表层 度必须采用干钻法施工,防坝体遭受钻孔冲洗和灌浆所引起的破坏。6钻孔中应保留岩心,并对基岩进行岩性描叙。7钻孔时对孔内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回填料厚度、基岩面高程、强风化层厚度、涌水、漏水、掉块等) ,作为分析钻

2、孔情况的依据。8钻孔遇到溶洞时则应穿过溶洞 停钻做单独处理,然后继续钻进;如遇塌孔、掉块时亦应先进行灌浆处理后,再进行钻进;如发现集中漏水,应立即停止,查明漏水部位和原因,处理后再进行钻进。9灌浆孔(段)在钻进结束后应进行钻孔冲洗,孔底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0当钻孔施工作业暂时终止时,孔口应妥加保护,防止流进污水和落入异物。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1 本工程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浆法。在灌浆前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终止。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 80%且不大于 1 灌浆孔作简易压水,检查孔压水试验采用三级压力五个阶段的五点法压水试验。3 压入流量的稳定标准:将压力调到规定数值稳定后,压水 205读

3、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 1L/,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4 计算成果如下:单点法 1 中 q试段透水率(;Q压入流量(L/作用于试段内的全压力(L试段长度(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五点法压水试验 2以压水试验中三级压力中最大值(p)及相应的压入流量(Q)代入上面式中求算透水率 q。压力分别采用单点法压力的 、。同时根据五个阶段的压水试验资料绘制 pQ 曲线并确定 pQ 曲线类型。灌浆1 灌浆方式:本工程优先使用循环灌浆,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 50可采用纯压式灌浆。2 灌浆方法:段长小于 6m 时采用全孔一次

4、灌浆法,大于 6m 时采用自上而下分段法。3 对于断层、破碎带、强透水层灌浆段的灌浆量特别大时,应采取定量灌浆、间歇复灌或在浆液中添加速凝剂等方法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定量标准每米段长 泥。4 接触带灌浆段及断层、破碎带、强透水层灌浆段的灌浆需待凝 48h 以后方可进行下段的钻孔灌浆工作5 浆液变换:灌浆浆液的浓度应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逐步改变。每一级浓度的浆液灌入 1量达到 300L 以上或灌注时间以达 1h,且灌浆压力与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水灰比。当注入率大于 30L/,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2当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 3得改

5、变水灰比。浆液水灰比采用 5:1、3:1、2:1 、1:1、 (重量比)7 个比 4级,开灌水灰比用 5:1。灌浆过程中应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浆液比重。灌浆结束时,亦应测定浆液比重, 5并作记录。灌浆压力暂定孔口为 6浆液结束标准:1灌浆压力在正常情况下要达到设计压力。2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 ,继续灌注 60不大于1L/,继续灌注 90孔方法:1基岩段:在全孔各段灌浆完毕后,用 浓度的浆液封孔,封孔方法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待水泥浆初凝后再进行坝体段封孔;2坝体段:当灌浆孔封填完后,可进行坝体孔的封填。封填材料采用2030过心的泥球封填,一次封填厚度控制在 内,泥球不宜投入过急,防止中间空洞;套管随着孔内泥球的上升慢慢提升,为保证封填质量,每次在投泥球前和投泥球后进行测量孔深,发现情况异常及时处理,每封填一次,用重力锤夯打数次。应保证回填土体的密实性不小于坝体填筑压实标准。接受交底人: 交 底 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