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49967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安洲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一)、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的重要性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常怀感恩之心,从个人角度而言,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珍惜自己的生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常思回报,少索取,将使整个社会稳定、和谐,是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通过感恩教育可使受教育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广大青少年。因为现在我国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

2、 亿,约占总人口的 28%。因此他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败,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二)、对初中生加强感恩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 90 后的孩子,许多是四二一家庭中的一,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家庭、他人要求很高,但对自己要求很低,不懂得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目前的初中生中常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学生热衷于过生日到饭店请客,几个人一桌能吃掉上千元,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生日,很少有人记得并关心父母的生日,(见感恩父母调查表中的调查分析);他们中有些学生家庭并不富裕,还互相攀比竞相

3、购买手机、4 等非学习必需品。更有甚者如中国人口报上刊登过一篇的文章爱不妨藏起来一些,作者曾一相情愿地以自己的美好愿望为女儿设计锦绣前程,几乎倾尽了心血并牺牲了所有空闲时间,赶场似的带女儿去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等,当有一天她患病卧床时,13 岁的女儿放学回家后却劈头盖脸地问:“为什么还不做饭?懒猪!”2、不懂得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在学校中常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学生不尊重老师的人格,辱骂老师;不服从教育,顶撞老师;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作业不认真、考试也不认真;甚至还出现学生打老师、杀老师事件。(见感恩老师师调查表中的调查分析)2008 年 10 月 4 日晚自修发生在山西朔州二中学生杀老师的惨剧

4、就令人不寒而栗!刚走上讲台一个多月的郝旭东,当晚在其担任班主任的高一 0816 班巡视时,被一名正抽着烟的 16 岁男生李明(化名)残忍杀害。没任何杀人理由,据李明自述,他弑师是因为恨所有老师,当晚不管是哪位老师,他反正见谁就杀谁。(三晋都市报)3、不懂得感激社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我们很多学生却只知受恩,不知感恩。据报载,有位老人十几年省吃俭用把自己十几万的存款捐助了几十位贫困的学生,可这些人中很多毕业以后未去看望过老人一次,甚至没有打过一次电话给他。老人所做的这一切肯定不是为了得到回报,但从学生的角度,他们也确实缺乏应有的感恩之心。爱心大使丛飞的死更让

5、我们沉思。11 年来,丛飞累计捐款捐物 300 多万元,资助 178 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可是当他身患癌症生命垂危期间,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中,却很少有人来看望他,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竟有人抱怨:“你不是说供到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吗?”4、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大自然对我们是无私的,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环境。然而当鲜花开满校园时,有的学生去偷摘据为己有;当校园草坪绿草成荫时,有的学生硬把本没路的草坪踩出一条路来;当校园每个角落都放有垃圾桶时,有的学生偏把吃东西的空食袋、可乐瓶随便丢弃在校园中。校园尚且如此,校外犹甚。总之以上这些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已不是

6、个别现象。他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来选择行为方式而不考虑他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贪婪等性格。然而初中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人的可塑性最强,再加上初中生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的特性,因此这一时期对初中生加强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让学生学会感恩,他们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和合作,让自己更幸福、快乐!才能让自己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三)、思品课课程的特殊性:众所周知,许多初中生非但没有感恩之心,更谈不上感恩之行了,而这些都源于他们没有感恩之情。而思品课是一门拨动情感的道德课,人格训练

7、课。其基本点是: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心理历程),根据现代教育突出”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个初中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总目标:本课程以加强初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一总目标告诉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

8、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这块内容,并且课本中很多教材涉及到感恩教育,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一资源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知恩、感恩。思想品德课程的分类目标:1、 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根据这一分类目标,我们教师应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不只是热爱人类,而且要热爱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和自然界本身。人类的繁荣大多是依靠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创造的:从我们身上的衣物到维持我们生命的食物和治愈我们伤病的药品。没有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就没有人类生命的延续。从而应该懂得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会有怜

9、悯之心,珍惜生命的价值,帮助弱小与不幸的人。只有懂得爱,青少年才会爱父母、爱师长、爱同伴、爱社会。从爱生命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知恩、感恩。2、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根据这一分类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人口多,资源有限,环境问题突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知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知道,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我们的明天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必须杜绝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从而最终认识到:我们得学会善待环境,学会感恩自然界的赐予。3、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根据这一分目标,我们得让学生知道:尊老爱幼是

10、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长辈的关爱。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根据我们课题组老师对初中思品课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认识及初中生目前存在的现状,我们选择了利用初中思品课课本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一主题为切口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懂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懂得回报父母的爱;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老师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教我谋生的手段,我应该学会感激老师、尊敬老师;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使他们感激社会对自己的关爱之心,学会回报社会;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自然界给我们

11、提供的一切,从而学会善待自然,珍爱野生动、植物,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对感恩教育的研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主要以宗教为基础,从初始就与宗教有密切联系,并与宗教一起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拯救灵魂和培养良好行为为目的。通过感恩节等活动,使孩子从幼年起就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要感谢上帝的赐予,感谢他人的帮助” 等感恩思想感染。美国中小学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和美国精神教育的课程,一般有社会课来承担,在90 年代初提出的 10 点建议中,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等美德,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同时也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

12、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 他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 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日本的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教育主要是讲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这些看似朴素的感恩教育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定期的感恩祈祷,以此固定而必须进行的形式,来培养教徒的感恩情结,其实也就是培养一种道德契约责任,受恩者以行为或心灵来酬谢给予自己好处的人和社会,佛教里也有善有善报一说,虽然是从因果和施恩者自己角度阐述佛教精神,其实也有包含

13、有受惠者知恩必报之意。 2、国内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原本就是”百善孝为先” ,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二十四孝”历来为国人所传诵,孝顺的人多被人们所赞扬。水浒传中假李逵遇上了真李逵,本遭杀无赦,但一句” 家中有 80 岁老母”,便被留下一条性命。在古时,孝道是做人的一个起码原则。现如今,国内很多省市、机构和学校在感恩教育研究上作了很多探索,如:在上海,学会“感恩”已写入了新版本的上海市初中生守则,在黑龙江,将从明年开始在全省高校中推行包括”感恩”教育内容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量化工程”。如: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

14、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是尊重 基础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通过”尊重”作为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结合点。如: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感激教育”,孝丰镇中心小学的“孝文化教育”,江苏淮阴师范附小的”生活教育”,丹阳师范附小的”情育课程”等,都在感恩教育研究中作了探索。三、研究内容(一)、概念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分三个层次进行,即:知恩教育,使学生知道父母之恩、老师之恩

15、、社会之恩、他人之恩、党和国家之恩、人民之恩;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悟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同学,离不开社会上所有的人;报恩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简单的物质回报,重要的是以自己成人、成才回报,以自己力所能及,身体力行来回报,要有立志报孝之行。 (二)、对初中生感恩状况现状的调查与分析1、对感恩父母状况的调查分析(调查表见附件 1)我们针对本校初一、初二学生发放了 500 张调查问卷表,共收回有效问卷467 张,我们对收回来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对学生所填写答案的统计序号调查项目A(人数和%)B(人数和%)C(人数和%)D(人数和%)1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98(21%) 369(79%)2 你能向他们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吗?32(7%) 47(10%)211(61%)103(22%)3 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112(24%)126(27%)229(49%)4 你在家里经常帮父母做事吗?117(25%)121(26%)84(18%)145(31%)5 你会厌烦父母亲的唠叨吗?149(32%)79(17%)238(51%)6 父母生病的时候 65(14%) 323(69%)79(17%)7 父母批评你的时候 61(13%) 308(66%)98(21%)8 父母误会你的时候 182(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