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89213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第八次双周考语文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金溪一中 2013 届高三第五次三周考语文试卷第卷(选择题共分)一、 (分,每小题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稽留(j) 趔趄(qi) 冻馁(ni) 巨擘(p) 呶呶不休(no)B.攻讦(ji) 脖颈(jng) 佣金(yng) 谂知(rn) 嘉言懿行(y)C.褫夺(ch) 蹩脚(bi) 躯壳(qio) 讣告(f) 胼手胝足(pin)D.逋逃(b) 召唤(zho) 干劲(jn) 消弭(m) 以儆效尤(j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通牒 挖墙角 仗义直言 骨鲠在喉,不吐不快B.吊销 百叶窗 察颜观色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C.博弈 座右铭 铩羽

2、而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D.枉废 股份制 改弦更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恢弘千年的川藏茶马古道已是明日黄花,高耸山脊的青藏天路已成为西藏经济建设快速增长的见证者。B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 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C.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D我班王小虎学习刻苦认真,遇到问题总爱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反复推算演绎,再难的题目,只要经过他如此三推六问,就能迎刃而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

3、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B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C在自传直到世界尽头中,除了林丹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更书写了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超级丹”。D8 月 15 日,日本在东京举行庄重仪式纪念二战投降 67 周年,与此同时,围绕领士纠纷出现的紧张气氛和对日本战时行为的仇恨情绪在邻国再度高涨。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人艺最近推出四个轮换剧目:

4、天下第一楼 、 小井胡同 、 上帝的宠儿和洋麻将 ,都是经过观众的检验,证明其确实系优秀剧目。B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C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D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只有两者的融合“天人合一”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6下列关于名著高老头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5、A高老头,6 年前结束了他的买卖后,住在伏盖公寓二楼一间最好的房间,他算得上这所公寓里最体面的房客,人们都叫他高里奥先生。寡妇老板娘还向他搔首弄姿,想改嫁于他,当一名本地区的阔太太。B. “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他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这是鲍赛昂夫人教导拉斯蒂涅的话,她认为社会又卑鄙又残忍,要他以牙还牙去对付这个社会。C高 里 奥 老 头 出 身 微 寒 , 疼 爱 女 儿 , 以 每 人 八 十 万 法 郎 的 陪 嫁 将 她 们 嫁 给 了 贵 族 子 弟 。 两 个 女 儿 在榨 尽 了 他 的 钱

6、财 后 ,不 再 与 他 来 往 , 到 死 也 只 有 大 女 儿 来 参 加 了 他 的 葬 礼 ,小 女 儿 女 婿 只 派 了 一 驾 空车 跟 在 灵 柩 后 面 。D高 老 头 得 知 拉 斯 蒂 涅 爱 自 己 的 二 女 儿 , 想 为 拉 斯 蒂 涅 与 女 儿 牵 线 搭 桥 , 购 买 了 一 幢 小 楼 , 供 他 们幽 会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所谓“变形” ,是相对于“常形”而言。 “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 “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

7、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变形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 ”沈括生得太早

8、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 、 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 ”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宋元以来, “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2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

9、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 ,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7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 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B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C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

10、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 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 观念。B艺术上的“变形 ”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C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 ,这种“变形” 有利于戏曲的发展。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 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

11、于理学的反叛意识。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 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 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B艺术上的“变形 ”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 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 常形”,有时甚至“ 变形”就是“常形 ”。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 ”,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三、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赵璜,字廷实。少从

12、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

13、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磺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磺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 ”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

14、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溢庄靖。 (节选自 明史赵璜传)注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畿辅: 国都附近的地方。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B.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C.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D.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 府第宅院 - 3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帝即位,斥以予民 作师说以

15、贻之B.逐吏而代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C.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不如因善遇之D.万言诉于帝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二臣无与,乞罪臣A. B. C. D. 第 II 卷(共 114 分)注意事项:第 II 卷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四、 (28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1) 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4 分)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