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种健康教育印刷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38755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种健康教育印刷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十二种健康教育印刷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十二种健康教育印刷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十二种健康教育印刷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十二种健康教育印刷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种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种健康教育印刷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进型高血压病的家庭应急处理急进型高血压病是指当某些外因如精神过度紧张、精神创伤等作用下,使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全身小动脉痉挛、缺血、肾血流减少、肾素及血管紧张素增高,原有高血压急骤升高,导致细小动脉发生纤维素样环死,产生与一般高血压病较险恶的临床过程。 病因 在某些外因作用下,原有高血压急骤升高,导致细小动脉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而致。 临床表现 血压突然显著增高,舒张压常达 17.32KPa(130mmHg)以上,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眩晕、恶心呕吐等改变,病程迅速发展,可有心、肾、脑并发症,常因尿毒症、心力衰竭、卒中而死。诊断要点 (1)青壮年和中年病人多见。 (2)血压显著增高,舒张压高达 17

2、.32kPa。 (3)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高血压危象。 (4)体检有视网膜渗出、出血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等改变。 (5)尿常规可有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 (6)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 鉴别诊断 (1)肾小球肾炎 发病前可有链球菌感染史,有发热、浮肿、血尿及贫血症状。 (2)慢性肾盂肾炎 多有发热、畏寒、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液中查见脓细胞,尿细菌培养多为阳性。 (3)肾动脉狭窄 以年轻患者为多,无高血压病家族史,肾区可听及血管杂音,肾盂及肾动脉造影可助诊断。(4)嗜铬细胞瘤 有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史,发作间期血压或正常,尿中儿茶酚胺和 3-甲氧基-4-羟基苦杏但酸增高,肾盂造

3、影和肾周充气造影可助诊断。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常有肌无力、肢体瘫痪、多饮、多尿、低血钾和高尿钾症。肾上腺血管造影和腹膜后充气造影可协助诊断。 (6)主动脉狭窄 多见于青少年,上肢血压可升高,而下肢血压正常或偏低,在血管狭窄部位可听到血管杂音和扪及震颤。血管造影可确诊。 (7)妊娠高血压 发生于妊娠 2428 周后,血压逐渐升高,有明显水肿和蛋白尿。终止妊娠后,血压可降至正常。 家庭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 (2)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限制在 500mg 以下,多食富含钾之类的水果如桔子、梨。 (3)口服安定 2.55mg ,每日 3 次以达到镇静作用,避免情绪激动或紧张。 (4)口服

4、降压药物如复方降压片或复方降压灵 12 片,每日 3 次,如效果不佳,可配合使用心得安 10mg,每日 3 次,但降压不宜过猛,血压应控制在略高于正常人水平,以免发生肾功能下降。 (5)出现心、脑、肾严重并发症时,速送医院急救。防治糖尿病宣传知识要点 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快速增长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 20 年中上升了 4 倍; 2002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糖尿病患者 2000 多万人,另有近 2000 万人糖耐量低减;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我国 2007 年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 3980 万, 2025 年将达到 5930 万; 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

5、最快的国家之一。 二、我国糖尿病以 2 型为主 2 型糖尿病占 93.7%,1 型糖尿病占 5.6%,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 0.7%; 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 2 型糖尿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人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年龄越大,2 型糖尿病患病率越高。 三、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人群高出 24 倍,并使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变更严重;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四、2 型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普及糖尿

6、病防治知识;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在重点人群中开展 2 型糖尿病筛查, 推荐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如筛查结果正常,3 年后重复检查; 及早干预糖调节受损(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 。 五、糖尿病高危人群 有糖调节受损史; 年龄 45岁; 肥胖:体重指数(BMI)28; 2 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 有巨大儿( 出生体重 4Kg) 生产史; 妊娠糖尿病史;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 血脂异常HDL-C35 mg/dl(0.91mmol/L)及 TG250mg/dl(2.75mmol/L);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静坐生活方式者。 六、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具体目标: 使肥胖

7、者 BMI 控制在 24 或以下; 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 400-500kcal; 限制摄入高能量食物,禁止含糖饮料; 限制红肉摄入,多吃植物性食物; 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每天 30分钟,每周至少 5 天。 七、2 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减肥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措施; 降糖治疗包括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应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膳食中热量来源 :脂肪低于30%,碳水化合物 55%-60%,蛋

8、白质 15%-20%,或 0.8-1.2g/kg 体重/天;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 以内; 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轻体重。运动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 150 分钟,如一周运动 5 天, 每次 30 分钟;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运动要因人而异,注意运动保护;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血糖自我监测适合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应由医生和护士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指导 ,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 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在饮食和运动

9、治疗的基础上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并应终身治疗。流 脑 的 预 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 1 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据统计,每年的 2 到 4 月,“流脑”的 发 病率占全年的 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起病急骤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 24 小时内危及生命。流脑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免疫力弱,病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

10、,在血液中繁殖形成败血症,进一步随血流侵犯脑组织和脊髓外的被膜,引发脑脊髓膜炎。这种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23 天,最长的为一周。 流脑病毒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患者主要是 15 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特别是 6 个月至 2 岁的婴幼儿容易感染,因为幼儿自身抵抗力差,容易患病;大年龄段儿童中,如果是机体免疫功能有缺陷(或比较低下),家长也应当警惕。近年来,临床上也发现有成年人患此病,而成人的病死率高。 发热、头痛、呕吐是流脑三大主要症状。婴儿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伴有高热、拒食、烦躁、哭闹不安等;暴发型流脑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严重后果。预防

11、流脑主要有几个方面? 1.搞好室内和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太阳。 2.15 岁以下儿童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于冬季到来之前接种流脑菌苗。 3.发现流脑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不要带孩子到病人家串门,流脑流行季节尽量少到剧院等人口密集地方。 4.被褥、日用品和用具要勤晒太阳。 5.用醋熏蒸房间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麻 疹 的 预 防一、麻疹概况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感率高。临床特征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口腔内麻疹黏膜斑,全身红色斑丘疹,得病后可获终身免疫。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现在麻疹改变了以往冬季流行的规律,成为全年散发的疾

12、病,发病年龄也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转向主要为 8 个月以内的婴儿及 14 岁以上的青少年为主。另外,其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多为轻症,这些都给麻疹的诊断造成了困难。二、临床表现发病前 10-20 日有麻疹接触史,无麻疹疫苗接种史。前驱期发热急,同时有咳嗽、流涕、打喷嚏、两眼畏光等重感冒表现。1-3 日两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发热 3-4 日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但部分皮疹可融合。先见于发际、耳后、头面部,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后达手心足掌,3-5 日内出齐。体温 39-40,咳嗽加重,卡他症状明显。精神萎靡,胃纳差,有时出现轻度腹泻及呕吐。恢复期时体温下降,呼吸道症状减轻,全身情

13、况好转。皮疹按出疹顺序隐退,局部有糠麦样脱屑浅褐色色素沉着。病程中应注意有合并肺炎,喉炎,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表现,极少数病例并发脑炎。三、麻疹的预防1.预防麻疹的第一步是要隔离传染源,做到患儿在家不出门,不让易感者(未出麻疹、未注疫苗者)与患儿接触。麻疹病毒十分脆弱,离开人体在流动空气中或阳光下 20 分钟即无传染性。所以消毒患儿居室并不困难,只要开窗通风 3 小时即可。患儿被褥可在阳光下曝晒消毒,用品家具用肥皂水洗擦就可达到消毒目的。2.综合预防措施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报告疫情,并及时隔离病人至疹后 5 天,有并发症者延至 10 天。凡接触患者的易感儿应检疫 3 周,并根据情况给予自动免疫或

14、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者,应延长检疫至 4周。3.在麻疹流行期间,不要到公共场所逗留,尽量减少外出机会,易感儿童不串门,学校或托幼机构应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4.保护易感者,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对儿童或未患过麻疹的人员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一旦有流行,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或暂停接送,隔离检疫。对体弱多病及营养不良的儿童进行重点保护。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初种足 8 个月龄, 18 至 24 个月龄复种一次,6 岁儿童再加强 1 剂。风 疹 的 预 防一、风疹概况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往多见于冬春季,近来则常见于春夏之交。因其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广发于任

15、何年龄组,但多见于学龄儿童,常在幼儿园和小学引起暴发流行,对小儿威胁极大。在疫苗问世前,风疹呈世界性分布,1 岁以下不易感染,发病年龄以 59 岁为主,是儿童常见的一个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 35 年,呈周期性流行。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二、临床表现潜伏期 10-23 天, 风疹传染性不如麻疹,症状比麻疹轻。典型的风疹: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本病的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 24 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 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

16、度一般为 38左右,也有 39以上的 风疹流行 报告,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风疹主要并发症:1.关节炎和关节痛:成年(青年)妇女中常见,疹退后出现,累及多个大小关节。2.脑炎:发病率约占风疹病例 1/5000,多在出疹后 17 天内发生,病程 5-21 天。 发病急,症状重,突然头痛、发热、嗜睡、昏迷、颈强直,脑脊液中可查到风疹特异 IgM 抗体,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有报道病死率达到 20%。3.血小板减少紫癜。无皮疹型风疹 轻度发热, 无出疹。隐性感染 约占风疹感染 2550,成人比例更高。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CRS) 母亲 在怀孕早期特 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