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对联巧过渡诗意盎然在课堂(发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335945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用对联巧过渡诗意盎然在课堂(发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妙用对联巧过渡诗意盎然在课堂(发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妙用对联巧过渡诗意盎然在课堂(发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妙用对联巧过渡诗意盎然在课堂(发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用对联巧过渡诗意盎然在课堂(发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妙用对联巧过渡,诗意盎然在课堂武汉市楚才中学 黄金双自从学习了文化课堂的理念以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文化课堂的理念渗透到语文课堂之中,如果能将古代传统文化如对联、诗词等引入语文课应该就是文化课堂的非常好的体现吧。经过深入思考,我决定以过渡语为切入口,以对联为载体把古典文化引入课堂。一、古韵进课堂,对联来过渡一堂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以进行分割切换的。也就是说,一堂课是由教师对几方面知识内容的传授组成的。之所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功劳全在于过渡语。正是有了过渡语,才使整个课堂几个方面内容的组合衔接上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让人不知不觉。好的过渡语可以使整节课浑然一体,美不胜收,事半功倍;平庸的

2、过渡语则与之相反,机械僵硬,干瘪无味,事倍功半。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的过渡语文采斐然,让语文课灵动隽永呢?一直以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个人很喜欢对联,也曾多次试着将对联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后来反复思考、实践,发现运用对联作为过渡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巧妙运用对联作为语文课堂的过渡语,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诗意盎然,语文味十足。运用对联作为过渡语,从继承传统的角度来说,是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教育要“面向社会”的角度来看,对联是一种雅俗共享、运用极广的文学形式。运用对联作为过渡语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视野更为开阔,内容更为丰富。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说,对联的构制涉及遣词造句、修辞、逻辑

3、、立意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开启智力、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够运用对联作为语文课堂的过渡语,无论对于语文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第一,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语文课的趣味;第二,对于学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第三,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补充课外知识;第四,可以传承古典文化发扬中华国粹;第五,可以锻炼自身文学素养;第六,对学生更是一种启发和示范。既然运用对联作为过渡语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何乐而不为呢?二、对联对句对诗情,古言古语古风来 我在教授鄂教版八下综合性学习对联研究时,运用对联设计过渡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归纳方法如

4、下:1、引用古诗、名人名言及所学课文中的对偶句其一: “纸上得来 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一试身手,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这是在学习对联知识卡片之后,进入实际操练环节之前的过渡语。这里引用杜甫的诗句不是为了显示老师的积累有多深厚,而是为了引出学生自己动手操练的环节,自然而然又有诗意,绝不刻板生硬,学生听来也舒服顺耳,不像“下面我们自己动手试一下,做几道题目”那样纯粹布置任务式的指令,使学生心生反感、懒惰之情。在接下来的操练中学生思维相当的积极,回答问题也很踊跃。2、化用古诗文其二:“纸上读 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读很重要,悟更重要,我们来读一读,悟一悟,看看这

5、些对联告诉我 们什么道理。这个过渡语是为了进入读联悟联环节而设计的。对联是从杜甫的诗中通过仿词化用过来,在巧妙过渡的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创作的方法,一举多得。3、自主创作其三:“古有才子唐伯虎,今看九班潜雏龙。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讲对联故事,赏对联民俗,析对联特点,明对联分类,悟对联道理, 创佳联趣对,度过了美好的 45 分钟,下面我们一起诵读这幅对联欢送听课的老师们:“鲁肃 遣子问路敬请指导,阳明笑启 东窗欢迎光临。 ”这个过渡语是在课堂结束的时候,鼓励学生欢送听课老师而设计的,包含着几层意思,第一,创作对联并不难,这就是老师的现场示范;第二,你们真的很棒,用心学习,你们也会成为唐伯虎那样

6、的才子;第三,关于对联还有歇后语这种有趣的形式,你们没见过吧,关于对联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你们去探究,加油吧!通观这些过渡语的设计,我们不难发现,运用对联来设计过渡语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广大语文老师留心、用心一定能设计出巧妙自然古韵十足的对联过渡语来,营造出具有浓浓书昋的文化课堂。三、巧引源头活水,建构文化课堂那么,在过渡语中巧妙运用对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要注意对联本身与课堂的关联性。对联的内容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要为了运用对联而用,那样反而割裂了课堂的连续性,扰乱了学生的视听。这样运用对联,不如不用。如果讲岳阳楼记 ,就可引入陈大纲的题岳阳楼联:“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

7、头。 ”因为这既是对岳阳楼地理位置的描写,更是对范仲俺忧国忧民情怀的赞赏和肯定。如果讲最后一次演讲在分析闻一多个人形象时,就可向学生介绍周恩来和邓颖超写给闻一多先生的挽联:“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联语掷地有声,用最精炼的语言对闻一多先生的品格进行高度的概括。对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斗士革命家的品格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比老师用长篇大论还来得印象深刻。第二,对联从哪里来。一是从古诗文中直接引用而来,二是仿词活用而来,三是教师自主创作而来。第三树立大语文观,教师的视野一定要开阔,不要局限于自己固有思维模式里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老师们广泛阅读,大量涉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学派的作品就能避免知识面窄、思维模式单一的缺陷,成为知识面宽、人文底蕴深厚的教师,带领学生享受浓浓的书香课堂、文化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 ”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格外讲究自己的语言,精心设计过渡语,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