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91834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传统文化课程是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开展好传统文化课程对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对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丰富学生的人生积淀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和临淄区教学研究室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评价体系:一、指导思想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厚重学生的人生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

2、度。二、评价目标通过实施传统文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自觉拓展学习视野。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事、治家等各方面的经典章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自省能力、自我批判能力,具备判断是非和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具备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的能力,具备通过所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

3、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形成自觉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

4、文化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贯彻激励性为主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评价方法1、评价过程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文化积累、情感体验、活动表现等进行过程性记录;要采用等级制评价,使用口试、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活动情况记录等形式。2、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3、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4、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

5、评价、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5、要通过“经典诵读” 、 “名篇赏析” 、 “知识竞赛”等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6、通过 “传统文化考察” 、 “传统节日体验”等活动,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以及活动过程中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老师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电子版报、ppt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引导小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收获。8、作回顾、通览式的活动整体反思。继续调查、探究后期活动,各小组用文字、手抄报、电子版报、ppt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9、思考开展成果宣传的方法。开展交流宣传活动。学会客观地开展多元评价。10、思考开展成果宣传的方法。开展交流宣传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