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06036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教育意义。”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家长人格力量对孩子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人格三要素理论,我们可以把家长的人格力量分为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三方面,它们是通过家长的自身素质和行为表现显露出来的。从家庭教育角度讲,家长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等产生的(一) 家长应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发

2、挥自身人格力量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环境指相互关系,文化修养,道德气氛等。 1、家长的人格首先体现在要以身作则。对孩子来说,家长们是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和认知对象。他们以求知的眼光注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以模仿式的学习来感受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习惯行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父母的人格力量及其外在行为表现往往给孩子心理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并在其适应过程中,形成他们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的特征。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一味地“严”和“凶” 并不是最正确的教育手段,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感染、影响孩子。 根据心理学专家的调查统计,当前对孩子危害较大的家长不良言行主要有:打麻将或赌博成风

3、;播放不健康影视片,传看不健康书刊画册等;孩子在场时,谈论不注意内容;频繁的请客,讲阔气比排场;家长浓装艳抹,过分打扮等。 2、家长要有民主的行为作风,尊重家庭成员的独立人格。父母在孩子面前作风民主,和蔼可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将产生极为有利的深刻影响。父母要摆正“角色”地位,对孩子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切忌把“社会角色”带进家门。要有母爱童心,学会尊重孩子,千万不能按家长的主观愿望,随心所欲,拔苗助长。3、家长要注意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精神上的和谐远胜于物质上的优越。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是对家长人格品质的最好的检验,并能有意无意地为孩子所体验,也就有可能迁移到他们身上。夫妇之间彬彬有礼,和

4、蔼可亲,家庭成员对邻居和气,通情达理,孩子就善于团结伙伴。有些父母言行粗鲁,争吵成风,与邻里不和,孩子不仅自卑烦躁,也容易蛮不讲理,出言不逊。有的家长不尊敬老人,甚至虐待,孩子也跟着学,认为人老了无用,对老人冷酷,缺乏同情心。、家长要有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最能反映家长的文化修养,四、家长应学会对孩子心理现象的正确诱导初中生时期是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随着身心的渐趋成熟和与社会接触的日益广泛,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压力也日渐增多。这时期的青少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安,认识上的混乱,这就需要家长给以正确指导,促使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下面,从心理健康角度列举一些初中生常见的心理现象,并作简单分析。 (一) 学习

5、负担过重与心理压力大。常常表现出-课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听课效果差,课外作业得加班加点才能勉强完成。身体也虚弱了:经常感到头胀,睡眠不好,夜里多梦,情绪波动、紧张、焦虑不安。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必须正视现实,与孩子一起分析心理压力的起因,帮助他们坚定学习的信心,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放松,循序渐进,慢慢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切忌单以学习成绩论长短,对孩子指责、挖苦。(二) 考试心理紧张。平时学习基础差,或者学习方法不对,死背硬套死读书,还有本来心理素质就差的学生容易出现应变能力不强,考试心理紧张的现象。而有些平时成绩好的学生怕失面子也会出现考试心理紧张。家长的

6、正确诱导方法是要指导孩子自觉加强心理训练,同时,可以尝试采用一些心理疗法,如调整呼吸节奏法,冥想放松法,暗示法、疏导法等等。(三) 尖子学生的竞争心理。表现为胜则骄,看不起其他同学;败则馁,认为有失面子。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是不利的。家长应及时疏导纠正,鼓励他们与竞争对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四) 适应不良。表现为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因任课老师而异;也有的因寄读、转学感到难以应付环境,产生心理负担。家长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及时与老师沟通。同时,引导孩子将师生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时,不要过于照顾自己的孩子,要加强对孩子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增强应变

7、能力。(五) 两代人的心理冲突。表现为父母既希望孩子长大,又对他们缺乏信心,仍视之如幼儿。而孩子开始向往独立性,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不关心他们,有事不愿与家长谈,宁可与同学谈,两代人之间出现心理距离。就此,家长一方面应该和孩子一起通过学习接受与现代社会所适应的新知识、新规范来实现自我更新,在跟上历史潮流的基础上谋求更多的共同语言,求大同存小异。另一方面,不必将家长自己偏爱的模式强加给孩子,也绝不能因为孩子提出不同的或怀疑的意见,就认为他们是故意反抗自己,因而斥责他们,甚至压制他们。应该在启发他们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同时,教育他们尊重别人,懂得文明礼貌,学会以商量的态度办事。当然,对那些确是无理顶

8、撞的行为,也要适当批评。(六) 不愿交往。这与现在的单元住宅环境不无关系。表现为人际接触减少,生活呆板缺乏活力,对公共环境和社会利益等整体观念日趋淡漠,容易产生偏执、狭隘等不健康心理。特别是本来就性格内向的孩子,会感到更加孤独,产生消极情绪和社会隔离心理。因此,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接触谈心,疏导孩子多出外活动,休息天主动陪同外出和访亲探友。(七) 早恋现象。表现为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写情书、递条;课余过分修饰打扮,忙于约会逛公园。早恋的幼稚性和盲目性,可能削弱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导致不当性爱行为的发生,还可能被别人利用,上当受骗。 冥想放松法-让你随时保持大脑轻松每个人在生活当中,不可能每样事情都能称

9、心如意。所以,遇事要冷静,特别在碰到不顺心的时候,例如:工作事业上受到阻碍,个人情感发生危机,家庭生活出现矛盾等等各种负性生活应激状况,善于排除干扰,解决冲突,争取自己与周围环境相顺应,保持协调融洽的社会关系。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减少应激事件对机体的危害性。有没这样的经验:你很疲劳,很想睡觉,但是由于累过头了想睡却不能马上睡着。这时,你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首先,选择一件真实的物品,例如:一个橙子。运用自我的想像和自我暗示能力,平静大脑。第一步 视觉:凝视自己手里的橙子,反复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脉络;触觉:用手触摸橙子的表面质地,橙子的外皮是光滑还是粗糙?闻一闻它有什么气味?第二步 闭

10、上眼睛,回忆和回味这个橙子刚才给你留下了那些印象?第三步 放松全身肌肉,抛开杂念,集中精神想像自己越变越小钻进橙子里面,里面是什么样子?(运用平时对橙子内部结构的认识)你感觉到了什么?里面是什么颜色?和橙子皮的颜色一样吗?(心里默默提问自己,再回答这几个问题.)然后想像自己尝了这个橙子,记住橙子的味道,是酸的还是甜的?第四步 想像自己走出了橙子,恢复原来的样子;回想刚才在橙子里面所看见的、尝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深呼吸五遍,慢慢地数五下。最后,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到头脑轻松而又清爽。睡觉前钻一遍橙子,想着,想着很快就睡着了。早晨起床时再来一遍。这种简单易行的冥想放松法,主要通过把精神集中到一点,造

11、成大脑皮层里的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抑制其他部位。疏导法随着高考日益临近,一些考生的心理状态出现了异常变化:要么过度放松,要么患得患失,要么过度焦虑。长期从事高中心理辅导的上南中学心理老师孙晓青,昨天结合真实案例提出了相应建议。“过度轻松 ”容易失手【案例】小苹早在 3 月就通过自主招生考被一所名校预录取,仿佛吃了定心丸。自端午节后在家复习,就开始放松,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每天早上睡到10 点多。此外,一部分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感觉高考无望,索性放松“顺其自然”。【建议】小苹这样的“准大学生”,考前也不能过度放松,晨昏颠倒与高考的时间节点不匹配,容易造成考试意外失手。建议最近几天适当紧张,按常态复习

12、备考。第二类考生的放松是对自己不负责。这类学生临考前的认真准备所带来的成绩提升空间,甚至可能超过优秀生。此类考生一定不要自我放弃,而要暗示自己仍有潜能可挖,努力终有回报。 摒弃“患得患失” 心理【案例】小辉从小到大一直名列前茅。“二模”也考得不错,“一本”应该没问题。但最近在家做模拟卷,成绩忽上忽下,心情也随之患得患失。【建议】首先应分析原因,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过于疲劳,还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其次,考生临考前不要做太难的卷子,每天只要适当做题,练手即可。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跟高考的考试时间吻合,以便正常发挥。还要用一些自我激励式的语言,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次

13、我一定能考好”、“ 我正向自己的目标前进”等等,以鼓舞斗志、稳定情绪。焦虑情绪应及时排解【案例】一位高三女生说,模拟考场里日光灯的刺刺声,让她心慌,头脑一片空白。监考老师看她脸色煞白,问明情况后关了灯,但她的状态还是越来越差。【建议】孙老师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高考焦虑症案例。焦虑的根源一是夸大了考试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认为一考定终身;二是几次考试不如意挫伤了自信心,造成负面暗示,形成越怕越考不好的恶性循环。学生需要重建自信。这个心理过程应该是:对目标的确信“我一定能够考上大学,我这次能考出好成绩”;产生勇气、能力“我能恢复原有的实力”;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产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夯实学业基础,获得自信。此外,考生还要去除“高考是终极目标”等杂念,反而能轻装上阵。当考生情绪变差时,可以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阅读疗法转移注意力,或与父母一起散散步,打打羽毛球,以放松身心,减缓压力。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也是减压的有效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