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原文注解(修订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02960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尚书-原文注解(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尚书-原文注解(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尚书-原文注解(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尚书-原文注解(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尚书-原文注解(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尚书-原文注解(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尚书-原文注解(修订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尚书尚书简介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 ,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 ,意思是“上古之书” 。汉代以后, 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 。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 ,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 ,历史约1500 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

2、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 、 夏书 、 商书和周书 。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 ,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 ,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 ,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 ,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 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 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 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

3、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 。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写成)。其中虞夏书四篇, 商书五篇, 周书十九篇。我们选录的是今文尚书 ,不包括书古文尚书 。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广泛参考了研究尚书的各种专著。第一篇尧帝功德满天下【原文】日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3),允恭克让(4),光被四表(5) ,格于上下(6)。克明俊德(7),以亲九族(8)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9) 。百姓昭明,协和万帮,黎民与变时雍(10)。【注释】(1)日若

4、:用作追述往事开头德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稽:考察。古:这里指古时传说。(2)钦:恭谨严肃。(3) 允:诚实。恭:恭谨。克:能够。让:让贤。(4)被:覆盖。四表:四方极远德地方。(5)格:到达。(7)俊德:指才德兼备德人。(8)九族:指同族的人。(9) 平:辨别。章:使明显。百姓:白官族姓。(10)黎民:民众。于:随着。使:友善。雍:和睦。【译文】考查古代传说,帝尧德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宏温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德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德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的友善

5、和睦起来了。【读解】尧使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也算得上使“开国元勋” 。为帝王歌功颂德,使作为臣子的史官责无旁贷的职守,因为古代书写历史的人使官员,而不是学者,他必须站在官方的立场上维护最高统治者。这种做法后来相沿为习,很少有人脱出这个框框。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成功者的历史,帝王功绩德行的帐薄。历史也显得极端重要。他的价值主要在为统治者树碑立传。供后来的统治者学习借鉴,以便把好传统发扬光大。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最早的帝王长相如何,习惯、个性、个人生活如何,但我们明确地知道他英明伟大,功高德重,万民拥戴,名垂千古。所以我们不得不敬仰,并为我们有这样德祖先而自豪,庆幸自己是他的后代子孙。第二篇( 春夏

6、秋冬怎样划分)春夏秋冬怎样划分【原文】乃命羲和(1),钦若昊天(2),梨想历象日月星辰(3) ,敬授人时(4) 。分命羲仲,宅崳夷(5),日旸谷(6)。寅宾出日(7) ,平秩东作(8) 。日中(9),星鸟(10)以殷仲春厥民析(12),鸟兽孳尾(13)。申命羲叔,宅南交(14)。平秩南讹(15) ,敬致(16)。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厥民因(19),鸟兽希革(20)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21),平秩西成(22) 。宵中(23),星虚(24),以殷仲秋。厥民夷(25) ,毛毨(26)。申命和叔,宅塑方,曰幽都(27),平在塑易(28)。日短(29) ,星昴(30)

7、 ,以正仲冬。厥民隩(31) ,鸟兽氄毛(32)。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3),以闰月定四时(34),成岁。允厘百工(35),庶绩咸熙(36) 。”【注释】1)羲和:羲氏与和氏,相传是世代掌管天地四时的官重黎氏的后代。 (2)钦:恭敬。若:顺从。昊:广大。历:推算岁时。象:观 察天象人时:民时宅:居住。崳(yu)夷:地名,在东方。 (6)旸(yang)谷:传说中日出的地方。(7)寅:恭敬。宾:迎接。 (8)平秩:辨别测定。作。兴起,开始。(9)日中:指春分。春分这天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叫日中。 (10)星鸟:星名,指南方朱雀七宿。朱雀是鸟名,所以则星鸟。(11)殷:确定。仲:

8、每个季度三个月中的第二个月。 (12)厥:其析:分散开来。(13)孳(zi)尾:生育繁殖。(14) 交:地名,指交趾。(15)讹:运转,运行。(16)致:到来。(17) 日永:指夏至。 ”夏至这天白天最长,因此叫日永。(18)星火:指火星。夏至这天黄昏,火星出现南方。 (19)因:意思是居住在高地。(20)希:稀疏。希革:意思是鸟兽皮毛稀疏。(21)饯:送行。纳日。落日(22)西成:太阳在西边落下的时刻。(23)宵中:指秋分。秋分这天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叫宵中。 (24)星虚:星名,指虚星,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25)夷:平。这里指回到平地居住。 (26)毛毨(xian):生长新羽毛。(27)朔

9、方:北方。幽都:幽州(28)在:观察。易:变化。这里指运行。(29)日短:指冬至。冬至这天白天最短,所以叫日短。(30)星昴 (mao):星名,指昴星,为西方白虎七宿之一。(31)隩(yu) :奥,意思是内室。(32) 氄(rong):鸟兽细软的毛。(33)期(ji):一周年。有:又。(34)以闰月定四时:古代一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年的实际天数少十一天又四分之一天。三年累计超过了一个月,所以安排闰月来补足,使四时不错乱。(35)允:用,以。厘:治,规定。百工:百官。 (36)庶:众, 多。熙:兴起,兴盛。【译文】于是尧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规律

10、,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来制定历法,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尧又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观察辨别太阳 东升的时刻。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鸟星出现在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散布在田野上耕作,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尧 再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辨别太阳向南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南来。根据白天最长,黄昏时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 象,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民众居住在高处,鸟兽羽毛稀疏。尧又命令和仲住在西边的昧谷,恭敬地为太阳送行,观察辨别太阳 西落的情况。根据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虚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来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回到平原居住,鸟兽的羽毛重新生长。 尧还命令和叔

11、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向北运行的情况。根据白天时间最短,黄昏时昴星出现在南方,来确定仲冬时节。这时 人们住在室内避寒,鸟兽长出了细软的毛。尧帝说:“唉!你们羲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增加闰月的办法来确定 春夏秋冬四时,这就成为一年。以此来规定各种事情就都会兴盛 起来。 ”【读解】这一段记载了神明的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细节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些信息:中国远在民族部落时代就已有了划分春夏秋冬四时和周年的历法,通过对天体运行的变化和地上物候变化的仔细观察,来确定时令。我们现在已很难想象这件 事对人类进步文明的巨大价值和意义。这标志着人们有了比较深刻的时间迁移感,同时也初步有

12、了空间方位感。时空意识的产生,导致了对时间流动的划分、确认和记录,对方位变化的辨认,在人们生存的层面上,时间和空间的确立有助 于人们迁徙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物质生产活动,也有利于人们的生活:春种秋收,夏避洪水酷热,冬避严寒冰雪。在意义的层面上,时空感使人确认人自身在天地万物间的位置,体验人在天地间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看,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和对自然 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是第一位的。这个立足点带来的结果是对自然的重视、崇敬和顺从,把人的存在纳入自然的轨道,使人的生产、生活、思维合乎自然法则,因而最具有意义的生活,便是顺应自然的生活。我们的民族崇尚自然的传统,大概就始于

13、尧的时代。崇尚自然的意识,囊中体现在“敬天”的观念上。 “天”是万物的主宰,它 既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又是自然法则的体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必须敬重上天,服从上天。帝王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代表,他 以上天赋予的绝对权力来统治人世间,因此被称为“天子” 。冒犯天子,就是冒犯天神、自然法则,罪该万死。小人真要冒犯天子 起来造反,也要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把“天” 、自然、神灵同权力、特权和专制结合起来,也算是民族传统之一,即把自然涂上权力意志的色彩,敬重、顺从自然,也就是敬重、顺从权力。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便在敬天、顺应自然、服从权力中消解了。这也是儒家要把书作为经典的原 因之一。第三篇( 尧帝挑

14、选接班人)尧帝挑选接班人【原文】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龚朕位?”岳曰:“否德添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6),曰虞舜。 ”帝曰:“俞(7)!予闻,如何?”岳曰:“瞽子(8),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 (9),乂不格奸(10)。 ”乂帝曰:“我其诚哉!女于时(11),观厥刑于二女(12)。 ”厘降二女于妫汭(13),嫔于虞(14)。帝曰:“钦哉!”慎微五典(15),五典克从(16)。纳于百揆(17) ,百揆时叙(18) 。宾于四门(19),四门穆穆(20)。纳于大麓(21) ,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22)!汝舜。询事考言(23),乃言凪

15、可绩(24),三载。汝陟帝位(25) 。 ”舜让于德,弗嗣。【注释】庸命:顺应天命。袭:用作“践” ,意思是履行,这里指接替帝位。否(PT):鄙陋。添(tian):辱,意思是不配。明明:明察贤明的人。扬:选拔,举荐。侧陋:隐伏卑微的人。师:众人,大家。锡:赐,这里指提出意见。(6)鳏(guan):困苦的人。(7)俞:是的,就这样。(8)瞽(gu) :瞎子,这里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9)烝烝:形 容孝德美厚。(10)乂(y i):治理。格:至,达到。奸:邪恶。(11)女: 嫁女。时:是,这个人,这里指舜。(12)刑:法度,法则。二女:指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13) 厘:命令。妫(guT):水名。

16、汭(rui):河流弯曲的地方。(14)嫔:嫁给别人作妻子。 ,(15) 徽:美善。五黄: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16)克:能够。从:顺从。 (17)纳:赐予职位。百接;掌管一切事务的官。(18)时叙。承顺,意思是服从领导。 (19)宾:迎接宾客。(20)穆穆:形容仪容齐整。(21)麓:山脚。(22)格到来,来。(23) 询:谋划。考:考察。(24) 乃:你。凪(zhi):求得。 (25)陟:升,登。【译文】尧帝说:“唉!四方的部落首领!我在位任职七十年,你们中有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 。四方部落首领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登上帝位。 ”尧帝说:“可以考察贵戚中贤明的人,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贤人。 ”大家向尧推荐说;“民间有个处境困苦的人,名叫虞舜。 ”尧帝说:“是啊,我听说过。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四方部落首领回答说:“他是乐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