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形象理论案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3536 上传时间:2016-11-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牌形象理论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品牌形象理论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品牌形象理论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品牌形象理论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品牌形象理论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牌形象理论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牌形象理论案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 牌形象理论广告案例分析什么是品牌形象论 品牌形象论( 大卫 奥格威( 20世纪 60年代中期提出的创意观念。品牌形象论是广告创意策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此策略理论影响下,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成功的广告。他认为品牌形象不是产品固有的,而是消费者联系产品的质量、价格、历史等,此观念认为每一则广告都应是对构成整个品牌的长期投资。因此每一品牌、每一产品都应发展和投射一个形象。形象经由各种不同推广技术、特别是广告传达给顾客及潜在顾客。消费者购买的不止是产品,还购买承诺的物质和心理的利益。在广告中诉说的产品的有关事项,对购买决策常比产品实际拥有的物质上的属性更为重要。品牌形象论的基本要素 1、为塑造

2、品牌服务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就是要力图使品牌具有并且维持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 2、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程投资,广告应该尽力去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不惜牺牲追求短期效益的诉求重点; 3、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减小,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就越少,因此描绘品牌的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特性重要的多; 4、消费者购买时追求的是 实质利益 +心理利益 ,对某些消费群来说,广告尤其应该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其心理的需求。万宝路香烟在万宝路创业的早期,万宝路的定位是 女士烟 ,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女性。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天气一样温和。可是,事与愿违,尽管当时美国吸烟人数

3、年年都在上升,但万宝路香烟的销路却始终平平。改革在对香烟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深思熟虑之后,李奥 贝纳完全突破了莫里斯公司限定的任务和资源,对万宝路进行了全新的变性手术,大胆向莫里斯公司提出:将万宝路香烟改变定位为男子汉香烟,变淡烟为重口味香烟,增加香味含量,并大胆改造万宝路形象:包装采用当时首创的平开盒盖技术并以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外盒的主要色彩。广告上的重大改变是:万宝路香烟广告不再以妇女为主要诉求对象,广告中一再强调万宝路香烟的男子汉气概,以浑身散发粗犷、豪迈、英雄气概的美国西部牛仔为品牌形象,吸引所有喜爱、欣赏和追求这种气概的消费者。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和伟大的营销策划,由于李奥 贝纳突破

4、资源和任务的大胆策划,彻底改变了莫里斯公司的命运,在万宝路的品牌、营销、广告策略按照李奥 贝纳的策划思路改变后的第二年( 1955年),万宝路香烟在美国香烟品牌中销量一跃排名第 10位,之后便扶摇直上。 1955年,万宝路荣膺全美十大香烟品牌。 1968年,万宝路单品牌市场占有率升至全美烟草业第二位。 1975年,万宝路摘下美国卷烟销量的桂冠。 80年代中期,万宝路成为世界烟草业的领导品牌。 1989年,万宝路在全世界售出 3180亿支,比瓶装可口可乐或罐装 将万宝路以一独立公司来看,以其 1989年营业额高达 940亿美元计算。当可在美国 财富 杂志( 球 500家大企业中排第 45位。哈撒

5、韦 (衫 哈撒韦 (衫,奥格威曾经为哈撒韦衬衫创作了非常成功的形象广告。奥格威想使哈撒韦的广告好过箭牌衬衫的广告,但前者只有 3万元的广告费,后者却有 200万元。为了表现衬衫的高档,他苦思冥想,想出了, 18种穿这种衬衫的人物形象,最后采用了第 18个戴眼罩男人的形象,模特儿由 别出现在各种背景画面上,指挥乐团、演奏双簧管、画画、击剑、驾游艇以及玩牌。在当时;二位英俊的男士戴上眼罩给人以浪漫、独特的感觉。哈撒韦衬衫终于在默默无闻 116年以后:在数月之内名噪全国。文案(照片下方的小字) 美国人最后终于开始体会到买一套好的西服而被穿一件大量生产的廉价衬衫毁坏了整个效果,实在是一件愚蠢的事。因此

6、在这个阶层的人群中,哈撒韦衬衫就日渐流行了。 第一,哈撒韦衬衫耐穿性极强 次,因为哈撒韦剪裁 顾客定制的 得你看起来更年轻、更高贵。整件衬衣不惜工本的剪裁,因而使你更为舒适。 下摆很长,可深入你的裤腰。纽扣是由珍珠母作成 非常有男子气。甚至缝纫上也存在着一种南北战争前的高雅。 最重要的是哈撒韦使用从世界各角落进口的最有名的布匹来缝制他们的衬衫 苏格兰奥斯特拉德地方来的毛织波纹绸,从英属西印度群岛来的海岛棉,从印度来的手织绸,从英格兰曼彻斯特来的宽幅细毛布,从巴黎来的亚麻细布。在穿了这么完美风格的衬衫,会使你得到众多的内心满足。 哈撒韦衬衫是缅因州的小城渥特威的一个小公司的虔诚的手艺人所缝制的。

7、他们老老少少的在那里工作了已整整 114年。 你如想在离你最近的店家买到哈撒韦衬衫,请写张信片到 因州渥特威城,即复。 大卫 奥格威的非凡创意是哈萨威衬衣成为名牌的决定性因素。创意是广告的思想内涵和灵魂,是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要素,是向消费者诉求的主要动力。由上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创意在广告设计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创意是决定一件广告作品成功与否的内在基础和基本要素。正像奥格威指出的那样:“ 如果广告活动不是由伟大的创意构成,那么,它不过是二流品而已 ” ; “ 如果海报内容没有卓越的创意,注定是要失败的 ” 。 哈萨威衬衣的 “ 戴着眼罩的男人 ” 的广告,被喻为广告定位(形象定位)的一个经典之

8、作。 施威普斯 (檬水施威普斯柠檬水是奥格威早年承接的广告,它被赋予业主自己的形象来建立品牌形象。施威普斯是闻名的英国软饮料。奥格威创作的第一幅广告首先显示公司特派爱德华 华特海德去大西洋彼岸当美国分部负责人的情景。图案采用华特海德下飞机的大照片:他戴着礼帽,穿着西式大衣,扎着领带,留着大胡子,手里拎着公文箱和长柄伞 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的打扮。华特海德先生的目光中透着诚实、严谨和坦然自信,还有其背后的贵宾级专机与红色地毯,都烘托出广告主的形象。照片下的标题是:施威普斯的人来到此地,使人感到这是来自英国的正宗软饮料。其后的 18个春秋,华特海德始终是施威普斯广告画面的主角。同样的华特海德形象出现

9、在生产厂实地,他在确查此地所煮的每一滴施威普斯柠檬水是否都具有本地厂所独具的口味。在这个策划运动开始之后,施威普斯在美国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施威普斯的人来到此地劳斯莱斯汽车广告 品牌形象与产品事实的统一科学振的奥格威一向擅长挖掘产品内在的利益点与细节来作理性诉求,比如他的代表作品为劳斯莱斯 ( 做的广告,标题是这辆新型劳斯莱斯在时速 60英里时,最大的闹声是来自电钟,在正文中,详细列出了该车 19个细节性事实。他认为以事实所作的广告比过度虚张声势的广告更能助长销售。 文案部分是这则广告的最大亮点。这则由18个单词构成长标题和 719个单词组成正文的和文案之所以获得成功,在于文案虽长,却依然字字

10、珠矶,每个单词都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通常以为广告设计时采用长文案存在较大风险,比如受众阅读广告时间有限、缺乏耐心,甚至会被人诟为缺乏创意。而奥格威显然也知道这样的风险,同时他也知道,消费者对汽车这样的耐用消费品,通过理性诉求会起很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文案,可以充分展示详尽事实来打动消费者。更重要的是,长文案并不意味着冗长,并不是堆砌文字,而应该每个字都是对广告的有机组成。所以,为了做好这则广告,奥格威亲自到劳斯莱斯的总部 英国进行实地调查,在客户那详细了解汽车性能。撰写广告文案时,他先后草拟了 26个不同的标题,然后邀请本公司 6位其他文案人员一起对标题作层层筛选,对广告正文也同样抱着严

11、谨态度,初稿写了 3500个单词,然后找了三、四位其他文案人员进行反复删改和精减,才最终产生了这篇经典广告作品。事实证明,这则广告在美国刊登后,不仅打动了读者,而且使劳斯莱斯在美国销量直线上升。s 麦当劳餐厅 s 世界上大约拥有三万间分店,分布在全球 121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的麦当劳按照当地人的口味对餐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售卖汉堡包、薯条、炸鸡、汽水、冰品、沙拉、水果。麦当劳餐厅遍布在全世界六大洲百余个国家。在很多国家麦当劳代表着一种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早期的译名是“麦克唐纳快餐”。 从 1963年起,“麦当劳叔叔”的形象风靡了全美国的儿童。麦当劳 50年不变的“麦当劳叔

12、叔”就是麦当劳的“首席快乐官”。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对于儿童、青少年、父母等细分市场都非常有亲和力,是不错的“品牌代言人”。在英国、日本、香港等地,“麦当劳叔叔”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当他们想起“麦当劳叔叔”的时候,自然地就会想起麦当汉堡包、鱼柳包、炸薯条 这些美味可口的菜肴。伴随着麦当劳公司全球化的经营方针,麦当劳叔叔还被设定为能说 31种语言,包括中国语及印地语等等。此外,作为麦当劳公司用以吸引小朋友的主要虚拟角色,因此官方将麦当劳叔叔设定为“孩童最好的朋友”,与其一群各具特色的朋友永远在麦当劳乐园欢迎著小朋友的光临,并自2003年 8月起担任麦当劳公司的“首席欢乐官”。广告效果 麦当劳大大吸引了儿童消费者,营业额大幅度提高。在西方,麦当劳叔叔作为麦当劳的代言人,不仅在同行业,就是在食品业以外,都有着无以伦比的地位。在儿童的心目中,能与麦当劳叔叔竞争地位的,也只有圣诞老人了。“麦当劳叔叔”这一品牌形象为麦当劳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他案例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