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席斌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274531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席斌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席斌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席斌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席斌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席斌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席斌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席斌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浅谈近来拜读司马迁公大作史记,读毕夏商周三代历史,掩卷之后陷入沉思,觉得应该写点东西来谈谈读史感悟,遂作此文。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的发展是有迹可寻的,盛衰存亡有其必然的规律,纵观夏商周三代的盛衰存亡,无不契合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叫做: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这句话被历代封建帝王奉为治国安邦的圭臬,有很大的来历。相传周武王刚登基三天,就召集士大夫庭训:“有没有保存的古代规约,行动方法,特别是那些可以永远指导子孙后代的呢?”士大夫们都说:“没听说过。 ”然后又召来太师姜尚父(即姜太公)问道:“您看见过黄帝、颛顼治国之道吗?”太师姜尚

2、父说:“在丹书上见过。大王要想听讲,就斋戒吧。 ”武王斋戒了三天,姜尚父端着官冕手捧书本,为武王读书中的话:“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 (恭敬胜过懈怠的就会吉祥,懈怠胜过恭敬的就会灭亡,仁义胜过欲望的就顺利,欲望胜过仁义的就凶险。凡是办事情不努力就会出偏差,不恭敬就会导致歪门邪道,偏差歪邪就会毁灭,恭敬认真就会永世长存。 ) 所谓保存的古代规约,行为之方法,可以永远指导子孙后代的东西,就是说的这些。 ”武王听了丹书中的话,深有所思,退朝后就写了戒书 (即“十七铭” )来时时告诫自己要勤勉恭谨、顺时守命,遵循大道治国安邦,开创

3、了周朝八百年基业,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是姜太公用来训诫周武王的,到了宋朝,理学家朱熹编小学作为学童的启蒙读物,在开头就引用了“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 ,可见,无论是天子治国还是孩童蒙学,这个道理都是适用的。“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字面意思姑且可以理解为:恭敬胜过懈怠的就会吉祥,懈怠胜过恭敬的就会灭亡,这句话的关键在一个“敬”字。我想说的是这里的“敬”不能只简单的理解为尊敬或者恭敬,这里的敬可以看作是修身治学、齐家治国所必须恪守的一种态度,一种对“大道”的敬畏,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信条,一种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积极探索与捍卫,是一种对生命美好的赞美与讴歌,是一种积极的

4、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性中正面的东西,是一种正能量。与之相对的是“怠” ,后者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消极堕落、贪图享乐、豪奢放逸、不思进取、恣情纵欲、颓废落后的集合体,是人性中负面的东西,是一种负能量。对于一个人来说, “敬”的正能量对比“怠”的负能量的大小多寡,可以预示出这个人的成长轨迹与前程。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研究发现:在人性中存在着两种倾向,堕落的倾向与向上的倾向,这是一个人身体内部的两个不同层次的需要的表现。人的需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基本的物质需要与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能意识到所有各个层次的需要,并以高层次需要作为核心价值,也即“敬”的正能量压过“怠”的负能量

5、,那么他的价值体系便是和谐全面的价值体系,便可预见这个人将会有一个健全的奋发有为的人生。其具体表现就是能够兢兢业业、心怀敬畏、勤勉努力、态度端正的治学修身,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 ;但如果他不知道高层次需要,而是把基本需要作为核心价值,物欲情欲的过度扩张便会把他引入人生的歧途, “怠”的负能量就会压过“敬”的正能量,那么便可预见其畸形的人生、灰暗的结局。对于一个组织来说, “敬”的正能量与“怠”的负能量的衡量轻重同样可以昭示出这个组织的前途与未来。如果在一个组织中, “敬”的正能量胜过“怠”的负能量,这个社会集体便充满朝气,蒸蒸日上,兴旺发达。具体可以体现为组织有其科学、合理的运转制度,且制度

6、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组织的成员能自觉遵守、维护规则制度,领导谦虚谨慎,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组织成员敬业精业,为组织的发展谏言进策,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纵使有部分浊流异音,邪不压正,这个组织就拥有长足的发展,美好的未来;但如果反过来, “怠”的负能量就会压过“敬”的正能量,这个组织便会走上下坡路,分崩离析,一盘散沙,成为敌人所任意掠夺的对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敬”的正能量与“怠”的负能量的此消彼长则将一个国家带入盛世的高峰或者乱世的低谷。夏、商、周三代的开国之君分别是大禹、成汤、周文王,他们是中华民族千古传诵的民族英雄与伟人,是我们共同的祖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是孔圣人寄托其政治理想的圣

7、王人选。他们开创帝王之业有着相似的轨迹: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行山表木,导九川,陂九泽,通九道,度九山,终于治水成功。他重视农业,施行德政,谨微慎行,任用贤能,使得政治清明,民风淳朴,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成汤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引导人民向善,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国家兴盛,蒸蒸日上;周文王修理德政,宣传仁义,恭敬守命,使得诸侯脱离商纣而归向西周,到了周武王执政,发扬乃父美德,日不暇食、夜不安寐,立社稷,改正朔,实行分封、以殷制殷等安邦定国、攘边安内的政策策略,使得国家安定。武

8、王听从姜尚父“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的训诫,以身作则,倡导臣民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从事生产,使得国立大增,为周代八百年基业打下坚实基础。夏、商、周三代从巅峰到低谷的过程中都有类似的社会现实: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酒池肉林;商王武乙暴虐无道,囊血射天; 商纣制炮烙执行,刨比干之心;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君主昏庸,亲佞远贤,骄奢淫逸,上行下效,人民贪图势力富贵,崇尚奇技淫邪,阿谀奉承之辈横行,奸猾诡诈之徒遍布朝野,整个国家一片乌烟瘴气,最终走向灭亡。夏、商、周三代的兴衰正是“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的明证,历代执政者也正是看到这点,所以不断反思并汲

9、取经验,以古鉴今,避免重蹈覆辙。“敬”与“怠”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组织的价值体系: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需要进行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人性中健康向上的倾向发展起来,抑制那种低水平的堕落的倾向,即古人所说的“ 扶正祛邪”。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为了唤醒社会成员的觉悟,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西方倡导基督教,封建君主倡导佛教等等宗教,这也同样是为了约束人性。在没有觉悟之前,人应当有所畏惧,无论是虚幻的末日审判还是地狱里的牛头马面,都发挥着现实的社会作用。现代人不再相信因果报应和地狱轮回,所以就需要有党纪国法的约束,就需要加强监督。这个“扶正祛邪”的工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人

10、们各有不同的办法,但是,在任何一个社会组织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所有的执政者都必须遵守的法则。由此我想到了目前中国正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实这项工作说白了也是在倡导公民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将国家、民族引导到一条健康、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来,从而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 ”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组织的发展与前途、国家的兴衰与未来都是有借鉴作用的,当代人若能引以为戒并身体力行,那么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反之,则只能像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一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