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81776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挖掘情感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正确理解、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与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一、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是一门激发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调动。 1.动情于师,以情传情 教师积极的情感表现在教师的语言、行为和衣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语言上,如能充满激情,寓理于情,寓

2、知识于生动,昂扬着奋发进取的精神,学生往往乐于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朗读示范,移情诱导等手段,激起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教师在课堂上充满真诚的赞赏、热情的鼓励和精当的点拨,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真正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挖掘情感,合理转换 现在的小语教材,既是教育之“材” ,又为教学之“本” ,虽然还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大部分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是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经典范文。这些范文蕴含着丰

3、富的情感因素。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文,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上课时努力抓住课文中的动情点。如白杨这篇文章,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这么高大” ,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设者们的积极乐观精神。课上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地方,让学生着重体会感悟。 3、创设情境,入境生情 阅读活动不仅仅是机械的知觉活动,更是阅读者的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忽视情感这一条线索搞“无情教育” ,就会使阅读认知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剂的机器那样,不断减慢运转速度。因此,我们的阅

4、读教学必须在情感方面加强刺激的娱悦性,即这种刺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产生心理上的愉快,进而增加学生阅读活动的内动力。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的。课堂上,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那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生便由感而发,情绪大振,激情奔放。 如黄河的主人一课,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在教学时,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看

5、一看九曲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画面,听一听黄河水那震耳欲聋的咆哮声,学生定会激情澎湃、跃跃欲试。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调控,由此成为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莫高窟中形态各异的彩塑,精妙绝伦的飞天;槐乡五月中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的槐花;拉萨的天空中那蓝宝石一样的天空;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景色奇异这些景象,都可以通过播放录像资料或展示图片,把学生带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让他们从强烈的视听感觉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增加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达到了更好的吸收和内化。 4.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

6、就是迟钝。 ”教师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使他们愿意听、能听懂是一个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讲解、课文的内容形成共鸣,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体验的艺术,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1.注重朗读,体味真情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质外壳与思想内容应当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语言不可能不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情感。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

7、要经过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因此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要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联想、去想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为积累和运用语言打基础。 天鹅的故事一课描绘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壮观感人的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奉献的精神。课文中第五自然段老天鹅不惜牺牲、英勇破冰的壮观场面是文章的一个惊心动魄的特写镜头,扣人心弦、震撼人心。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品读、体会、感悟。 第一步:自读重点段,谈体会。可以这样设计: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地方,用你喜爱的方式读一读,品一品,交流交

8、流。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抓住了情感的震撼点“老天鹅带头破冰面” ,提领而顿,披文入情。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阅读,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 ,使学生能主动地读细读重点段,品字词,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 第二步: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可以这样设计: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让学生在空白处写上内心最想说的话,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 、 “腾空而起” 、 “石头似的”等发表见解。 第三步:再读重点段,指导朗读。可以这样设计: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我们亲眼目睹老

9、天鹅的壮举,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你能通过朗读再现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 这样层层深入,以读代讲,注重个性化阅读,读悟结合,既为学生创设了放手自读的时间和空间,又引导学生在重点词句上反复品味,品词嚼句,再现“老天鹅破冰面”泣同类、感天地惊天动地的壮举,感受生命的不屈与伟大力量,引发学生的共鸣。无疑,老天鹅奋力拼搏的形象深深地印刻于学生的脑海中,忘我牺牲的精神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2.品词赏句,领悟深情 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让学生“披文入情” ,体会文章的“味”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如大禹治水一文,我抓住

10、描写禹决心治理洪水“走遍千山万水” 、 “吃尽千辛万苦” 、 “挖通九条大河” 、 “劈开九座大山”等重点词语,让学生通过反复品味、朗读,想象跋山涉水、忍饥挨饿、风雨兼程、精疲力尽的种种艰辛,从而来体会禹治理洪水的坚定信念,以及禹为了治理洪水而废寝忘食、绞尽脑汁,为了百姓的安宁生活,饱受沧桑也心甘情愿的忘我精神。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到了禹那种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教材之中。 3.形象感知,丰富情思 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激发;没有形象的阅读教学,必然成了抽象的、单纯的符号活动。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能看到或仿佛看到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和场景。新课标中也特别提到:

11、“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而“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是揉合在一起的,感受到作品中的生动形象,语言的优美也就感悟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到了,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也就不难感受了。 课文第八次 ,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接连打了七次败仗,灰心丧气的时候,看见了一只蜘蛛结网,并从蜘蛛结网的过程中领悟到了要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道理。课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有经验的教师决不会放弃其中的词语:结了断,断了结。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朗读比较,让学生通过语言感受到蜘蛛在恶劣的环节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布鲁斯看到这只蜘蛛结网时的情感变化,感知人物形象的同

12、时,把文章的情感传到学生的心里,引起共鸣。 4.角色体验,抒发感情。 教学中引导学生转换阅读角色,是体味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所谓“转换阅读角色”就是把自己放在作者或作品主人公或目击者的角度阅读作品,从而与文中主人公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中,小骆驼一开始受到小红马的嘲笑,很自卑,后来跟随妈妈到沙漠中进行了一次旅行,才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有很大的用处。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学生爱好盎然,惟妙惟肖。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学生的体验,学生就会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产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