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36827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皖智高复学校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汪铭元 审核人:叶方春(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第 I 卷 阅读题(共 6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的历程 (节选)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 对立的艺术风 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韦列克(r

2、en wellek)就反对作这种探究(见其与沃伦合著文学概论)。但我不能同意 这种看法,因 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然而,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 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 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 稳定、 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 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 对繁荣发

3、展,因 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正好作为黑暗 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正如这个时候,哲学思辨也可以更 发达一些,因为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而不同于在太平盛世沉浸在物质岁月中而毋须去追求精神的思辨、解脱和一样总之,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从而,作为美的历程的概括巡礼,也就可以尝试 地工作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 动着今天和后世呢?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呢?如果说,前面是一个困难的艺术社会学的问题,那么这里就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更为困难的审美心理学问题

4、。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提 过这个问题。解决 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 诚如车尔 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 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 只有这样才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而从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 。譬如 说,出 现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 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积淀在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

5、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节选自美的历程 )1、下列不是围绕“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阐述的一项是(3 分) ( )A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文学等繁荣发展,并出现文艺高峰。B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或因沉浸在物质岁月中,文艺萎缩。C同一社会、时代、阶级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D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建筑、工艺等等,要昌盛发达一些。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认为艺术与社会条件有联系。有人认为

6、没有,如韦列克(ren wellek)持此观点。B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哲学思辨更发达一些,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C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而另一方面,这里又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D古典作品中民族的审美趣味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体现了作品创造的前瞻性。 3、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 分)答: 二、 (3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19 分)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 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卫满

7、亡命,聚党千馀人,魋结蛮夷服而东 走出塞,渡 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闻,上许之,以故 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发兵距险。左将军卒正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楼船将 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

8、,未能破自前。 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原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 ”遣太子入谢,献 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馀,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降,宜命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水,复引归。 左将军素侍中,幸,将燕代卒,悍,乘 胜,军多骄。楼船将齐卒,入海,固已多败亡;其先与右渠战,因辱亡卒,卒皆恐,将心惭,其 围右渠,常持和 节。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往来言,尚未肯决。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急就其约,不会;左将 军亦使人求间郤降下朝鲜,朝鲜不肯,心附楼船:以故两将不相能。左将军心

9、意楼船前有失军罪,今与朝鲜私善而又不降,疑其有反 计,未敢 发。天子曰将率不能,前使卫山谕降右渠,右渠遣太子,山使不能剸决,与左将军计相 误,卒沮 约。今两将围城,又乖异,以故久不决。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矣,不下者有状。 ”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 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 ”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 军麾下执捕楼船将 军,并其 军,以报天子。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遂定朝鲜。(选自史记朝鲜列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稍役属真番

10、役属:役使B、多还走,坐法斩 坐法:犯法被杀C、今见信节,请服降 信节:表示诚信的符节D、有便宜得以从事 从事:跟从做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汉兴,为其远难守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 夫晋,何厌之有C、今与朝鲜私善而又不降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D、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 围之不继,吾其还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汉朝建国后,因为朝鲜离得远,难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复辽东郡从前的那些关塞,一直到浿水为界,属燕国管辖。后来卫满称王,建都在王险城。 B、汉朝天子下令分两路

11、攻打朝鲜。楼船将军渡过渤海进攻,左将军荀彘率兵从辽东郡进攻。结果楼船将军的军队失败,杨仆将军攻击驻守浿水西边的朝鲜军队,也未能从前面攻破敌军。 C、天子因为两将军没能取得军事胜利,就派卫山明谕右渠。右渠就派遣太子去汉朝谢罪,太子怀疑汉朝使者和左将军要欺骗和杀害自己,就不再渡河,又回去了。D、左将军多次约楼船将军进攻朝鲜,楼船将军想与朝鲜达成降约,所以不派兵与左将军会合。公孙遂就用符节召楼船将军来命令捉拿楼船将军,并把他的军队合并到左将军手下,终于平定了朝鲜。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 (4 分)(

12、2)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 (3 分)(3)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 (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7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春 阴清史台懋积阴如梦暗春城,醉拥衾稠 睡不成。芳草隔帘寒色重,落花空院雨声轻。谁家画阁和云启,野老乌犍破 晓耕。明日新晴山下路,东风纨扇几人行。【注】稠:单被。亦泛指衾被。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描绘春雨绵绵,醉酒而卧仍难以入眠的情状,写出春阴浓重。B颔联写芳草、落花、雨声,视听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环境的特点。C颈联写人们打开画阁向外张望,看到了农人们晨起辛勤春耕之景。D尾联虚

13、处落笔,想象雨后天晴,山下路边几人沐浴东风踏春之景。9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有关诗句加以分析。 (4 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1)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2)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 )(4)云青青兮欲雨,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6)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贺李凭箜篌引 )(7)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8)舞榭歌台, 。 (辛

14、弃疾永遇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114 题。采浆果的人迟子建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 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镐、 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他们纷纷回家拿起形形色色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仿佛牧羊人在寻找失了群的羊。曹大平夫 妇 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 们边采边计划卖浆 果的钱的用途。不知不 觉中,太阳已经遨游到中天了。这岸的果 实已经采尽,他 们打算渡 过青鱼河,对岸有一片茂密的透着隐隐红光的山丁子树,挂在枝 头的果实仍然可观。青鱼 河河水流急,深不可测,因而很少有人在夏秋之 时 到对岸采浆果。一般来说,青鱼河被寒风冻僵了之后,才会有人拉着爬犁从它身上走过,去柳树丛中拾捡干枯的枝条当柴烧。他们 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 们直打寒 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 稳,但他 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 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