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66468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青岛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3 页机密考试结束前山东青岛市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友情提示: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1请你务必在指定的位置填写座号,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本试题共五道大题,含 23 道小题。其中,15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答案要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6、7 小题为“古诗文理解题”,812 小题为“课内阅读题”,1322 小题为“课外阅读题”,23 小题为“作文”,623 小题均在试题上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 10 分,共 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请注意: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或

2、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斗笠(l) 褶皱(zhu) B唿哨(h)汲取(j)C猝然(c) 竹篾(mi) D琥珀(b)阴霾(m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瞭乱 肆虐 B南辕北辙 雄浑C姹紫嫣红 苍穹 D拈轻怕重 匿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顶是 ()A因此,气象学家们总是忧心忡忡,深感内疚和不安。(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的样子)B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一开一合的意思)C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D我们跟大家讨论厂下岗职下如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事迹。(形容性格

3、坚强,做事果断)4下列句子与课文原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第 2 页 共 13 页)A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B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C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找下列汉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汉字 部首查字法 部首笔画 音序查字法A 等 竹 6 DB 渠 巨 7 QC 忍 心 3 RD 魁 鬼 4 K二、古诗文理解题【本题满分 15 分,第

4、 6 小题 3 分,第 7 小题 12 分;其中,第 7 小题的(1)(2)(3)小题分别为 3 分、4 分、5 分】6默写(3 分)请注意:此题为选做题,请任选三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前三个小题。男儿何不带吴钩,_。(李贺南园)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越明年,_,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_,_。马说u 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_。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7阅读第 3 页 共 13 页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

5、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 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 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 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

6、之美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谓失其本心。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六册)(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辟:_)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译文: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_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译文:_第 4 页 共 13 页(3)简答题

7、(5 分)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论证和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 分)_ 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 分)a_b_三、课内阅读题【本题满分 15 分,共 5 道小题,其中第 8、10、11 小题各 3 分,第 9 小题2 分,第 12 小题 4 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812 小题气候的威力(节选)人 类在与

8、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 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 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就拿风 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 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 32.6 米每秒,但 10 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 动山摇,造成灾 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 55.6 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9、 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 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 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 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 7 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大 风的直接后果是 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 年 8 月 24 日,前 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 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 1983 年 7 月 21 日,在东方站第 5 页 共 13 页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 7 月,新西 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 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 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 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

10、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 热水 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 胁和考验 就可想而知了。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 现在它的 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 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 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 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 。而当第六架 飞机只剩下最后 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 风, 驾驶员被迫紧急着 陆。结果,巨大的 C130 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

11、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8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_ 9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1)造福于人类的例子:_(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_10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_11本文第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和_,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