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06798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文学语言的模糊性摘 要 :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中国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现象, 其原因很复杂, 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因和写作的主体客体及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有关。从语言层面来看,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可以分为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两种, 且其具有相对可译性。关键词: 文学作品; 模糊语言; 审美功能模糊与精确同为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所谓模糊语言, 指的是在意义上不明确, 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 ,内涵伸缩性大, 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语言。模糊语言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汉语囊括了汉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 积淀了儒家的“ 中庸”和道家“无为”的思想精华, 形成了委婉、含蓄、藏而

2、不露的民族性格, 致使汉语的模糊性特征更为明显。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之美在于 “情在词外” 、 “意在言外” 。妙笔全在无字处方为佳作,此处无声胜有声乃为妙曲,不在有形处、全在无形中才算名画。这正是模糊话语在文学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所指出的“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艺术效果。汉语讲究“语贵含蓄”,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称含蓄为“隐”, 说: “隐也者 , 文外之重旨也”, “隐之为体, 义生文外, 秘响旁通, 优采潜发” “深文隐郁, 余味曲包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论含蓄为: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宋朝姜夔认为: “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

3、清朝陈廷焯亦提倡: “神余言外 终不许一语道破。 ”由此看来, 运用含蓄的手法, 让读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联想, 体察作品深隐的寓意和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是中国文学名家常用的创作策略, 而其中含蓄所达之韵味, 很大程度上可归功于模糊语言的使用。一、中国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存在的原因法国著名诗人马拉美说过: “过分精确的意义会使模糊的文学变得面目全非。 ”模糊语言的运用, 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多种效应。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写作的主体、客体以及写作的过程都具有模糊性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写作主体( 即作者) 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 其中必然蕴含了作者的情

4、感因素, 而情感是人类思维中的最不确定, 最难以捉摸的, 也是最模糊的部分, 这种思维的模糊性就必然会反映在作品的语言中, 使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具有模糊性。 “见花好颜色, 争笑东风, 双脸上, 晚妆同”是花间派词人欧阳炯用以描写女子貌美的诗句。这是作者当时所见所想, 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及时间性; 客体( 诗中女子)是谁? 她究竟生得是哪般摸样? 作者的写作过程又是怎样的? 我们不是作者, 也不在现场, 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 然而这种含蓄而且模糊的表达, 读来却有精准语言难以比及的效果。(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也具有模糊性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 文本的价值是作者创作意识与读者接受意识共

5、同作用的结果。文本中有许多空白, 召唤读者去发挥想象力。文本反映的思想内容往往具有多义性, 读者会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认知方式去理解和把握,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汉语本身内涵丰富, 具有不确定性汉语词汇的伸缩性很大, 内涵的自由度很大。随着汉语言的不断发展演变, 一个字在其原始意义即本义的基础上, 又派生出其他的义项, 主要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这就是汉语中较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如: “顾”本义是 “回头”, 其他如: “看” 、 “拜访” 、 “照顾” 、 “关心” 、 “顾虑”等义项都是由它引申而来的, 都是“顾”的引申义。 “但是”, “反而”两

6、个义项与“回头”这个本义毫无关系, 只是由于同音产生的假借义。同义词、近义、一词多解、一词多用等现象, 既增加了汉语言的复杂性, 也使汉语言具有了模糊性。二、文学作品中的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表述上的所谓精确是相对的,模糊是绝对的,而这种模糊的绝对性和精确的相对性, 其功用并非刻意制造思想或意境上的混沌,而往往在于:通过这种“模糊”或“非精确”话语形式的运用,来创造或增强相关作品的语言之美, 进而达到刘勰所倡“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之终极艺术效果。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者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这类现

7、象 ( 俞东明1993)。英国语言学家 Leech 认为, 语用模糊, 即谈话话语的这种不确定性, 使话语的言外之力不明确是带有动机的, 是为了交际双方的共同利益。说话人让听话人对其话语的意图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解释目的是为了让听话人为其承担由该话语引起的后果的一部分责任, 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Leech 1983)。由以上对语用模糊定义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语用模糊是言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一部具有史诗性意义的大作, 该书中人物众多, 事诸纷繁, 时代生活内容较为丰厚, 社会风俗画色彩浓郁。其中了木兰和素云是两个主要人物。木兰嫁入曾家, 由于性格愉快,

8、 慷慨大方,又生就的魔力, 获得了家人以及仆人的欢心。当大家都对木兰从娘家陪嫁的表感到好奇和赞赏, 且爱莲央求木兰要她爸爸帮她从新加坡买一个时, 木兰的妯娌牛素云觉得自己在曾家原先那最富的儿媳妇的地位, 如今受到威胁了 , 心里很不痛快, 于是对小爱莲说: “你若买, 就买两个。一个自己用, 一个送给将来的公公。不然将来结婚的时候儿, 还得再从新加坡买, 不是麻烦吗?”作者是通过素云的嘴, 用模糊的方式, 给读者留下了一些理解素云话语的想象空间, 不同的读者在分析过后完全可以体会到, 素云此话一方面影射木兰把表送给公公是为了讨好他, 一方面也表达自己对木兰这种行为的不以为然, 当然还有对爱莲表

9、面上的建议 这很好地刻画了素云吃味计较而且虚荣的形象, 也衬托出木兰的大度与从容。三、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与审美功能文学形象不同于其他种类(如音乐、美术等)的艺术形象之处,在于语言作为感性材料的间接性,它不是以声音色彩等物质材料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是要通过读者对语言的经验唤起多种心理功能构成想象中的形象。这种形象虽然没有直观可感性和明晰性,但是却能表现更为复杂的内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创造的空间。因此,如果作者所表现的感受十分复杂,模糊词语无法表达或笔意未到时,就会采用形象描述的方法。王蒙就是经常运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的作家,如蝴蝶中写秋纹医生救醒张思远后望着他的微笑:“这微笑里充满了理解,充满

10、了悲哀,充满了凝结着悲哀的清冷的自信,好像是雪天里的辣火,天与海的尽头的白帆,月光下的一株老胡桃树。 ”这三幅画面给人的感受是与寒冷的雪夜对比的温暇、光亮以及给人带来的希望和鼓舞;天与海的明净、开阔和白帆的幽远、圣洁;胡挑树的饱经抢桑、坚韧和月光下半隐半现的朦胧,这不仅比“微笑”中隐含的“理解、悲哀、清冷、自信”等意味远为丰富,而且自然使人联想到秋纹的性格以及上下文语境中关于她的特殊经历和处境,使形象中包蕴的意味不断充实和扩展。文学形象的构成不仅要经过读者对语言的感受和想象,而且它还使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意义发生间离和延伸,读者需经过对形象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握其中的意蕴,这就使语言的意义更具有多

11、义性和不确定性,并且读者因个体经验的不同获取的意义也不同,因此读者在由语言到形象和由形象到意义的过程中就会获得更大的创造空间和审美愉悦。文学语言审美功能的特征是它表达情感的模糊性。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态度的内心体验,具有只可愈会而难以言传的特性,即很难用语言的直接意义来传达,而只能通过引发读者类似的体验进行交流。因此除情感自身的模糊性外,这种情感体验的类似性也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如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喻体“神、仙、情、梦”不仅模糊而且完全虚化,作者把置身千姿百态的桂林山中的那种神奇美妙的体验比作恍若仙境,又把欣赏

12、澄澈迷人的漓江水的感受喻为如在最美好的情思梦幻中,因此比喻虽空灵却统摄了强烈而丰富的感情,能通过人人都曾有过的这类想象和体验使读者感同身受。不过,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是互相矛盾、互相渗透的辩证关系。文学常常要借助语言的“弦外之音” 、 “言外之意”去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隐蔽性、曲折性和复杂性。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写林黛玉临终前得知宝玉和宝钗正在举行婚礼,一反常态地“直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这“你好”两字,含义复杂,模糊不定,可能是“宝玉!宝玉!你好狠心!” “宝玉!宝玉!你好无情!”也可能是“宝玉!宝玉!你好叫我痛心!”女主人公这一声不

13、寻常的呐喊,饱含着几多悲愤,几多无奈,又使几多的读者热泪盈眶,心潮难平。只有把握了这“言外之旨” ,才能真正理解曹雪芹为何要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特点,是就语言的艺术表现而言,因此,它不同于语言运用中的“含糊” 、 “混乱” 。 “含糊” 、 “混乱”是指由于思维混乱而造成遣词造句的失误,语言表达不清楚,令人不知所云,糊里糊涂等等。所以,在文学创作中,语言运用既要准确凝炼,又要含蓄动人,就需要经常借助于语言的模糊性特征。但如果故弄玄虚,隐晦不清,以至于谁也看不懂,这样的语言也就失去表达价值,失去了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参考文

14、献:1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综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6).3苗东升.模糊学导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4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6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4).7吴世雄.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6(1).8文旭.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J.福建外语, 1999(2).9赵振宇等.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基础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0 刘宓庆. 再论中国翻译理论模式问题J.中国翻译,1993(2).11苗东升.全方位地探讨模糊语义问题J.福建外语, 19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