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及《诗五首》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77852 上传时间:2017-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及《诗五首》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及《诗五首》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及《诗五首》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及《诗五首》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及《诗五首》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及《诗五首》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及《诗五首》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言文一课一测(八下四)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诗词曲默写、填空:(22 分)1、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闲适的诗句是:, 。能解释诗人安然隐居的原因的句子是: ?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 !3、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 。5、人们常引用李白行路难(其一) 中的“ ,”这两句诗来表达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的积极乐观的精神。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真可谓异曲同工。7、2003 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

2、 20 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大可不必慨叹“ , ”了。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发挥神奇的想象,比喻新奇,格调豪迈的咏雪千古名句是: , 。9、浩荡离愁白日斜, 。10、 ,将登太行雪满山。11、此中有真意, 。12、 ,飞鸟相与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68 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

3、可知其源。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3、填空:(12 分)(1)本文选自_,作者_,字_,_朝人,著名文学家,“_”之一。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合称_。(5 分)(2)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3 分)(3)文中描写小石潭的_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清幽、明丽、深远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_的情

4、感。(4 分)14、用原文填空。 (9 分)(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5)“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呼应,又为下文的“_”埋下伏笔。(6)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7)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和“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 分)篁( )竹 珮( )环 清冽( ) 卷( )石底以出 参( )差( ) 佁( )然 俶( )尔 翕( )忽寂寥( ) 悄( )怆( )幽邃( )坻( ) 嵁( ) 斗

5、( )折1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 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3、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似与游者相乐。(乐:_)、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_)、皆若空游无所依。(游:_)同游者:吴武陵(游:_)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水尤( )清冽 悄怆( )幽邃 往来翕忽( ) 西( )行百二十步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5)潭中鱼

6、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19、选择题:(6 分)(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闻水声,如鸣佩环 、似与游者相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2)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D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20、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

7、分)421、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2 分)2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2 分)2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3 分)24、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3 分)三、比较阅读(10 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8、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分)(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26、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 分)27、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9、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参考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9、吟鞭东指即天涯 10、欲渡黄河冰塞川 11、欲辩已忘言 12、山气日夕佳13、 (1)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 唐宋八大家 永州八记(2)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3)山石、潭水、树蔓、游鱼、溪流、岸势, 悲凉凄苦14、 (1)如鸣珮环 (2)皆

10、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隔篁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15、hung pi li qun cn c y ch x lio qio chung su chkn du16、清澈。凄清;冷清。、以为乐。欢乐。、大约。可以。、游动。游玩。17、格外 忧伤的样子 轻快敏捷的样子 向西 18、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

11、哪里。(4)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5)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6)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19、 (1)B (2)B (3)B20、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21、因为这个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2、这是全文揭示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23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24、言之有理即可。25、(1)因为(2)离开(3)通“返”,返回。26、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