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必修3综合测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10380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试卷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卷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卷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卷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试卷必修3综合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试卷必修3综合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试卷必修3综合测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3 综合测试题广东省始兴县墨江中学 钟卫国邮编:512500 手机:13640195175邮箱:weiguo.weiyahoo. 本试卷分为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 I 卷阅读鉴赏(共 76 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 分)(一)诗文默写(8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 分)(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 (李煜虞美人)(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白居易琵琶行)(3)今宵酒醒何处?_。此去经年,_。( 柳永雨霖铃)2.请把李商隐的锦瑟补充完整。 (4 分)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

2、,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二)诗词曲阅读(12 分)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分为_、_等等,这首诗属于_。 (3 分)(2)为什么说第三、四句有“一语双关”的特点?(3 分)答:_(3)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试作赏析。(6 分)答:_(三)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46 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蜀道难 李 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蚕 丛及 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3、,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 绝 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 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 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 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 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犲。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

4、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噫吁嚱,危乎高哉危:高B.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来:从那时以来C.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D.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犲匪:土匪5.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2 分)()A. 猿猱欲度愁攀援B. 使人听此凋朱颜C. 砅崖转石万壑雷D. 艰难苦恨繁霜鬓6.下列对上述文言文段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全诗依次描写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道战祸之惨烈。B.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重复出现了三次,每次的作用完全相同。C.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5、愁空山”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增添了旅人的悲凉之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在难于上青天。D. 本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段,完成 710 题。(共 14 分)(一 )宓子 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 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即钓鱼之道)二焉, 请以送子。 ”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通“厝” ,放置,安放)饵,迎而吸之者, 阳桥也,其 为鱼 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 ”子贱曰:“善。 ”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

6、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 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王函山房辑佚书宓子)(二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 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大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 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 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 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 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言乎!” 公曰:“善 !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 ”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 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

7、善唱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 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 ”固辞鱼不受。(选自说苑君道)7.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君其犹有谄人言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C.迎而吸之者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D.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顷之,持一象笏至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宓子贱看来,半路上迎接他的那些官员就如阳昼所说的 “阳桥鱼 , “薄而不美”:他们趋炎附势

8、,浅薄无能。B宓子贱到了单父,按阳昼所言,及时请出了那些年高德重、稳健而又有才能的人来共同治理单父。C对景公射箭的不良表现,大夫们众口一词地赞美他,对此,景公变了脸色,很是生气,以至于把弓箭扔到了一边。D当景公准备赐给弦章 50 车鱼的时候,弦章及时地作了自我反省,明白了事理,最后,坚决地拒绝了馈赠。9. 对上面两则材料内容的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阳昼以钓鱼比治世,以小见大;宓子贱心领神会,见“阳桥”而“车驱之”,自然获得了“尊贤者”。两人可谓知音。B景公对仆人“唱善若出一口”的做法十分不满,说明景公在这一方面是很清醒的。优秀的政治家需要保持头脑清醒。C两则材料都表明了对人

9、的了解和任用不能仅凭表面印象,浅尝辄止会失去有价值的人才,甚至最终因此而国破家亡。D.两则材料都暗示了政治要清明,需要当权者不轻信阿谀奉承之词,冷静析各种现象,避免为谗言和逢迎所迷惑。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 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 (2 分)译文:_(2) 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 (3 分)译文:_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 分)(一)文学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到南方澳去袁琼琼到达车站的时候天还没亮,不过你可以感觉到, 这铁定是不一样的一天。有点凉,小韩在月台上跳来跳去,手插在夹克口袋里。他口里 头

10、 冒着热气,高声嚷: “阿吉一定喜欢。 ”“妈的,那还用说吗?”杜子回话。他的毛衣高领搂住了下半脸;他在抽烟,吸的时候把嘴面前的衣领往下拨一点。我跟阿吉坐在候车的椅子上。我们都是一夜没睡,我是说,我 们全体。昨天我们在帮阿吉收东西,他那房子房东 要。我 们让阿吉坐在床上。一边收的时候,大家拼命讲笑话,把气氛弄得比较不那个一点。因为, 实在是:阿吉那么不声不响的,我 们这一伙里,向来是他的话最多,现在这情况,让人没法不觉得凄惨。后来,下半夜的时候,我们喝起酒来,当然也 给阿吉斟了一小 钟。就是喝酒的时候,杜子说:我们带阿吉去南方澳。大家都同意了,因为 南方澳的海是台湾最美和最险恶的,我们想阿吉一

11、定喜欢,他向来喜欢强烈的物事。而且,他也没去 过南方澳。下了这决定之后,我们就出来了,叫了计程车一路呼啸到车站来。起初那司机不肯载,他看到阿吉像见了鬼似的,可是杜子拜托他: “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带他去南方澳。 ”他边说 就哭起来了,完全是酒喝太多的关系。那司机八成是起了好奇心,他让我们上了车,一路上问东问西的一大堆。最后还叹气:“年纪还这么轻。 ”他是说阿吉,不 过老实说,这话听来实在讨厌,又一点意思也没有。到进收票口的时候,我们学了乖,让阿吉披上我们的大军用夹克,那收票 员什么也没看出来,我们完全混进去了。月台上亮白白的,什么人都没有。我们说这地方阿吉包喜欢;凌晨四点的月台,浪漫得一塌糊

12、涂的。阿吉这家伙就是这样,他那信上是怎么自称的:“ 对生与死都永远抱着梦想的呆子。 ”我可不知道他现在死成这个鬼样还能有什么梦想,或许也有吧!或许他知道我们带他到南方澳去。我看看阿吉的脸,呆子似地笑咪咪地,特写,只到肩,他那时手上捧了一叠书,没照出来。相片下面是他的姓名、生年、殁年。一个好好的人就只剩下这么四四方方的一箱了,而且这一箱也不会留下,阿吉自己遗书里写的:“把我的骨灰洒在海上。 ”我们要到南方澳去。11.第五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年纪还这么轻”有潜含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明明白白地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3 分)答:_。12.你如何理解第八自然段中加点的语句“还能有什么梦想”?(3 分)答:_。13.结合全文的内容,概括阿吉的性格特征。 (6 分)答:_。14.人们评价说“这是一篇寓意深远的小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共鸣”,你从文章中体味到的“寓意”是什么?(6 分) 答:_。(二)实用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全球变暖可能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