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红门路线徒步登山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505503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红门路线徒步登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泰山红门路线徒步登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泰山红门路线徒步登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泰山红门路线徒步登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泰山红门路线徒步登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山红门路线徒步登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红门路线徒步登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宫殿。位于岱庙中轴线的中后部,始建于北宋,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 “天贶”即天赐的意思。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 。在殿内的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美学价值,壁画高 3.3 米,长 62 米,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回銮的盛况。而这场面也正是宋真宗当年封禅泰山的真实写照,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殿殿前露台高筑,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露台南侧台上一石卓然中立,

2、名扶桑石,俗称迷糊石。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2.您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有“泰山第一行宫”之称的遥参亭, “遥参”也就是遥遥祭拜的意思。它是岱庙的前庭,历代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时,必先在此举行简单参拜仪式之后,才能进入岱庙举行正式大典。在唐代称此处为“草参门” ,到宋代在门内建亭,改称为“草参亭” 。至明代在重修时扩大了规模,改称 “遥参亭” 。这组建筑虽称为“亭” ,但其形式已颇具规模,其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方亭等组成。正殿祀碧霞元君,也称泰山老奶奶,东配殿祀眼光奶奶,西配殿祀送生娘娘。亭前有遥参坊,石坊左右有铁铸狮子。从这里举行了参拜仪式,才真正

3、拉开了帝王封禅泰山的序幕。遥参坊的南面是双龙池。这座水池是清光绪六年(公元 1880 年)为方便城区内居民饮水而建的。水池以石栏环围,引王母池之水,绕岱庙注入池内。池内有石雕龙头用于吐水和吞水之用,而得名 “双龙池” ,石板上还刻有“龙跃天池”四个大字。池旁有清光绪七年(公元 1881 年)立的双龙池碑和万古流芳碑 ,这二块碑均记述了当时建池、引水竣工的详细情况。双龙池的北面有一方“济南五 三惨案纪念碑” ,是为了纪念 1928 年五月三日日军侵占济南,制造了屠杀中国军民五千余人的惨案而立的,这块石碑是向人们昭示着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双龙池的西北角有一颗参天的古槐,距今已经有 500 岁高

4、龄,虽然肤剥心枯,但也是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这棵古槐 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池南面的这条街是“通天街” ,旧时,街的南端是古泰城的南门,这条街又是古时登山的必经要道,人们把登泰山视为登天,因而得名“通天街 ”。街的中间是红石夹道,它象征性的代表了当时古帝王通过时铺用的红地毯。3.穿过遥参亭,迎面而立的“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 年)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和提督布政使施天裔创建,是岱庙的标志性建筑, 。坊内柱两面均有刻联,南面刻联为施天裔撰书:“竣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郝声濯灵镇东方”。北面为赵祥星题联并书:“ 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

5、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与京” 。双联概括了泰山的悠久历史和至高无上的神威。坊的造型雄伟,雕工精细,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艺,是我国现存清代石雕建筑珍品。4.岱庙向南开的门有 5 个,正中为正阳门,创建于宋代。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意思就是说“仰望泰山之高,目睹泰山之大” 。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是进入岱庙的正门。两扇朱红大门和九路八十一颗金黄色门钉,不仅是构造特殊的装饰品,更体现着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象征着岱庙至尊至贵的皇家威严。正阳门之上是五凤楼,取“五凤来仪”之意;形体高大,上覆黄色琉璃瓦,远望去有翘檐翼然,翩翩欲飞的感觉。起

6、翘与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富表情和表意的地方,从不同的视点,会得到不同的美的享受。通过幽深的门洞,你会在门内右侧看到一棵遒劲的古柏,这棵古柏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由于在树身上有一树瘤酷似一只玩耍猴子,被人们称为“挂印封侯” 。相传三国时期关公被俘后,委屈于曹营,曹操为取得关公的欢心,用加封侯爵来收买他,关公重义气,拒封侯,将侯王大印挂在树上,毅然离去。此景是岱庙八景之一。5. 走进正阳门,迎面而来的是“配天门” ,取孔子“德配天地”而名。在门的两侧立有二十余块巨大的碑刻,都是历史的瑰宝。其中形制巨大的要数被称为岱庙两大丰碑的宣和碑和宋祥符碑 ,是庙中的两大镇庙之碑,东西对峙

7、,碑型高大雄伟。6、汉柏院中有五棵高大的古柏,汉柏院正中这座八角形状石筑水池,名为“影翠池” 。池的北面有两棵最为著名的汉柏,西面的这棵被编为 001 号“双干连理”柏,树高 12 米,胸围 2.2 米,冠幅 5 米。 “双干连理”右面这棵被编为 002 号的古柏,为 “赤眉斧痕 ”;树高 12 米,胸围 4.7 米,冠幅 10 米。相传当年赤眉军集结泰山时,为了发泄对西汉王朝的痛恨,便举斧砍树,见血而止,直到今日斧痕犹存。池的南面这个如苍龙吐虬的古柏叫“古柏老桧” ,被编为 004 号,是汉柏中唯一的桧柏,它与一棵侧柏同栽一起,树高 3、2 米,树围 4、9 米,虽然历经沧桑,仍然枝繁叶茂,

8、年年开花结籽。汉柏院还是岱庙碑刻最为集中的地方。一个小小的院落,就有近百块碑刻。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 碑,在院中格外引人注目。院东的碑墙上有张衡的四思篇 、曹植的飞龙篇 、陆机的泰山吟 、乾隆的 登岱诗 。院南部的这组建筑原为北宋学者孙明复、文学家石介讲学馆。因岱庙重修,讲学馆迁移到泰山的凌汉峰脚下,称为“泰山书院 ”,该院是北宋时期较为著名的学馆之一。院北的汉柏亭,建在原炳灵殿的遗址之上,台基为三层,通高为 5.75 米,在亭南向的台基上遍刻乾隆皇帝御题。登亭可览岱庙风光,也可观汉柏亭西墙2外枯柏朽枝裸列,形若群鹰,也称“群鹰争食”之美妙景观。此景为岱庙八景之一。7、出了汉柏院就到了东御

9、座。明代称为迎宾堂,清代拓建后供皇帝朝山时驻跸,改名驻跸亭。因建在东华门内,故今称东御座。东御座是岱庙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院落,主要建筑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配殿等组成。其正殿五间,在这里陈列着著名的御赐“镇山三宝”:沉香狮子、温凉玉圭和黄蓝釉瓷青花葫芦瓶。沉香狮子:是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7 年)御赐岱庙的,在佛教经典里有许多狮子的典故,人们把狮子称为护法的神兽,尔后逐渐又把狮子视为权力的象征。这对狮子是用沉香木粘合精雕而成的,每个约重三点五公斤,沉香是一种常绿乔木,是非常名贵的木材,乾隆帝把这对沉香狮子赐祭泰山,供奉在岱庙内,使表示对泰山神的敬奉。院中保存有闻名中外的秦泰山刻石

10、残字碑,又称李斯小篆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丞相李斯主持统一文字,使之整齐划一。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他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了我国文字史上的“秦篆 ”,也称“铁笔篆”或者 “小篆” 。 泰山刻石碑就是李斯用小篆书写的,它的结构特点是长方字型,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均匀,端庄稳重,被称为:“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泰山刻石的铭文是秦始皇的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原文 222 个字,是秦始皇“书同文”的实物证据。由于它的名声大,屡遭劫难,刻石原在泰山顶玉女池旁的碑亭里,历经风雨剥蚀,到了明万历年间仅存 29 个字。清乾隆 5 年,在一次山

11、顶大火后被盗,清嘉庆 20 年找到碑刻残石。清光绪 16 年刻石又被盗走,当时的县令毛蜀云通令稽查,三天后,找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七个完整字和三个残字的刻石,这十个字是“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成为稀世国宝。院内南廊墙内镶嵌有郭沫若登泰山时所留下的登岱六首诗碑。8、仁安门是岱庙的第三道门,创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公元 1338 年) ,仁安门取孔子“天下归仁”之意。门面阔五间,内原祀天聋、地哑之神,两侧配有东西神门,门前有石雕狮子蹲列左右。过仁安门沿级而下有一石栏环围方形广场,名叫“阁老池” 。阁老是古代文职官员的称谓,有“文到阁老,武到侯”一说。池内及周围立有九块玲珑石,是金代奉符

12、县令(泰安县令)吴衎同母王氏所献。此石具有透、露、瘦、皱、垢、丑、秀的特点。在池的东侧有一古柏,被称为“麒麟望岳 ”,它是岱庙的八景之一。出了阁老池,在池北有一枯柏,这棵柏树形态奇特民间相传为一刚直不阿朝廷大臣的化身。其又名“宁(拧)死不屈” 。 在阁老池两侧及周边立有宋封祀坛颂碑 、 金重修东岳庙碑 、 满汉碑 、 大宋天贶殿碑铭 、 大观圣作之碑等二十余块碑刻。9、过阁老池是小露台,在小露台立有一块玲珑石,称为“扶桑石” 。此石也称“介石” ,传说古帝王在岱庙举行封禅大典时,陪同的祭祀官员只能在此恭候。又称为“迷糊石 ”,很多游人在这里游戏,他们蒙上眼睛,绕石左右各转三圈,然后去摸北面的“

13、孤忠柏 ”树身上的疤凹处,如能如愿,就能得到泰山神的赐福。10、过了孤忠柏,沿级而上就是大露台,占地面积是八百四十七平米,白玉石雕栏环围,中间的香炉是明代铸造,供焚香烧纸之用。两侧有铁桶是宋代铸造,为古时蓄水防火之用。东西的两座小亭是清乾隆的御碑亭,内立乾隆的登岱诗碑。11、东碑廊是天贶殿的环廊,内共陈列十九块名碑,其中, 仿秦刻石碑是清代道光六年(公元 1826 年)泰安知府徐宗干根据明代残留二十九字拓片复制。12、后寝三宫,中间为正宫,两侧为配宫。宋真宗封泰山为“东岳大帝” ,又封了东岳大帝的夫人“淑明后” ,并为她建了三宫。院内这二株银杏树,树龄已三、四百年了,现已列入泰山的古树名木保护

14、名录。13、铜亭位于岱庙后花园东侧,又名“金阙”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铸造。原在岱顶碧霞祠内,内奉碧霞元君。是明代金属建筑的上乘精品,并且与北京颐和园、昆明鸣凤山铜亭并称“国内三大铜亭” 。相传此亭是明万历皇帝为母亲还愿铸造的。万历的母亲曾患有眼病,他许愿如母亲的眼睛复明,他将在泰山碧霞祠铸一座铜亭,以答谢神灵的保佑。万历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这就是泰山铜亭的来历。14、铜亭北面是东花园,园内以木桩盆景为主,趣味横生。有“小六朝”之称的松树盆景,据说是明代遗植,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是泰山著名盆景之一。与东花园之对应的则是西花园。园内以花卉盆景为主,在园内可欣赏一棵 “云列三台”古柏,

15、它被列为岱庙的八景之一。15、铁塔在庙后花园西南,明嘉靖十二年(公元 1533 年)造,原置泰安天书观内,有十三级。上部已遗失,现仅剩三级。1973 年移入岱庙保护至今。16、西碑廊是天贶殿的西环廊,在这里陈列着汉代画像石 50 余块,汉画六十余幅。其中有车马步卒、二龙交壁、龙虎车骑、狩猎拜谒、人物行列、斗座百戏、双龙日月、莲花玉珠等图案,这些都是泰山附近汉墓中出土的。17、雨花道院,门坊上书“雨花道院” ,该道院民国年间被毁,现正在重修成为一处石刻集中园区,为广大游客和书法艺术爱好者提供一处近距离感受泰山文化的理想场所。院内门坊后面现建有“地质公园博物馆” ,是一处集中展示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

16、场所。环咏亭、鲁班殿、过厅三个清代建筑遗址和刻有“捶丸图”的宋代石刻、石锦柱分布于园中,与碑刻、山石、苍松、翠竹相映成趣。18、唐槐院在岱庙的西侧,旧称“延禧院” ,院内原建有“延禧殿” ,内供延禧真人。真人是道教对得道人的最高的称呼,在道教中男性得道的人称为“真人” ,女性得道的人称为 “元君” 。在院的东墙,嵌满了碎碑,称为“百碑墙” 。19、厚载门始建于宋祥符二年(1009 年) ,明称后宰门,也称鲁瞻门,为岱庙的后门。320、山盘道的起点处,您看到的这组建筑群就是关帝庙。关帝庙是什么时候创建的,到目前为止已无从考证了,现在庙里的建筑是明清时期山西商人捐资修建的。您再看庙门前影壁上的“神威巨镇”四个大字,这是清乾隆登泰山时题书的。沿着石级而上这儿就是拜棚,在拜棚的正方就是正殿,殿内供奉的是关公坐像。关帝庙内古树繁茂,从正殿右侧进入后院,您在院内会看到有一株古柏,其形态奇特,极为少见,这株“汉柏第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从盘道外也可以看到。就关帝庙整体布局而言,建筑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