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16968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教育 1,它与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单一性相比,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导向性的特征。本章将结合有关网络功能的理论,揭示网络文化在当代社会所呈现的特色,以及在人来生活中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从而为更好地阐释网络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一、网络文化的特征对于网络文化的特征,要将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考察,同时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笔者将从网络文化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的特征以及其他特征进行分析。(一)开放性

2、网络文化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网络文化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网民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也可以足不出户获取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各种类型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共同分享与交流而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地球不在是一个庞大的星球,而是“地球村” ,这样的传播路使得不同阶级、民族、地域文化都有参与的机会,能够在网络文化的生态环境中共生共存,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也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有了融合的可能。 2同时,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兴起,更是丰富和完善了网络文化的传播手段,网络文化甚至无处不在,只需要手指一点,就能够在任何地方接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地域的传播不受限制,接收的

3、方式也不在受时空限制,从而使得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网络文化环境具有开放性。网民参与网络文化的互动无需要很高的门槛,只需要网民掌握使用电脑、手机的基本操作就能够发表言论,微信、qq、贴吧等网络社交平台更是为个人思想意识、价值观创造了传播的平台。自由言论、1 匡文波. 论网络文化J. 图书馆 , 1999(2):16-17.2 孙颖. 开放的网络文化与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1(3):12.自由沟通在网络环境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所发表的言论、语音、视频等信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在方便人们生活、丰富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文化的监管问题。例如,由于网

4、络系统的庞杂与技术的限制,各种霸权主义文化的渗透,邪教的宣传,色情文化在隐蔽中滋生等等,都在无形之中带来了文化糟粕,污染了网络文化的环境。总之,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二)多元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是在其开放性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多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成为了可能,各类文化传播平台使得各个地域、国家、民族之间的信息能够在瞬间完成。各类文化的汇聚,各类人才的言论都能够在网络中进行搜索、下载与学习。相比于传统文化,其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形式与内容。就目前手机应用商城的软件分类来看,就可知网络文化其多元性的特点。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 年中国手机

5、 APP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各类型的手机应用包括了即时通讯与社交应用、新闻资讯、音乐视频、网络购物、图书阅读、手机游戏等共 12 种类型。 3不同类型的应用所传达的信息及其带来的各种各样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影响不言而喻,可见网络文化所涵盖信息的丰富性及其多元性。同时,网络文化表现出一种“自媒体”或者“个人媒体”的特征,博客、微博客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形式。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这就促使网络文化处于一种大众共同创建与分享,人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状态,多元化日趋成为网络文化的常态。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其参与的对象更加多元化,其内容的发布与内容的接受者更是

6、参差不齐,各种类别的信息如小说、视频、音乐、电影等等,各种层次的网络文化如综艺娱乐节目、网络公开课、学术资源等等,只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文化产品,在网络中均能够找到。(三)导向性网络文化的导向性的主要表征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倾向性对接受者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根据 2016 年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全3 简 书 .数 据 : 2015 年 中 国 手 机 APP 市 场 研 究 报 告 EB/OL. http:/ 30 亿,占全球人口的 50%,2014 年全球独立移动设备用户渗透率超过了总人口的 50%。由此可见互联网如今已于绝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已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

7、分。而网络文化每时每刻的更新与消息的推送,必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入人们的意识中,从而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一方面,对于接受者而言,网络文化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另一方面,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为了获取用户的关注度,为了传播某种价值观,也通过网络文化输入到接受者脑海中,从而引导接受者按照特定的思维与价值选择去行动。每一种类型的网络文化都具有其独特的导向功能,以此引发人们的关注与追逐。其中广告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广告在网络中无处不在,其对大众消费的引导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消费选择时,人们大多数选择广告中所见过的产品。还有就是官方媒体、网站,其主要的导向在于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传达政府的精神,让

8、民众接受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构建良好的政治秩序。无论是视频、文档还是音频,其都是在多元化的过程中,为为每一个接受者带来了一定的价值引导,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转变自己的观念。以上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征,而正是其开放性、多元性和导向性的特点,从而为缺乏判断能力与具有超强模仿能力的小学生思想道德带来极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四)商业性随着网络用户的增长,网络文化日益的渗透,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商机。互联网从进入公共应用的时起,它就成为一种商业平台。网络文化也必然带有商业的属性。 4面对众多网络用户,网络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网络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例如信息产品、服务产

9、品等。例如游戏产业日益兴盛,英雄联盟(一款策略类游戏)乃至占据了游戏领域的半壁江山,并带动了其他产业如直播的发展。在文化服务领域,中国以罗振宇的逻辑思维为代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得到 APP,开启文化付费、学习的热潮,同时众多网上阅读平台、直播平台等也相继以其商业目的开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商品。从某种程度而言,网络文化的本质就是商业性,由于网络文化用户面广,极小的投入就能够带来较大的回报。因而,多数网络文化都以商业目的为主,通过吸引大量的用4 彭兰. 商业属性下的网络文化J. 中国广播, 2013(5):30-33.户来维持网站的经营。这样对于网络文化而言,其内容的发布更加具有趋利性的特点。这

10、些网络产品多是依据用户的习惯、喜好而开发,通过吸引一大批的用户用以获取利润。商业本质的趋利性,一方面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播,一大批符合大众审美以及“上层”文化或者精英文化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得到普及,促进了大众的意识觉醒以及思想道德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平台的鱼龙混杂,监管的缺失,也导致了文化产品的质量不一,各类以满足低级趣味为导向的文化产品更是屡见不鲜。这些文化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多数是为了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和欲望,因而难以真正产生正面的影响。甚至导致许多人沉迷于网络。据数据显示,中国在 2016 年“净网”行动中就查处违规网站 2500余家,而这些网站通过微博、微信、贴吧等各类平台作为

11、营销渠道,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红包等方式支付,牟利数额巨大。 5由此可见,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之下,网络文化其商业性越来越明显。(五)娱乐性网络文化的商业性,也必然导致文化走向大众狂欢与全面娱乐的方向。网络文化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过度追求娱乐化,通过低俗文化,甚至扭曲审美以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身心愉悦。这种以娱乐为主流的大众文化给传统精英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出现“泛娱乐化”现象,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所说,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庸俗喜剧层出不穷、网络恶搞成风、为博得眼球哗众取宠而毫无底线,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影响下,出现一股大众审美享乐主义的潮流。为了迎合大众狂欢、

12、甚至满足大众的低级趣味,填补部分人们空虚的心灵,网络文化通过以“虚拟”体验的方式,让人沉浸于其中的娱乐世界。微博在不断曝出所谓的明星“猛料”以获取关注,满足人们对隐私窥探的好奇心;直播平台则以各种娱乐段子、美女、帅哥、非正常的事件来得到大众的认可与名利双收。从某种程度来说,网络文化在不断地发掘人类的底线,并以此作为取乐的工具。这种建立在人性趋乐避苦,好逸恶劳基础之上的网络文化,虽然让在压力之下获得短暂的放松,但是又将人性之恶发挥到极致追求低俗、搞笑、5 中国青年报.“净网 2016”行动查处违规网站 2500 余家EB/OL. http:/ “触发”了人的能动性,“驱动”了人的创造性 6,在这

13、个开放、民主的空间中寻球自我意志的表达,打破现实规范的束缚,实现个人的自由。从网络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来说,因起商业性、娱乐性的传播方式,更是人们生活中引领风潮,明星广告、微博大 V 的言论与行为、 “网红”的行为、网络段子与新词的诞生,都驱动着人们在这股热潮中“不落后于时代” ,希望在网络文化中保持自己的新鲜感与所谓的“与时俱进” 。总之,网络文化因其面对用户的广度、传播目的的商业性、传播方式的娱乐性,从而激起了大众的参与的积极性,驱动着人们追求潮流,追逐新奇。(7)隐蔽性在网络文化中,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以匿名的形式存在于这个虚拟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自由讨论与发言,但是很多情况下都不知道对方究

14、竟是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是否可靠。因而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所有信息的发布者的个人信息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当然除了一些大公司的官方消息除外,许多内容的发布者,我们都难以对其身份进行识别。这就得导致了在这个环境之下的责任不明确。在这种缺乏他者监督的背景下,个人又处于一个隐蔽的状态,就极易导致言论自由之下的不恰当言论的大肆宣扬。就以贴吧为例,在贴吧中每一个用户都是以网名的形式出现的,他所发布的信息也是难辨真假,因而对于许多小学生而言,更加对此缺乏判断力,极易对网络文化产生盲从与迷信,6 王希鹏,丁三青. 论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生成的促动J.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05):39

15、4-399这就导致每一个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在缺乏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发布一些不良信息,混淆视听,污染网络环境。更有甚者,以没有道德底线的方式进行炒作,获得社会的关注度,提升所谓的粉丝数量,以此扩大影响力进行谋取利益。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与网络文化的隐蔽性息息相关。在这样身份不明的网络虚拟平台更易导致个人对责任、道德意识的淡化,他们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做出违反规范的行为,制造新闻、大肆炒作、毫无底线。这些都是网络文化隐蔽性所带来的后果。当然,网络文化如此庞杂,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在于提升每一位用户的“自律”性的道德,提高个人的修养,提升文化品味。三、网络文化功能的双向性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从文化的大视野来看,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以及具体的文化内容,其存在与发展深刻地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降低了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