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期末调考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82790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期末调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期末调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期末调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期末调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期末调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期末调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昌区2014届高三元月期末调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武昌区 2014 届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卷(word 版,答案 word)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籼米(xin) 幽僻(p) 绯红(fi) 长歌当哭(dng)B租赁(ln) 契据(q) 拱券(xun) 束之高阁(s)C戕害(qing) 按捺(n) 歆享(xn) 繁芜丛杂(w)D混沌(hn) 伺候(c) 脑髓(su) 锱铢必较(z)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彩 缔造 沁人肺腑 急不暇择B长篙 贻误 急剧变化 走头无路C篡夺 炫晕 兑现诺言 责无旁贷D付梓 怂恿 消磨光阴 陈词滥调3依次填入下列

2、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 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接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叭叭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 触目皆是 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 。A悬 又因 石破天惊 冷峻B挂 只要 惊天动地 严峻C飘 既然 触目惊心 冷酷D扬 一旦 天翻地覆 严酷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后,我国探月工程将转入三期,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预计2017 年前后,执行这一任务的嫦娥五号将择机发射。B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其研究的高度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

3、可能和前提。C如果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思考能够使我们在广度和深度上打开视野与心房,使我们对更多的语言学习持更开放的态度,那么这终将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复兴。D许多水果具有药用功效,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柠檬中间就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 C 等成分就都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诗按内容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其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 桃花源诗等;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如杂诗等。B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中的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典型,他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觉醒,体察到封建家

4、庭的虚伪、黑暗和腐朽,决心不再做老太爷们所期待的“绅士” ,他要做“自己的主人” , “自己把幸福拿过来” 。C法国的让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我们从他的长篇小说高老头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最大的变动,就是金钱取代门第,成为主宰一切关系的“上帝” 。D俄国作家蒲宁,193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场景描写,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秋天果园的丰收景象,有色泽、有声音、有气味,将我们一下子带入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之中。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文化模式是指特定民族或特定

5、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伦理规范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运行样式。相对于经济、政治模式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显性影响,文化模式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经济政治体制和历史进程的隐性功能,这种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层意义。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基于文化模式的范畴,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失范。这种失范表现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中国传统文化运行模式在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已经不能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被上层建筑质疑和批判,出现内源性危机。另一个层面是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开始,异质文化进入中国,和固有的文化模式产生矛盾和冲突,外源性危机凸显。双重文化危机的

6、张力,再加上文化发展进步和救国救民的需要,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文化就成为中国近代不争的文化诉求,文化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文化创新是针对固有的传统文化模式而言的,文化整合是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基础上的多种特质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不管是文化创新还是文化整合,都是创造新的文化范式的过程和途径,也是文化转型不可或缺的阶段。任何文化都有自在和自觉两种存在方式,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势能”:自在文化的势能呈保守型和稳定性,自觉文化的势能呈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其自在的成分在传统社会中表现出超稳定性的结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固然存在必然的发展性和超越性特征,有着自我完善的合理性要求,

7、即存在着自觉的成分,但这种能量太弱小了,并没有和自在性的势能形成能量交锋,促成由内而外的文化变革和转型。这种情况下,文化传播和交流带来的外力,在文化创新和文化整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西学的传播和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势能,这种势能的强大使得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进入中国、改造传统变得异常艰难,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要感谢这种传统势能的强大。一是因为有了冲突才有了论争,一次次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让更多的中国人增强了文化甄别和选择的能力;二是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的中国文化,早已成为世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虽然至近代已经成为弱势文化,但其中不乏合理性和生命力。按照文化传播学“弱势文化

8、必然被强势文化所取代”的说法,假如没有抗争,中国必将抛弃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陷入“全盘西化”的泥淖;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势能中自觉的成分因为西方文化的输入而被不断地放大,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了从“自在”到“自觉” ,从“自省”到“自悟” ,从“盲目”到“理性”的心路历程,开始了对坚持中国风格和气派的不懈探索。把西方文化(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整合实现文化转型,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选自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自觉 ,有删改)6下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一种相对稳定的

9、文化运行样式,它由相对稳定的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伦理规范组成。B中国传统文化运行模式在近代出现了内源性危机,已经不能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受到上层建筑的质疑和批判。C西学东渐给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带来了外源性危机,这是促使中国文化步入转型阶段的真正原因。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文化便成了中国近代的文化诉求。D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自觉性能量过于弱小,无法促成由内而外的文化变革和转型,故文化传播和交流带来的外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模式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虽说不如经济、政治模式那样明显,但其潜移默化、影响经

10、济政治体制和历史进程的隐性功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层意义。B为了成功化解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力,实现文化发展进步和救国救民,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可谓势在必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C中国传统文化势能中自觉的成分在西方文化的外力作用下不断地被放大,促使先进中国人走上通过文化整合实现文化转型的文化发展道路。D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势能,这使得中国文化成功抵御和化解了西学东渐带来的冲击,走上西方文化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文化转型道路。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转型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历史选择,唯有破旧立新,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进入中国,改变传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

11、现文化转型。B文化自在的存在方式在传统社会中表现出超稳定性的结构,没有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带来的外力,中国传统文化由内而外的变革和转型只会是一句空话。C西学东渐引发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的冲突,促使中国出现了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增强了自己的文化甄别和选择能力。D虽说中国文化在近代已经沦落为弱势文化,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文化就缺乏合理性和生命力。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会在与西方文化的抗争、结合中得到发展。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明良论龚自珍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

12、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媮。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农工之人、肩荷背负之子则无耻,则辱其身而已;富而无耻者,辱其家而已;士无耻,则名之曰辱国;卿大夫无耻,名之曰辱社稷。由庶人贵而为士,由士贵而为小官,为大官,则由始辱其身家,以延及于辱社稷也。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

13、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岂真敬畏哉?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选自龚自珍全集 ,有删改)【注

14、】明良:明君良臣。气:知耻的精神。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官益久,则气愈媮 媮:通“偷” ,苟且B地益近,则媚亦益工 工:巧妙,精巧C皆圣哲之危言 危:危险D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 霁:晴朗,引申为脸色好看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士不知耻”的一组是(3 分)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开篇指出,一个

15、国家最大的耻辱就是士人不懂得廉耻,而在当时,像这样不懂得廉耻的人很多。B作者认为,大多数朝廷官员是不懂得廉耻的,只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就能改变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面貌。C作者指出,国家一旦有事,不要指望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却又身居要职的官员们挺身而出。D作者认同贾谊的看法:君主不尊重臣子,也会造成臣子没有廉耻;如尊重臣子,他们也会按官吏标准要求自己。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 (3 分)(2)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 (3 分)(3)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 (3 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 6 处) (3 分)故诸侯之得地利者,权从之。失地利者,权去之,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伐不谓贪者,其大计存也。(节选自管子霸言第二十三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 分)沧浪亭怀贯之苏舜钦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红黯淡,目光穿竹翠玲珑。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注】贯之:诗人的朋友。悰(c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