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13497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艺术学概论科目学术论文题 目: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指导老师:学生姓名:班 级:学 号:2012 年 6 月 11 日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电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仅仅有一百来年的历史。然而这门新兴艺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却是最具综合性的,同时也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艺术。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艺术不断的使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使其获得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因而拥有了大量的受众。本文将从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电影艺术的基本分类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三大方面浅析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一电影艺术的发展历

2、史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八八九年,狄克逊在美国拍摄了一小段连续的画面,只是表现一个人打喷嚏的短暂过程,被看做是电影的萌芽。初期电影只是生活片段的简单记录,还不具备艺术的性质。进入二十世纪,有情节的戏剧内容才被引入电影。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也就是蒙太奇。蒙太奇是从法国建筑学上借来的名词,原意是把各种材料按照总的计划安装在一起,使它们各自的作用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它可以使镜头之间通过组接,产生 112 的效果。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中表现在法庭上看着无辜的丈夫被判罪的妻子的痛

3、苦时,只集中拍摄她痉挛着的双手。红色娘子军里,琼花看到地主南霸天,便违反侦察纪律开了枪,紧接的镜头是队长把缴下来的琼花的枪往桌上一拍,避免了向连长汇报的经过。动作是中断了,但剧情是连续的,人物关系是发展的。这种分解与组合的作用,使电影具有高度集中概括的能力,使一部不到两小时的影片能象公民凯恩那样介绍一个人的一生,涉及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但是无声影片由于没有声音,只能依靠形体动作和字幕来进行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环境的真实气氛和画面的逼真性,影响了电影的艺术效果。一九二七年有声电影出现,使电影突破了单纯依靠视觉的局限,成为一种视听艺术。到了现代,电影不但是现代人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而且已经成

4、为体现现代人类最高精神活动和审美理想的重要艺术载体。与传统艺术形式所经历的循序渐进的漫长发展历程相比,电影艺术的发展史几乎可视为一个奇迹。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电影艺术从萌芽、成长到成熟完善,并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式和高度适应性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艺术革新和新兴艺术形式的挑战。二电影艺术的基本分类电影的主要类型,按传统说法是“四大片种”,即故事片美术片科学教育片和新闻记录片。故事片是电影艺术的主要类型,它以叙事的方式,通过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描述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故事片的创作是以剧本为基础的,可以说一个好剧本是一部好故事片的灵魂,同时对于导演和演

5、员也有很高的要求;摄影音效等也是重要的构成因素。故事片由于题材和接受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历史题材片战争片武打片科幻片儿童片等等。故事片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题材,因而对它的探讨是电影艺术的主要方面。美术片的人物造型和背景绘制,首先要根据导演的统一构思,采取美术的手段来创作,把动作分解成一系列画面,一一拍摄下来。现代电脑绘制技术给美术片制作带来很大方便。夸张变形是它常用的手法。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华尔特迪尼斯创造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生动奇特的形象使得动画片为世人所熟知。中国动画片也有较长的历史,早期的动画片采用水墨画皮影等形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产生了大闹天宫阿凡提这样过的经典。现代国

6、产漫画虽说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却有着粗糙滥制抄袭题材单一等现象,好作品乏善可陈。若不是相关部门对日漫采取限制措施,恐怕日漫早已在国内大行其道。我以为现代国漫更多的是缺乏创造力与人文关怀,跟风之作泛滥。目前许多国漫都采用3D 技术制作,殊不知绝大部份日漫仍然停留在二维层面,是日本人裹足不前么?其实不然,现在的三维技术表现力算不上绝对成熟,3D 动画成本也大,而那些拿着国家补助大肆制作 3D 动画烂片的人着实可恶。科教片是以传播科学知识和推广技术经验为目的的电影题材,内容包括一般科学原理与常识,科学技术领域新的发现与发明,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新闻记录片是一种新闻报道的直观形式,能够直接地及时地拍摄

7、新闻发生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科教片和新闻记录片虽然都要求绝对客观的反映事实,但是在思想与结构的构思形象表现与画面构图等方面也要追求艺术性,否则也要削弱影片的力量。三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运动的画面语言电影主要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这不同于绘画、摄影具有静止性的画面根本不同。它不是通过瞬间来反映生活,而是可以直接反映生活的某些过程。蒙太奇是电影画面的主要表现手法,上文已有叙述,这里不再赘述。长镜头也是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采用较长时间不间断的连续拍摄,比较

8、充分而且更具有真实感地交代出一段情节或一个场面。台湾导演侯孝贤、日本导演沟口健二及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都可谓使用长镜头的高手。其中侯孝贤以其固定镜位的长镜头而著名,沟口健二的长镜头则摒弃了复杂的设计,安哲罗普洛斯拍摄过几个极具风格化的 360 度环形运动的长镜头。随着摄影条件的不断改进,如追随摄影、空中摄影等,以多种方式使用的长镜头具有更大的可能性。色彩的情感内涵色彩有冷暖色调,比如,红色,使人联想起火焰,所以给人温暖、热烈、热情奔放的感受;黄色使人联想起太阳及其光芒,所以,也是温暖、温馨、幸福的暖色调;而黑色使人联想起暗无边际的黑夜,所以让人感到肃穆甚至恐怖;蓝色使人想起广阔的天空,所以有辽

9、远宁静的感受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自我认识和感觉的不断积累,从而赋予了客观的色彩以情感的内涵。色彩强烈的表情性,使它成为电影影像一个十分重要的抒情手段。把红色的表现推向极致的当数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他的影片红高梁中红红的高梁酒。菊豆中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甚至秋菊打官司中那一串串挂在墙头上的红辣椒,都构成了一种视觉张力,象征着一种热情的生命活力。暗黑色在影片英雄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威严与冷酷。前苏联的著名导演安德列塔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所有的空间都以黑色为基调的,就像一座凋零的废墟,就连潜行者身上的着装,也是一身黑。黑色最大限度的传达了影片的窒息与压抑。 张艺谋的影片千里

10、走单骑中有大量展现原生态天空的镜头,那种纯粹青透的湛蓝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美丽,延续了一种回归质朴与本真的风格,以水面无波、平铺直叙的方式,反映了亲情的厚重深沉之美。 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影片中。白色的运用很是荒诞,特别是第一次党委会,整个会场几乎全是白色的:白墙、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钟面、白窗帘、白桌布、白玻璃杯子、白开水、白色的椅子套等等,人物也一律穿着白上衣,只有人的头发和武书记背后那占了整个墙壁的走得很慢的超常石英钟的刻度和指针是黑色的。虽然单个颜色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也能传达一定的感情,但色彩真正的美感是在有意识地、合理地运用色彩基调时体现出来的。时空高度自由性电影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空综合

11、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展开的。电影艺术的时间是指空间化了的时间,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电影艺术的空间是指时间化了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成为拥有时空自由的一门崭新的艺术。由于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了极大的自由性。王家卫影片中的时空观具有一种独特的现代性。他习惯于把时间转化为物态,并迷恋于运用独白对时间进行精确的数字记忆。重庆森林中“月日过期的凤梨罐头”就是时间物态化的一例。在重庆森林中,爱情也是可以用一个日期来截止和

12、阻断的,而这个日期可能恰恰是月日主人公的生日;在春光乍泄中,在与重大政治事件的强烈反差中,个人情感的迷失对个人内心的强烈冲击在对比中凸现了出来。这是王家卫作为一个都市作者以一种情感经验来对都市时间做出的新的阐释,这或许也是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一种对话。电影艺术的逼真性追求逼真。追求真实,是艺术本性的要求。“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是公认的真理。因为艺术反映生活,必须是真实地反映,不能虚假。但是这里所说的,是本质的真实,而不是表面形态的逼真。现在大多数成功的电影都能做到这一点。但然,影视艺术毕竟不是现实生活本省,如同戏剧一样具有一种假定性。银幕和屏幕上的任务是有演员扮演出来的;即使采用实景拍摄,也不过是把所选择的实际地点假定为作品中所构想的地点。在这里,逼真与假定性是统一起来的,因为影视艺术毕竟不是现实生活本身。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对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这只是浅层次上的,要深入的探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要对电影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对音乐、舞蹈、建筑、摄影、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学科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