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34975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北省邢台市 2015 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 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 分,其中 128 题(85 分)为必修部分,2932 题(15 分)为选修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本卷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2、要求的。1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A无为而治 B礼法并用 C礼乐仁政 D严刑峻法2 “秦汉以后中国的皇权政体在其建立之初,是一项伟大的创制,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蹙的制度模式”以下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结束封建政体,统一国家产生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打破了宗法束缚,给各阶层民众提供发展契机三公制度确立,权力制衡机制形成A B C D3孔子日:“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

3、,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 ”这表明孔子主张A省刑慎刑 B先礼后刑 C废除刑法 D刑罚得当4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5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 ”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 ”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 ”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

4、,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于九州。 ”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6朱元璋未称帝时就认为元朝“以宽纵失天下” , “(治国)首在正纲纪。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今将相大臣,宜以为鉴,协心图治,毋苟且因循,取充位而已。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打击贪腐,整顿吏治 B废除丞相,直辖六部C设大学士,以备顾问 D广开言路,体察民情- 2 -7 “它用聚光灯照亮一个家庭,把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很具体、很细致地描绘出来。但是,它又没有把这个

5、家庭孤立起来写,而是把这个家庭放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来写,通过它的左右上下前后的联系,来描写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的、污浊的一面。 ”这本明代小说是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金瓶梅 D 红楼梦8 “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汨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B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D清儒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

6、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9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A权力制衡 B君主立宪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101534 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 ,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 。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11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

7、形式。下列有关 19 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12进入 19 世纪,欧洲思想界面对两场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巨大变动,各种学说就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生了许多“主义” 。在社会政治方面影响最大的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其中的“两场革命”是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商业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科技革命 D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价格革命13哲学家迪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他于 1630 年代旅居某个城

8、市时,称赞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翼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这个城市是?A巴黎 B日内瓦 C伦敦 D阿姆斯特丹14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 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 ”这段阐述中凸显了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C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D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3 -15下表为 1913-1985 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对比表从上表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二战后英美关税

9、普降适应全球化 B30 年代大危机导致英美降低关税C英国加入欧共体后开始降低关税 D重商主义盛行使英国实行零关税16对 1929 年“大萧条”原因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体制C收入分配的不公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1719 世纪浪漫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到加强,因为两者都A强调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B强调了对新的工业技术的社会贡献C反对帝国主义的扩张 D在启蒙运动中发现共同点18民权指公民在政治领域里享有的民主权利,人民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以下哪组在近代以来的民权运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rA马克思毛泽东 B林肯马丁路德金C

10、伏尔泰孙中山 D罗斯福肯尼迪191982 年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一位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 ”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B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20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 (蒋介石 1937717 庐山)结合时代背景

11、,各方对此讲话的态度错误的是A国民党尽管还犹豫但已经准备作战 B共产党加快了二次国共合作的步伐C日本对中国施以更猛烈的军事打击 D英美各国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持力度21建国之初,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是由国家发动以私人为主体城市主导优先发展工业农村主导优先发展农业内向型工业化外向型工业化贸易保护政策A B C D22美国时代杂志一直关注中国的变化,以下四图均选自于时代封面人物,其中对应1969 年中国民主政治悲剧的是- 4 -231961、年一 1965 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 1887 万人,压缩城镇人口 2600 万人;到1965 年全国城市数从 1961 年的 208 座减少至 171 座,减

12、少了 17 8%;城市化水平由1960 年的 198qo 下降到 14 6%/(1964 年)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241949 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二根本改造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曲折过程,其中“有益补充”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C计划经济退出中国舞台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25如图所示,该宣传画反映了A美苏两极支配着世界各种力量B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色彩浓厚C苏联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D中国外交有重大突

13、破和转机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6 题至第 2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29 题至第 32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6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 ,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 “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

14、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述评)27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论语学而篇中说:“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 5 -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

15、乡必盗。故日:“侈,恶之大也。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1)材料一中孔子和司马光分别从何方面论述节俭的问题?中国古代倡导节俭观念的历史原因是什么?(8 分)(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实际上受到了西方文明怎样的影响?(4 分)28 (11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其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的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