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95677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 2010 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具体改革分析一、听力考试构成分析现行考试中未曾出现过的新题型。延续现行考试中的试题形式,但部分题型有变动。现行考试中出现过的题型。在此等级中不设题目试题构成考试科目 问题 N1 N2 N3 N4 N5课题理解 要点理解 概要理解 发话表现 即时应答 听力综合理解 新考试中听力题目分为两大类别:1、 内容理解(课题理解、要点理解、概要理解、综合理解)2“课题理解”是在某场景下,听取解决具体课题所必须的信息,问能否选择恰当行动这样的问题。简单地说,我感觉这类题目就是传统题目中的行为选择类题目,唯一的区别就是把四个选项印了出来,相比之下要容易了许多。课题理解

2、类题目相对来说也是内容理解类题目中较为容易的,故中间没有看选项的间隔时间。“要点理解”是考察能否归纳文中内容要点的题目。在、等级中,主要考察能否理解说话人的心情和事情的理由等。在、等级中,主要问考察是否理解日程场所等具体信息。这部分题目,我感觉是传统题目中原因题、日期题、位置关系题的修改,题目整体思路并没有大的改变,依旧和“课题理解”类题目一样,印出 4 个选项,但因为内容上稍微难于 “课题理解” ,所以中间设置了看选项的间隔时间。“概要理解”是在事先不提出问题的情况下,考察是否能理解整篇原文,进而判断说话人的意图和主张等。这类题目要求比较高,问题只在最后提出,考生必须要听懂大篇文章,才能回答

3、出最后的问题,而且选项也不给印出,全部需要听懂。由于难度很大,所以只在、中出题。针对这部分内容的应试,建议可以利用传统题目中的讲话人观点意见、谈话要点类题目,去掉开头的问题文,对学生加以训练。“综合理解”是针对内容更加复杂,信息量更多的原文,理解其内容的一类问题。这类题目中有两种题型,第一种题型与概要理解类题目相似,只是在文章长度、难度上又有所加大;第二种题型3一题两问,和 JTEST 的会话问题、说明问题类题目相近,但又将选项印出,降低了一些难度。2、 及时处理(发话表现、及时应答)“即时应答”是考察能否针对对方的提问,选择最为合适的回答。在所有的等级中都有出题。全部由录音组成。这类题目虽然

4、不是传统考级中出现过的,但是很明显是借鉴 JTEST 中的“应答问题”,出题思路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对于这一类题目的教学,可以参考 JTEST 中的大量资料。“发问表现”是考察能否及时判断与场合、状况相符的回答。主要涉及寒暄、委托、许可等日常表达。在、中出题。场合和状况是通过有声音的状况说明和插图提示的。针对这类问题,在应试中应该多注意日常对话的练习,由于只在 3 级以下出题,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把常见的场景多归纳,应该属于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4N1 问题的目标问题的构成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大问题 小问题数 目标1 课题理解 6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听取解决具体课题的必

5、要信息,问接下来做的事情是否合适、能否理解。 )2 要点理解 7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事前指出应该听取的东西,以此为依据,汇集要点,问能否听懂。 )3 概要理解 6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从整篇原文的角度出发,问能否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主张等。 )4 即时应答 14 听带有问题的简短谈话,问能否选择恰当的回答。听力( 60 分)5 综合理解 4 听稍长的原文 ,一边比较、统计多个信息,一边问文章内容是否理解。N2 问题的目标问题的构成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大问题 小问题数 目标1 课题理解 5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听取解决具体

6、课题的必要信息,问接下来做的事情是否合适、能否理解。 )2 要点理解 6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事前指出应该听取的东西,以此为依据,汇集要点,问能否听懂。 )3 概要理解 5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从整篇原文的角度出发,问能否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主张等。 )听力( 50 分)4 即时应答 12 听带有问题的简短谈话,问能否选择恰当的回答。55 综合理解 4 听稍长的原文 ,一边比较、统计多个信息,一边问文章内容是否理解。N3 问题的目标问题的构成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大问题 小问题数 目标1 课题理解 6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听

7、取解决具体课题的必要信息,问接下来做的事情是否合适、能否理解。 )2 要点理解 6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事前指出应该听取的东西,以此为依据,汇集要点,问能否听懂。 )3 概要理解 3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从整篇原文的角度出发,问能否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主张等。 )4 发问表现 4 边看插图,边听状况说明,问能否选择恰当的发问。听力( 40 分)5 即时应答 9 听带有问题的简短谈话,问能否选择恰当的回答。N4 问题的目标问题的构成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大问题 小问题数 目标1 课题理解 8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听取解决具体课

8、题的必要信息,问接下来做的事情是否合适、能否理解。 )2 要点理解 7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事前指出应该听取的东西,以此为依据,汇集要点,问能否听懂。 )听力( 35 分)3 发问表现 5 边看插图,边听状况说明,问能否选择恰当的发问。64 即时应答 8 听带有问题的简短谈话,问能否选择恰当的回答。N5 问题的目标问题的构成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大问题 小问题数 目标1 课题理解 7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听取解决具体课题的必要信息,问接下来做的事情是否合适、能否理解。 )2 要点理解 6 听具有归纳性的原文,问原文内容是不是能理解(事前指出应该听

9、取的东西,以此为依据,汇集要点,问能否听懂。 )3 发问表现 5 边看插图,边听状况说明,问能否选择恰当的发问。听力( 30 分)4 即时应答 6 听带有问题的简短谈话,问能否选择恰当的回答。二、听力考试要点分析及教学应试在研读新听力改革方案后有几点值得注意:1、今后考试更加提高了口语化表达的要求: 口语中的变化及省略(例: 、 縮約、 音添加) 发音及语调 理解反复和不完整的语句 理解用单个单词表达句意、以及倒置句型7 理解谈话者间省略的共有信息2、今后考试会提高实际应用类题目增加一些更贴近现实场景的题目,不只是接受信息,还必须判断下一步该怎么说,或怎么做。这是今后的新热点。教学应试上的几点

10、建议:1. 关于传统题目的用与不用:综合分析改革方案后,我觉得 60%的题目是在原有的题目基础上修修改改,大部分是从形式上改革,所以旧有题目不仅可以用,而且也还是教学中最为根本的。关键在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对这些题目有所选择和变化,才能更针对今后的改革。建议今后要较为着重原因题、日期题、位置关系、讲话人观点意见、谈话要点、行为选择类题目。2. 有必要引入 JTEST的题目练习:未来考试中“即时应答”类题目将会和现行 JTEST 中的“应答问题”很接近,所以有必要将这部分题目单独拿出对学生进行针对训练。另外, “综合理解”和JTEST 的会话问题、说明问题类题目很相近,不同的只是列出了选项,所以

11、可以将这部分题目进行改造,为教学所用。3. 归纳总结日常会话中的常见场景:“发问表现”中多涉及此类题目,在教学中如果能多归纳总结,对学生而言,显然事半功倍。4. 关于 BJT:仔细思考之后,我还是觉得 BJT 不仅从单词上,还是8要求上都太商务了,在教学中的实际意义不大。2009年题目总体特征及趋势2009 年 7 月是第一次实行一年两次考试,今年也是最后一年的传统题目。从 2010 年开始,考级将进行重大改革,不仅是从级别划分上,在题目类型上也有重大的变动。今年一级的听力题,我个人觉得难度有所下降,比过去的两年都要容易些。或许是因为改革将近,在探索新题型的同时,对最后两次传统考试稍稍放宽了要

12、求,但不管怎么说,对考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最后的传统题目考试。2010 年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具体改革分析听力改革的具体方案,已经公布,从明年起将加大听力比重,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并且采取单科成绩和总成绩的双重衡量标准。听力对考生而言,是最难逾越的障碍,改革后,将会有很多考生无法再像从前那样靠文字和读解来背分,必须要拿点真本事来才能考过。那如何才能让学生提高听力,这是我们一直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9我个人觉得,练好听力最重要的是从基础练起。不要一味去听高难度的东西,要循序渐进的去听,重要的不是 NHK 新闻能听懂几句,而是简单的东西听一遍就能准确理解。要做到这些,就要从日

13、常的训练开始,从简单到复杂,注意积累高频单词和经验。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训练,不可突击。考察一下其它几大日语考试不难发现,无论是 J.test 还是BJT,都比能力考试更加重视听力,这也代表了日语考试的一个新的侧重点和方向。这几年我国日语考生逐年倍增,就学习速度而言,中国人学习日语有着天然的优势,日本的考试机构也看到了这一点,在进行一年两次的改革背后,更在探讨增加听力的新题型和比重,真正做到能力考核。分析今年的一级题目,有如下几个特点希望引起考生的注意:首先,经典题目再现,考察非常全面。这就需要考生彻底地研究真题,据悉从明年开始考题将不再公布,那是否意味着会开发大量新题,还是在现有题库的基础上修

14、修改改?我个人认为一定是后者,因为考题的单词语法范围局限了出题的难度,不突破考纲,便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开发新的题目,最有可能的就是开发新的题材,而不是大量新的单词。在题材方面,多了解日本日常生活的常识和热门话题,比如电车、超市购物、垃圾分类、治理污染、节能、机10器人等等,对理解考题设问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 就考核单词和出题思路而言,全部都是我们日常上课反复强调过的。所以我希望考生一定要仔细研究我给出的专项单词和最新题库资料,并好好掌握。第三,今年题目呈短小化,口语感很强,希望考生注意口语、暧昧语气的表达方式。改革之后,将会出现大量及时处理(发话表现、及时应答)类题目,这类题目对于口语表达要求较高,希望引起考生重视。最后,今年题目虽然比想象中还要简单,但是因为正面临着重大改革,所以考生不可掉以轻心。提醒考生多关注一下 J.test 的听力题型,明年的改革将会在部分题型上有一些模仿,必须多做些准备,才能百战百胜。总之,从整体上来看,这次听力考点仍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牢牢掌握我们的分类专题,核心单词,听力就能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