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测验2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09425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3测验2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必修3测验2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必修3测验2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必修3测验2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3测验2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3测验2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必修 3 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 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 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

2、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 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 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 职掌十事。帝悉褒 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

3、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 辄颦 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 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 分)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 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止额外织造,振

4、饥民,捕盗贼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

5、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2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1A(3 分) 2B(3 分) 3D(3 分)4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5 分)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道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5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 分)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

6、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5、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4 分)答: 【答案】8、 (4 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 “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6、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4

7、 分)答:_【答案】9、 (4 分)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 , “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第(1)问考查考生读诗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要鉴赏诗歌,读懂诗歌是最基本的,也是目前考生鉴赏诗歌的瓶颈。前四句写景,抒发时光飞逝的情感;后四句写事,抒发悠闲的田园生活。第(2)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直是诗歌鉴赏的重点,答题格式一般为:指出表达技巧,在诗歌中找到具体诗句,加以阐释,再说表达技巧的效果。这首元散曲一般的选本都有一个题目叹世 。叹世,即慨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8、。这类题材,往往有愤世嫉俗之意。此曲则着重在慨叹人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急流勇退,及早归隐,摆脱名利羁绊,求得闲适自在。这就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末句却透露出作者其实并未忘情世事。开头两句是说,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要回去了。这一联形容大好时光之短促。动词“闻” “看” ,反映作者的触景伤情。第三、四句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前四句,概括地写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人情冷暖,世事沧桑,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也隐约地反映了作者对元代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后面的正面鼓吹归隐提供了依据,作了有力的铺垫。紧接着主要是歌颂村居生活,极力渲染

9、归隐的乐趣。不再付出买花的钱,赶紧走入种着桑树的田园。住的是茅草盖项的三间大屋,吃的是数百亩肥沃田里长出来的粮食。床边放着书,悠闲地躺在床上读其中表达了作者作者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处于异族统治下未能积极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园的痛苦心理。3元代散曲中, “叹世”这一题目,往往包含着感叹人生和赞美归隐两个内容。此曲正是如此。在前四句中,重点是写人生短暂、世途崎岖。其表现手法是赋中有比,一、二句借物起兴,直陈其事,看似写景,实则在于暗喻。三、四句用的是明喻,以自然之物作比,形象鲜明。另外,这支曲子全部是对偶句,却衔接紧密,转换自然,并不显得生硬。除此之外,应该注意其中还运用了夸张,如把

10、将“风景”比为“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答案】B 【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 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这里是望文生义。这里可用“滔滔不

11、绝” 。B 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C 项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这里是望文生义。D 项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指的是“双方” ,此处是“几家” ,用错对象。9.(2013 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第二次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亚残会的开幕式上,来自多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位“亚洲母亲”挥舞着鲜花,向每一位走过的运动员致意,鼓励运动员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勇创佳绩。B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 ”节目组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调查,限购令对楼市销量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但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却还一时难以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12、C省政府决定今年拨付 5000 万元资金,重点扶持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建设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冷库建设为主轴,使蔬菜供应“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D训练中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补充,因长时间训练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量下降 16%,所以应及时补水以增加血浆量,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和运动持续时间。9.A(B 项成分残缺,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组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楼市调查”缺谓语“发现” ;C 项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应删去 “为主轴” ;D 项搭配不当,应在“运动持续时间”前加“延长”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

13、影师的作品。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4A B C D【答案】C 【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首先要着眼于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说摄影的地点和内容,应连在一起。是对这些作品的风格的总体评价,是对“细节”的进一步说明,所以应相连。是这些作品的又一个特点,“而且”表

14、递进关系,应在之后。至此,便可得出 C。四、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答:_ 参考答案:10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比赛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我进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4 分。写出 4 个或 4 个以上短句,给 3 分;写出3 个短句,给 2 分;表达流畅,给 1 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如有其他,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仿写: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